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1/2)
第 86 章
程四郎在安泉县买下这家别院后, 那宅子里的奴婢,都还是找县城里头的牙行买的,又因为主要是拿来栽种花椒的, 所以买的时候挑的是有过耕种经验的人, 不多,也就是五个人。
另外便是两个厨子,两个杂役, 还有四个护院。
所以整间宅子里头加上程四郎本人跟大吴,平时也就十五个人。
由于程四郎身边的大吴既充当随从又充当护卫,技能点也没在管事上面,一直以来打理府上事务的是程四郎本人,如今程四郎要走, 那余下的十三人的庶务:譬如日常花销, 膳食支出,还有奴婢月例等等, 就得找个人来打理了。
因为信不过买回来的这些奴婢, 所以程四郎干脆就打算叫林幼蝉先管着,他已经写信告知阿娘, 届时阿娘派个小管事过来接管就行了。
“干嘛找我给你看管宅子?”林幼蝉按捺下心底的那股莫名的情绪,晃晃头, 乜斜了程四郎一眼道, “不怕我将你的宅子弄个乱七八糟的?”
“不会。”程四郎也瞥了林幼蝉一眼, “你的人品,我还是相信的。”
林幼蝉冷哼一声, 心里头有些愉悦, 又有股淡淡的惆怅,“我也是很忙的好不好?”就如阿爹所说, 县城里头的百姓多了起来,小神医作为代表侯爷的医馆,肯定也会有越来越多病患的。
为了取信于这些百姓,她作为小神医本人,日后打理医馆的时间定不会少。
另外还得抽空学习医术,打理椒园跟三七园,练字,习武。
啊,不对,程四郎要回京城,大吴肯定也会跟着回去的,所以日后自己不用过来练字练剑了。
林幼蝉低头,看着这些日子以来在程四郎的指点下练得端端正正的字,原本压抑下的那股子情绪上来,觉得很有一点点难过。
在京城的生活,是她拼了许多力气赚来的,固然是很好的,但在安泉县这差不多一年的日子,闲适恬静,也是她喜欢的。
在家里学习栽种椒树跟三七,在小医馆与刘大夫等人切磋医术,来这里跟程四郎安安静静的练字,再去跟大吴认真学习剑术,而后回家,陪阿爹跟阿兄用膳品茶。
过得也很充实。
而其中数下来,最喜欢的,倒是练字这一环节。
原本是作为跟着大吴练剑交换的条件,到后来倒成为了她最积极的事儿。
一自然是因为看着自己写的字越发好看了,颇有成就感,二来自然是因为……
林幼蝉擡头看了一眼程四郎,一向大胆坦率的人颇有点害羞。
嗯,毕竟来大盛朝之前,她也年纪不大,还没试过跟人交往呢,也没遇见过倾心的人,但现在嘛,有个自己颇感兴趣的,也觉得估计也对自己挺在意的。
虽然之前有些误会,性子有点不好搞,可接触下来,人算是不错,至于说不好搞,看在他那张好看的脸上,她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可这人要离开安泉县,说着信任将自家宅子都交托自己,她是蛮高兴的,就是,为了跟自己单独相处都想出了这样的交换条件,这么长时间以来不是应该更熟悉亲近起来,如今要分开,他怎么一点不舍得的难过也没有呢?
林幼蝉心里一时高兴,一时不满,干咳一声,瞥着程四郎:“你就这么,这么舍得离开我啊?”
程四郎原本正抓着一本书卷看着的,听到林幼蝉这么一说,一怔,而后擡眸。
林幼蝉迎着他的视线,就下意识地挺起了胸膛。
他此次回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阿爹才会接自己进京,起码要两三个月吧,两三个月他看不见自己,不难受么?
“为何不舍得?”
程四郎瞧林幼蝉的小脸渐渐变得绯红,倒是意识到了什么。
到底在京城的时候,作为京中最好看的郎君,被小娘子们掷果投花追着跑多了,如今到了安泉县这种小地方,虽然平时出门也有妇人娘子们偷看,但一来身份在此,他们也不敢造次,二来他并不多与人来往,这情景自然就少了。
至于会这么费劲教授林幼蝉练字,却是看在她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子份上,说别的心思,是断不会有的。
明白过来这丫头怕是想歪了,程四郎正要开诚布公,而后想起这小妹在凌云社蹴鞠的时候,对着他这个飞鸿社的阿兄那是飞扬跋扈得很呐!
一时记恨,所以将原本要说的话给收了回去,得意地一仰脖子:“怎么,小蝉娘,你莫不是看上我了?”
