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小神医寻亲记 > 第 92 章

第 92 章(1/2)

目录

第 92 章

程叙和见着自家亲生阿爹落泪, 也忍不住眼眶一红。

他想唤这个人爹已经许久了,今日才终于相认,却是在他大限之时, 实在遗憾。

程叙和自小就知晓自己的亲生阿爹是谁, 三岁懵懵懂懂记事时起,就已经被阿娘耳提面命,那个京城里头最好看的江翰林, 就是自己阿爹呀!

他记得第一次与自己阿爹见面,是在四岁的时候,阿娘带着他偷偷进京,见着一个打马长街的人,好看得很, 阿娘就是在那个时候告诉他, 那是他的阿爹。

那时候他满心欢喜的,阿娘说自己阿爹是全天下最好看最能干的郎君, 而后他就骄傲了。

外祖父说, 虎父无犬子,他的阿爹是最好看最能干的郎君的话, 那将来等他长大了,他也是全天下最好最能干的郎君。

当然他心里头也有不骄傲的地方。

因为他不能跟阿爹住在一起, 然后还在家里头一个小院子跟着阿娘一起生活, 很少外出, 但他顽皮爬上墙头的时候,总见得到大街上跟自己一样的小小郎君, 都是有阿爹阿娘陪伴的。

他想到那么好看的阿爹居然都不跟自己一起, 心里头很难过。

不过阿娘说,阿爹在为了能跟他还有阿娘一起生活在努力呢, 总有一日,阿爹会来接他跟阿娘去京城的。

那个时候他只是懵懵懂懂地抱着小小的希翼,后来长大了,才知晓,阿爹跟阿娘的亲事,遭到了阿爹的江家的抵触。

江家原本就对梁家不满,虽然有阿爹对阿娘、对梁家许下的承诺,但未免让江家借口刁难,阿娘生下他的事,是瞒着外人的。

等到五岁那一年,阿娘收到了阿爹的音讯,也得到了来自京城江家的聘书跟聘礼,那个时候阿娘跟祖父都高兴得不得了。

“叙儿,你爹要来娶你阿娘了。”那是阿娘一生中最喜悦的时候,“以后,叙儿可以和阿娘,一起在京城里头跟阿爹一块儿过日子的了。”

那时候他还记得那个好看的爹呢,也跟阿娘一般高兴。

阿娘还忍不住,带着自己再偷偷上京去,想去约见阿爹,想提前告诉阿爹他还有这个可爱的儿子的事情。

只可惜,那一次返京,事情,全乱套了。

阿娘不知道听闻了什么消息,原本欢欣的脸色转眼惨白,才进京半晌,便抱着他又快速离开了京城。

马车上,没有见到那个好看的阿爹的他很失望,可抱着自己的阿娘瑟瑟发抖,聪明的他知道肯定有什么事情,吓坏了阿娘,所以他很难过,却也没有吭声,只是眼巴巴地看着高耸的城墙,越变越远。

那之后的十多年,他都再没有涉足京城,也没有再见过自己那个好看的阿爹了。

回到雍州后,家里也乱糟糟的,很快,外祖父便带着家里头的舅舅们搬家了。

其他舅舅们去了哪里,他在好长一段时间内都不知晓,他还是跟着阿娘,还有外祖父,以及最小的舅舅一起在一个不知名的村落里生活。

他跟村子里的其他小儿郎一般,变得撒野,桀骜不驯。

村子里头没有书塾,他读书认字,都是外祖父跟小舅舅一起教导的。

他亦聪敏,一学就会,一说就透,等后来渐渐长大,十岁的时候,他就跟着外祖父跟阿娘去了县城,进了县学。

那个时候,在县学渐渐接触时政,又听得城里人的传言,他才影影绰绰地明白,当年阿娘跟外祖父为何会匆匆搬家。

他好看的那个阿爹,家里出事了,他原本的祖父,被京城一个大族揭露与狄族私通,谋逆之罪,让江家阖族倾灭。

他身上流着江氏的血脉,若是那个时候被人知晓,亦不知会遭受何等发落,所以阿娘回到雍州,跟外祖父一合计,决定趁着才将将事发,搬家,与京城断绝关系,一是为了免收牵连,二是为保住他的性命。

便是似乎逃到了天边,外祖父跟阿娘也整日惴惴不安,为了避嫌,他学籍上的名字改为了梁叙和,就为了不让他沾半点江氏的边儿,省得让人猜忌。

虽然改了姓,但与那个阿爹一脉相承的能干却是藏匿在骨子里,血肉里的。

他成为县学里头功课最优异的学子,被举荐去了府学。

而去了州府后,想打听那个阿爹的消息就更容易了。

知道了魏王救了阿爹,知道了阿爹触及死地而后生,逼退了太子,成功扶持魏王登基,位极人臣,而后找崔家报仇雪恨,平反了江家的冤屈。

当时天底下对于阿爹的这般作为,毁誉参半。

而他,对自己这个阿爹是钦佩不已,难怪阿娘说阿爹是全天下最能干的郎君,看,便是被打成逆谋罪人,最终阿爹还是走出了一条血路,寻到了生路。

当他将阿爹如今成为了新帝宠臣,权势泼天这个消息告诉阿娘时,外祖父很快决定,叫阿娘带着他与大吴,去京城认亲。

那时候,小舅舅业已成家,外祖父的身子骨亦已经衰败,显见,他跟阿娘去投靠阿爹,是上上策之选。

所以他跟阿娘拜别了外祖父跟小舅舅,孤身赴京。

这个时候,距离自己见阿爹的第一面,已经过了十多年,但想着能认回亲生阿爹,他心里头激动不已。

只是,到了京城之后,先去程家时,他与阿娘见到了程大人。

程大人见着他们母子,先是大喜,再听闻他们是要去找阿爹的,而后大惊。

而后,在他们留宿程府的时候,程大人将江氏当年的被污蔑的前后始末,与他们详细道来,并说出了他凭借这些年在朝廷的经验,质疑当年江氏一案,并不简单,便怕陷害江氏的人,另有他人。

