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2/2)
几人走着,慢慢来到元杏街,燕玲竟然看到县学里有几个学生,她顿时震惊道:“妹妹,这陆和县的县学都已经开始正常授课了吗?”
言星遥点点头,“就这几日的事。夫君说若不困于温饱,那么读书一事应当放在首位。”
燕玲对比起祝安县,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梁谕生性守旧,并不敢将银子全部拿出,而是依旧同从前的县令一样,每日算计着施粥度日。
她斟酌了一下,道:“陆和县的百姓遇到季县令真是幸运啊。可惜我们祝安县,三万名百姓依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听闻季县令不知在哪得到了一种名叫马铃薯的农作物,不但能适应此地环境,且产量极高。若是祝安县也有此作物,那三万名百姓也算有救了。因此我就想着舍下脸面,来妹妹这求一求。”
言星遥一脸不赞同,柔声道:“都是为了百姓,哪能说什么求与不求的。”
她抚摸着孕肚,神色温柔无比,“马铃薯的确有救世之功,总有那么一日,这天下所有的百姓都不会再饿肚子。”她语气中满是自豪。
“不过如今马铃薯还在留种阶段,百姓们都看得紧,倘若祝安县想要引入,还请梁县令亲自与我夫君商议。”与她说是没用的。
燕玲一喜,“应当的,应当的。”
梁谕胆小,鉴于庭延府十二县令之事,怕贸然与季泽见面又成了众矢之的。
丈夫成了惊弓之鸟,燕玲只好自己出马,从季县令的夫人处入手。
若是不主动出击,只等着马铃薯普及全国,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祝安县能有什么成绩可言?
燕玲了却一桩心事,真心夸赞道:“你们夫妻就是庭延府百姓的大恩人,将来这马铃薯还会拯救成千上万的百姓,日后这孩子福气可大着呢。”她说完,笑着瞧了瞧言星遥的肚子。
“夫君为一地父母官,这都是他应该做的。”言星遥可不敢自诩恩人。
接下来两人又随意逛了逛,然后才各自分别离去。
衙署后院,春蓉不满地嘀咕,“哪有什么朋友,还不是为了种子。”
言星遥轻笑,“梁夫人是为了百姓而来,人家一县令夫人为了求得粮种,特意上门拜访,还小心翼翼讨好我们。且没做那偷鸡摸狗之事,也不认为我们应该理所应当的分享,已经很有诚意了。”
她拿起旁边对方送来的小孩子衣物,仔细瞧了一下,虽不是什么名贵之物,但质地柔软贴身,也是件好衣裳。
若是贵重的,她也不会收下来。
季泽下值回来,听说了此事,也道:“娘子做得不错,可不能直接应允了对方。”
既然梁谕想要种子,那就拿钱来买。
“她有说梁县令什么时候过来吗?”季泽问。
“就是这两日吧。”言星遥回道,“也没说确切时间。”
季泽无语,“算了,我就不等他了。”他还有不少公务要处理,并且得赶紧去府城一趟。
“若是娘子从门房那收到了梁县令的拜贴,而我又不在家时,就先帮我婉拒一下,重新再约时间。反正现在马铃薯还未到收获的时候,也不着急。”
第二日清晨,季泽带上小木去往庭延府拜见上峰,吴知恩。
他想要修路,必须得向知府报备,再由朝廷工部审批确认,户部拨款才能动土。
因t此这一面,季泽不得不见,且日后他们打交道的次数也不在少数。
吴知府的府邸虽然不大,但构造却非常有讲究。其采用的是坐西向东的布局,寓意旭日东升,暗指官运节节高升。且建筑也相当气派,大门上方匾额“吴府”两字苍劲有力,十分精妙。
季泽让小木上前敲门,递上名帖。
他原本直接去的是府衙,但衙役说知府大人今日休沐,不在府衙,只好转道来此。
片刻后,季泽一路跟随吴府管家进入宅院。
院中廊道相衔,假山湖泊,名贵的花草树木数不胜数。
最亮眼的还属一池塘里的数十条红色锦曜玉鲤,那橙红色的鳞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若美玉。
虽没有奢华装饰,但又处处透露着不凡。听闻吴知府是商户家出身,但这府邸却修建得很是低调,没有一丝金银白玉雕砌,只在细微之处体现着主人的闲情雅趣。
季泽被邀请到待客厅时,里面已经坐了一位穿着绯色官服的中年男子,其浓眉方脸,两鬓泛霜,气质威严。
“下官陆和县县令季泽,参见知府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