“看上你又怎么样?”林幼蝉差点没一拍桌子,也仰起了脖子,“能被我看上,也是你的荣幸。”
程四郎忍不住笑了,看呆了正对着他那张脸的林幼蝉。
怕林幼蝉当真,也怕她想歪了,得让她趁早悬崖勒马,所以程四郎又恢复正色,道:“小蝉娘啊,我呢,觉得你好,是把你当阿妹看待,不然,换作别的娘子,想跟大吴学剑术,我才不会应允。”
“那你还教我练字?”林幼蝉呆了,难以置信。
她可是以为自己都跟他练字相处大半年了,觉得对他倾心自己的事十拿九稳了,才打着胆子想挑明这个事儿的。
“当然了,我程四郎的阿妹怎么可能写那么一手丑字,那不是很丢脸么?”程四郎理所当然道,“侯爷亦想要你练一手好字啊,所以我也是间接帮侯爷督促你好好练字。”
“所以,程四郎你是对我一点儿也不在意啊?”林幼蝉有点急了,追问。
“在意啊,不过是对自家阿妹的那种在意。”程四郎点头道。
本来她就是自家妹子么,而后又矜傲道,“有我这个兄长……”
“谁稀罕你做我兄长了?”
林幼蝉知道自己误会了,心里一阵难堪,再看程四郎洋洋得意,不免来气,“算了,你既然要回京,早做准备,我不跟你说了。”
然后起身,马上从书房走出去。
程四郎知道她此时是窘迫了,也不追,只笑着摇摇头,又继续看自己手上拿卷书去了。
林幼蝉这般急急离开,自然是因为自己闹了个大乌龙,等走出了程家,才双手捂着脸蹲了下去。
她也是第一次对人有好感,也是第一次就被人打击了。
难怪苏三表哥被自己拒绝时那般难堪,轮到自己的时候才明白这果然丢脸丢大了。
好一会儿,才整理好情绪,慢慢站起来。
程四郎不在意,她也才不去在意呢。
大盛朝的好郎君多得是,又不止他一个,等日后回京了,她再多认识几个郎君就是了!
所以,程四郎离开的时候,林幼蝉愣了愣神,又继续忙手头的事去了。
程四郎回京的五日后,江叔珩带着原来回乡的几位护卫,也快马加鞭离开了安泉县。
现如今的安泉县,跟去年这个时候的安泉县已经大不一样了。
由于陆陆续续收容的流民,城里头的人户已经渐渐超过了八百户,又因为城里头的划出来给新来百姓建造的宅基地眼看着用完了,而且想来安泉县落籍的流民还在络绎不绝,所以徐知县提前就将扩建城墙放到了今年的重点县纲上。
在四个城门外的山林环境考察过后,选择了外面山地平坦的南城门到北城门中间的一段路,划出了城内区域,而后雇用本县跟后头过来的流民,建造新的居民区,围城筑墙。
原本安泉县是个小县城,城墙就不甚牢靠,都是土垛子,如今既然要扩城,自然就得建造得好一些,用的就是大石板跟泥浆。
徐知县打算先建造这一段,等安置好了今年的流民后,若来年还有到安泉县落籍的人户,城中不够地儿,那就将其他几处城墙也给扩出去建造新城,届时候这安泉县就不是小县城而是大县城了。
这工程可谓巨大,筑墙的石砖可以去附近山野上找,雇人的钱银却是不能少的,幸而落籍安泉县的流民们,都按照身份收取了一份入城银子,像农户工匠二两钱银,而商户世家每人五两银子,这就能攒出一笔钱银来了。
而第一批在安泉县落户的行商,在城里头买卖租赁商铺,办籍书也给过一笔钱银,做钱银早早赚起钱银来后,给县衙缴税,户部一收了一笔税银。
如今这些银子都主要花在推平新的城内山地,建造城墙去了,再不够,再江叔珩临走前,徐知县还厚着脸皮又找他募捐了一笔钱银。
知道侯爷要返回京城做高官,徐知县叫工匠们日夜赶工,总算竣工完毕,还特意请侯爷去亲自看了一眼自己的封地,让他放心。
江叔珩眼看着徐知县这段日子来的举措,也对这个愿意大展拳脚的年轻人放心,他不在安泉县,那本地最大的官儿就是徐攸了,所以表示满意,叫他多多照料留在祖籍地儿的闺女侄子,得到允诺后,放心地走了。
故而便是阿爹走了,林幼蝉在安泉县的日子,也是稳当得很。
而且因为小神医医馆如今也算安国侯封地上的标志性建筑,江叔珩权衡过利弊后,愿意每年资助五百两钱银,减轻了医馆的负担。
原本她是没有想过,安泉县以及云山县的百姓会忽然一下增加这般多,故而预算拿来买药材的钱银也不多,现在人户多了,原本就多的病患自然就更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