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小神医寻亲记 > 第 115 章

第 115 章(1/2)

目录

第 115 章

当初江叔珩派人道常宁府调查林幼蝉来历的时候, 只知道林家大娘子叫林采薇,嫁给了当地郑家的大郎君。

现在听郑起说,才知道郑家与林家之所以结为姻亲, 还是因为青州府的郑刺史就是郑起的父亲, 而林别驾恰好就是郑刺史的下属。

林别驾人是被派遣到了青州当官,但青州偏远,于是将女眷都留在了繁华的苏州。

郑刺史虽然是苏州人, 但当官多年,亦在各处辗转,最后升调至青州才做了刺史,于是将家眷都迁至了青州。

见麾下林别驾与之同为苏州人士,一见如故, 两家就此亲近起来。

郑刺史家中有两位儿郎, 一是郑起,一是郑起的大哥郑辜。

林别驾见郑家两兄弟均才貌出众, 恰当时郑家给郑辜张罗婚事, 于是便跟郑刺史提及家中嫡女林采薇待嫁闺中。

有同乡之谊,且林家又是常宁府大族, 且林别驾本人亦算有几分本事,故而郑家很爽快地安排了两家子女相亲, 见面后郎情妾意, 这桩婚事就这般定了下来。

林采薇嫁与郑辜后, 琴瑟和鸣,夫唱妇随。

“我大哥亦是科举出仕, 如今已然外派当差三年, 去岁新帝登基,擢升政绩出众者, 我大哥侥幸入了圣人的眼,恰也在这个时候,被吏部安排回京述职。”郑起乐滋滋道,“恰好我大嫂亦随着我大哥入京来了,如今就宿在林大人府上,侯爷若不嫌弃,不偌我教我大哥偕大嫂登门拜访?”

江叔珩当时只知道林幼蝉在林家过得不好,但林家许多内情却是不知的,这时候被郑起一说,却是勾起了几分怒火。

因为想到这林别驾给林采薇选了门好亲事,但给她家蝉娘选的,却是当地门户败落的付家,还任由付家将蝉娘丢到别院自生自灭。

便是与付家的亲事是林家所定,可嫁女过去之后,竟任由付家作践亲生闺女,毫无为父之风,当下对这林别驾便不喜起来,连带着对郑起也微微起了愠意。

虽面上还保持着矜持客气,但送别时候,郑起还是感受到了安国侯对自己道出与林家为姻亲后的态度差别。

等回到林府后,便急匆匆去寻大哥大嫂了。

林家虽则在京中只有一名族人为官,却也是家中难得一出的京官,所以举族在京中给林大人置办了四进的大宅子。

一边方便林大人在京中居住,一边方便林家郎君回京赴考或来京办差。

郑刺史虽则官职比林大人还高,甚至还是林别驾的上峰,但当初是寒门出身,在京中并无甚根基,这亦是当初郑家满意与林采薇的这门亲事的缘故。

林家是地方大族,钱银丰厚,而在京中又有位林大人,还有林氏一族斥巨资买的大宅,郑刺史在官场多年,累积政绩与资历,自然是想着有朝一日入京为官的。

届时真调回京中,那林大人还有林家,自然就是同盟跟靠山了。

所以无论是去岁早早进京来的郑起,还是今年携妻而至的郑辜,都住在林府。

此时郑起寻到了大哥住的院子,恰见着林采薇也在,正好问一问安国侯府与林家的谁人相熟?

“安国侯府?是说江大人么?那位中书令?”郑辜吃惊。

他们虽然不在京中,却也时刻关注着京中大事,先帝在位最后两年,名声大跌,民心溃散,可就是从这位首辅大人家的冤案肇始的。

“林家与江氏有故?”郑辜回头问林采薇。

乍听郑起问林家是不是有人与安国侯相识,林采薇听得侯爷大名,正吃惊呢,听夫君真问,也不确定:“可,我并未听闻家中有谁人是跟安国侯府有来往的,便是有,最清楚的,怕是只有林伯父。”

林家一直偏居苏州,但凡来京,均会与林大人联系,所以如果是林氏族人与安国侯有所来往,定不会瞒着林大人。

于是三人决定等林大人下值回来再说。

而回到林府的林大人,听三人问起这事,仔细想了想,亦摇头:“来京中的林氏之人,我并未听说有谁跟江大人结交上的。会不会是弄错了?”

“不会弄错的,是侯爷亲自与我说,他认识的故人就是出自常宁府林家。”郑起有点慌。

他听闻侯爷当年才华声誉,亲自上门投了书卷,恰幸能亲眼见着侯爷本人,原本相谈甚欢,所以当初侯爷问起常宁府林氏,在没弄清楚侯府对林氏是喜是嫌之前,不敢乱说。

还提前先探了探侯爷的态度,是侯爷说相熟的故人便是林府之人,他才松了口气,将自家与林家的这层姻亲关系道明的。

没料到如实相告后,侯府的态度会那般微妙。

当时郑起就后悔了,不该提自家大嫂的。

他隐隐觉得侯爷对他另眼相看,但却因为与林氏有故,怕是反而对自己不喜起来。

不弄清楚林氏为何与侯爷结怨,那他不说投卷这等小事,便是将来,阿爹跟阿兄不免擢升到京中为官,怕便怕同朝为官的侯爷刁难他们郑氏父子,却还不知缘由,那亦无法反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