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纨绔公子穿越考科举 > 上奏

上奏(1/2)

目录

上奏

“季县令无需多礼, 请坐。”吴知恩扫了一眼季泽,随意开口。

“给客人上茶。”他吩咐侍女道。

“是。”一旁的侍女轻声回答后,行礼告退。

“季县令有什么事来找本官?”吴知恩低头浅饮一口茶水, 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

“多谢大人。”季泽落座后,开门见山道:“吴大人, 下官此行是为陆和县未来的发展一事而来。”

“哦?”吴知恩闻言挑了挑眉,语气有些讥讽:“若本官记得不错, 陆和县此次得了两万两赈济银吧,赈济粮也有一万石。怎么, 难道不够你们县用到今年十月底?”

季泽接过侍女递上来的茶盏,没打算喝,只轻轻放在一旁桌上。

他神情自若地回道:“自然不是。不瞒大人, 下官来县城任职之前,就在京城粮秣官处得了一种农作物,非常适合在庭延府种植。”

“本官知道, 是叫马铃薯对吧?”吴知恩表情依旧冷淡, “听闻陆和县正在大量种植, 不过,这跟你说的事有什么关系?”

话刚落, 他随即又加强了语气道:“季县令做好自己的本职公务即可,可别说要在庭延府推行什么改革。本官管辖的这小小府城,可经不起什么大风大浪。”

感受到吴知恩明显不耐烦,以及对自己的强烈抵触,季泽也冷淡下来, “吴大人多虑了, 下官只是想要修建一条陆和县通往庭延府的水泥道路,与外界互通有无而已。”

吴知恩闻言大笑, 他拍了拍手,很是夸张道:“不愧是大名鼎鼎的状元郎,圣上即位以来第一位六元及第的大才子!很有抱负!”

季泽嘴角微勾,别有他意道:“不如知府大人,轻轻松松便能拿出上万石粮食接济百姓,下官惭愧,只能从别的地方想法子。”

吴知恩表情微顿,叹息一声,“祖上荫庇罢了,本官也只是看不得百姓忍饥挨饿受苦,这才使出浑身解数凑出了一些粮食。”

说着,他转移话题,直言不讳道:

“季县令所提修水泥路一事恐怕不行。你虽考虑长远,但还是太过年轻,将事情想得简单了些。

陆和县距离庭延府可不近,要修路得要多少花销季县令算过吗?陆和县修了水泥路,那其他县有样学样要不要修?朝廷才刚发下二十万两白银作为庭延府的赈济款,还能再给你拨第二次款?”

吴知恩一连串问题砸下来,就是三个字,不同意。

季泽不愿与对方再虚与委蛇,起身作揖,一脸冷然,“大人,朝廷拨不拨款是朝廷的事,下官已经将请求修路的折子递了上来,还请大人务必代为转达!”

若不是必须要经过知府同意,他早撂下冷脸走人了。

吴知恩脸色一暗,声音微沉,“怎么,季县令是非要本官同意不可?呵,我若不同意,你又待如何?越级上报?”

一个失了势的七品小官,叫他状元是看在圣上和陈大人的面子上,还真以为自己能翻天了。

季泽面色镇定,“若知府大人有权代替圣上做主,不修这条路,那么下官也无话可说。”

“你——”吴知恩顿时被气得胡子都抖动三分,“好,本官立马就上折子,将你的想法好好禀告给圣上。”

看对方咬牙切齿的样子,季泽心里舒坦了。

“下官告退。”

反正自己上任以来所有钱粮用处,百姓均一清二楚,任他在皇上那里说出花来,也无法抹黑自己。

只是季泽心里疑惑,自己也没得罪过吴知府,为何他对自己如此抵触?

而且这事做好了,庭延府的难题能直接解决一大半,不也是他的政绩?

季泽觉得很是蹊跷。

想到对方也参与过十二县令贪污大案的初次审问;在关键时刻慷慨解囊的万石粮食;与徐海的紧密联系;以及当时十二县令中仅有陆和县的李时活了下来,而“证据”也是恰巧在陆和县被发现……

他打听过,这吴知府在百姓心中一直是“大善人”的人设,靠捐粮散财获得朝廷提拔。那么,以他的人设应该是自己掏腰包,赶紧将活揽下来才对。

吴府。

吴知恩在季泽走后,愤怒地摔了两套茶具。堂堂四品大员竟被一个七品县令要挟,他越想越气不过,径直去了书房。

在大周朝地方知府是没有权利上奏折的,但庭延府特殊,有圣上允准,因此可以直接上奏。

吴知恩当即就写了一份弹劾季泽的折子,说他狂妄自大,且目中无人,甚至以陈大人弟子的身份,来威胁自己。

对方一到陆和县就扬言要改革,可百姓们刚经过暴乱,就又要被地方官强征去修路,何其残忍!

县城不久前才砍了贪官,又来一个行事这般轻狂的县令,这让百姓们怎么想朝廷,万一再引起民愤怎么办?如今的庭延府,已经承受不起第二次这样的动荡了。还请皇上一定要为百姓们做主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