卫国公府,赵氏皇后,甚至是圣上,怕都牵连其中。

这个时候的他,已经不是当年的垂髫小儿郎,自然也知晓分析利弊,觉得程大人言之有理。

与其主动送上门,被阿爹身边的仇人当做靶子,还不如隐藏幕后,既确保阿娘跟自己的人身安全,又能随时支援阿爹。

最终妥协,伪作是程大人以前在乡下时的母子,留在了程家,梁叙和摇身一变,成为了程叙和,从此在京城活跃。

不似之前人小力薄,亦不似之前相隔千里,他在京城,想见爹时,随时可见。

甚至可以加入凌云社,光明正大的去见大堂哥跟表弟。

不过唯一意外的便是他竟然还多了个阿妹——蝉大夫。

原本阿娘说阿爹对她情深义重,为迎娶她过门不惜违背家中父命,他从知晓自己有个这般出色的阿爹,就没想过这个阿爹还有除自己之外的子嗣。

而且还偏偏抢在自己之前,就找上阿爹,认祖归宗。

心里头说不嫉妒,是假的。

只是看阿娘与程大人这些年假戏真做,似有当真相濡以沫之意,他要怪罪阿爹,似乎亦大可不必。

算算小蝉娘的年纪,正是自己与阿娘远离京城,退避三舍的那段岁月里,阿爹与别的娘子所有的,所以,也不能全赖阿爹。

等整理心情后,他也接受了自己有个小妹的事实——小妹甚至比自己勇敢,不辨处境,就大咧咧成为江府大娘子了,比气度比勇气,他是稍逊。

更何况,到后来当年崔家被杀的崔詹事,突然冒出来指证赵铭污蔑祖父一事,告御状要求重查江府冤案时,小蝉娘怕亦在计划之内,帮着阿爹助一臂之力。

同为江氏后嗣,小蝉娘,比自己有骨气多了。

跟阿爹,真像!

卫国公赵铭倒台,亦让他跟阿娘兴奋不已,韩甚的左臂断了,而作为右臂的阿爹,经此一案,怕也意识到韩甚包藏的祸心。

阿爹借口丁忧,明眼之人都看出了阿爹的隐退之心,韩甚没了左臂右膀,名声眼见着一落千丈,遗臭后世,本以为事情发展顺当,却不料阿爹归来,却穿出了病危的流言。

程四郎慌了。

若是知晓阿爹年寿只至与此,自己便更应该早日认回阿爹的,如今时机已然晚了,他亦顾不得其他,所以才那般坚持,与父亲说,想来见阿爹。

此时,眼见着心心念念多年的阿爹看着自己激动落泪,程四郎不免也感同身受:“阿爹,莫难过,切要爱重身子!”

江叔珩曾经奢想过,若是当年自己心爱之人,会给自己留下半儿一子,多好,却做梦也没想到,四娘当真给自己生了个儿子,甚至早在几年前,四娘跟儿子就已经来京城投靠与他了。

程四郎,京中人人称道的程家四公子,原来竟就是自己的儿子。

这可,这可真是太好了。

江叔珩抹了一把热泪,伸手,想去触摸自己儿子的脸,伸出去,又缩了回来,最终还是忍不住伸出去时,程四郎一把抓住了阿爹的双手,按在了自己的脸上:“阿爹,是我,我原本便叫江叙和,阿娘时常叫我叙儿。”

江叔珩手颤了颤,抚着程四郎的脸,许久,点头:“叙儿,是个好儿郎,阿爹能有你这个儿郎,幸甚至哉。”

“你放心,若你当真亡身,我会找个正当的借口,叫叙儿过来给你发丧。”程桥在一旁看父子对望,似情深绵绵,又嫉又妒道,“你且安心去吧!”

江叔珩勉强冷静下来,恋恋不舍地松手,而后看着程桥,也伸手,“子渊!”

程桥嫌弃地看着他伸出的颤巍巍的手,瞥了一眼程四郎,不愿在他跟前落江叔珩的面子,叹了口气,罢了,人之将死,怜悯一下又如何?

所以也伸手握住了江叔珩的手:“逸石!”

还没等他再说什么,江叔珩猛地将他一拉,而后一撞,整个人就从轮椅上扑倒在程桥身上,手起拳落,狠狠揍了起来:“有你程子渊还活着,我怎么可能安心去呢?”

程桥一开始被揍懵了,等反应过来后,也怒了:“江逸石,别以为你剩下最后一口气,我就不敢揍你。”

“你揍啊,你夺我妻儿,蒙骗我这般久,还好意思揍我。”江叔珩毫不留情。

“怎么不好意思揍你了?”程桥怒了,终是伸手反击。

两个苍苍老郎在地上滚做一团,看呆了一旁跪着的程四郎。

“父亲,阿爹!”

他慌忙起身,想阻止两个父亲干架,可瞧他们战得激烈,根本无从下手。

江叔珩跟程桥在地上厮打,两人被揍疼时哀嚎此起彼落,终于惊动了外头的江大管事跟近身侍卫。

瞧见平时衣冠端庄的侯爷竟也撒泼一般跟程大人打架,江大管事等人均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几人一边,将两位加起来差不多百岁的老大人给分开扶了起来。

江叔珩被江大管事扯开时,看程桥踉踉跄跄站起来,又伸出一脚,将他踹地接连后退几步,差点又没摔了下去。

程桥恼羞成怒:“江叔珩,别以为我怕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