上奏(2/2)
这份弹劾奏折写得相当严重,知府节制县令的手段本就是拜表弹劾。
上峰弹劾下属,大多数都会成功,更何况吴知恩虽然隐瞒了百姓们的现状,但季泽在当下严峻的环境下还想要修路也是事实。
马铃薯还未曾得到推广,产量也没有得到验证,吴知恩完全可以推说自己不知情。
而且他若没有几分把握,也不敢去弹劾挑衅一个六元及第的状元,甚至是圣上的师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吴知恩背后有人站台。
他要在对方处于低谷的时候,添上一把火,让圣上彻底厌弃他。
……
京城,金銮大殿上。
永旭帝手中拿着一道折子,正是河西省庭延府知府吴知恩上的奏折。
看完后,他将其扔在一边,随意问道:“关于庭延府吴知府弹劾陆和县县令一事,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回皇上,臣以为此前流民暴动一案,并没有让季大人吸取到教训。其做事依旧我行我素,且此番急功近利的表现,的确很容易出岔子。吴知府所言倒是不错,以免引起民愤,造成冲突,朝廷须以安抚人心为主。”崔侍郎上前一步道。
袁禹岩却道:“崔大人可是觉得朝廷对庭延府做的还不够好?可这钱给了,粮也给了,难道还不足以安抚民心?”
永旭帝擡眼看向崔望,声音深沉,“爱卿便是这般以为?”
崔望面色一白,赶紧解释,“皇上,臣不是这个意思。臣的本意是指季县令不应该强征百姓去修路。”
工部尚书文岳辛也站出来,语气肃然道:“皇上,臣认为应当给予重罚!陆和县正是百废待兴之时,百姓无以为继,只能常年依靠朝廷救济来度日。在这种艰难时刻,地方官不想着如何恢复民生,却还罔顾民愿,强征劳力,当撤职惩办,以儆效尤!”
以其为首的一派官员,均躬身作揖,齐齐发声:“撤职惩办,以儆效尤!”
黄首辅也义正言辞道:“还请皇上为百姓做主!”
永旭帝把玩着手中扳指,看着眼前一边倒的局面,笑得意味深长。
叶次辅偶然擡头,发现皇上的笑容有些让人心惊胆颤,顿时便觉得黄首辅等人,今日怕是要栽跟头了。
此事一看就有猫腻,季泽是何许人也?
为了百姓甘愿做孤臣的人,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皇上不发话,大殿上落针可闻。
黄首辅感觉t不妙,难道吴知恩那厮还敢瞎报不成?
就在大家冷汗连连,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李中南出声道:“请皇上明鉴,依臣之见,强征百姓修路一事并不符合季县令的行事风格。他若想要修路,定然有其他缘由。”
黄首辅硬着头皮道:“若真如李尚书所言,吴知府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
永旭帝见黄忠言突然转变了话锋,似有倒戈之意,暗骂老狐貍一只。
他冷下脸,沉声开口道:“若非虞机营传信,季泽在陆和县种植马铃薯,此作物亩产数十石,能挽救我大周数万万正在忍饥挨饿的百姓性命,朕就真信了这折子上的胡言乱语!”
“你们一个个官拜首辅,尚书,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竟不分青红皂白,势要置人于死地!”
一众官员刹那间面色刷白,一个个猛地跪在地上,大呼道:“请皇上恕罪!”
“皇上恕罪!”
“哼!季泽到底是碍了诸位爱卿谁的眼?”永旭帝冷声道,他眼中的怒火犹如暴风雨般猛烈,威严瞬间笼罩了整个金銮大殿。
龙颜大怒,皇帝的这一句质问,让所有人连告罪的话语都不敢喊出。
“季爱卿在远赴陆和县任职之前,还在京城粮秣官处寻找适宜河西省气候与土地的农作物,可见其思虑之远,准备之周全。而诸位当时在做什么?不想着查案断案,救民于水火,而是在想方设法地将责任归咎于他人之身!”
永旭帝愤怒的目光扫过跪伏在地上的官员,令人不寒而栗,“你们太让朕失望了,今日所有进言季爱卿撤职惩办的相关人等,全部罚俸一年。再有下次,听人挑唆胡乱进言的,一律押入大理寺地牢,朕要亲自审问个明白!”
“谢皇上开恩!”众人小心翼翼磕头谢罪。
黄首辅颤抖着擡手,擦拭额角,皇上今日说的话比以往每一次都多,可见是真生气了。
吴知恩那个蠢货,竟然敢隐瞒消息,还差点害死自己。果然,商人就是商人,再怎么包装成读书人,也改变不了其愚蠢的本性。要不是庭延府还有一些尾巴没断干净,他恨不得立马弄死这个蠢货。
他以为凭借他一人之言就能将季泽查办了吗?
黄忠言眼睛微眯,此人可是轻易杀不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