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2/2)
同行的其他人都蔫了,佝偻着背,数着日子还有多少天才能到凉州。
而裴佑安腰背挺直,生来养尊处优的生活同数年习武的经历在他身上烙下深深的印记,融入他的骨血。
即使遭受巨大打击,没有低下头颅,依稀能寻到曾经的影子。
柳怡湘从心底不由得生出丝丝同情,新皇视裴家为仇敌,有个驻守南疆的舅舅也不顶用,估计永远都不会翻身,昔日繁花似锦,金玉环绕的日子都成为了过往。
他估计是要一辈子留在北地的这片土地上。
记忆中以前的裴佑安和现在的身影重合,姿态高高在上的浪荡子模样与如今的判若两人。
以前的裴佑安整日都是吃酒玩乐,没有什么志向,幸好是个不经事的纨绔子弟,若是同他爹一样文采卓绝,一心仕途,估计皇帝是不会放过他的。
柳怡湘不禁失笑,她现在的境地也没有好到哪里,裴佑安回不去,她也一样,同为天涯沦落人。
“走快点,今天就能到徐州的地界了,过了徐州就是凉州,大家伙儿可以好好休息,睡上多久都行!”
赵成中气十足地声音从前头传来,走得筋疲力竭的众人闻之一震,古井无波的眼眸中出现了光彩。
漫长的跋涉终于看见了终点,赵成了话注入了力量,他们的腿脚自觉加快。
午后不过一个时辰他们踏进了徐州的地界。
徐州北接凉州,此地特殊,特有的肥沃的黑土地,盛产稻米谷物,是北地驻军的重要粮仓,又因凉州有近一半的地方草场,最适合饲养牛羊,因此徐州也不缺牛羊肉。
此地的百姓吃得饱,精神面貌都是不一样的,个个生得体格高大,面色红润。
驿站看着不起眼,屋顶还铺着稻草,端来的是大盘的红烧肉,深红的糖色透着油亮的光泽,桌子前面的众人都红了眼,吞咽口水,更有甚者肚子发出尴尬地声响。
“来了,来了,精面做的馒头和米饭,放开了吃,管饱。”五大三粗的店家端上堆积成小山的馒头和米饭,罢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们这里大冬天的缺绿叶子的菜,但是肉是管够的,吃完不够我再煮。”
赵成环视众人,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实际上闻着肉香他早已经暗暗流口水,“吃吧!”
犯人得到允许,一手抓着馒头往嘴里送,一手往自己的碗里面扒拉肉,生怕抢的慢了没有肉吃。
店家往衙役的桌上上了一盘白菜和酱牛肉,一壶高粱酒,逐个为各位爷都斟满酒,殷勤道:“各位官爷,酒是我家婆娘酿的,比不上京城的琼浆玉露,但是别有一番风味,各位爷尝尝。”
赵成喝了一口酒,初入口时不明显,与其他的酒无二致,而后品到酒中粮食特有的味道,
酒意上头,而后一口饮尽,砸吧了一嘴,夸赞,“好酒!”
“爷满意就好!”店家笑眯了眼。
柳怡湘吃得有点不顾形象,近两个月没有沾到荤腥,她眼睛都是发绿的,掰开馒头,往里面塞满红烧肉,一口下去,味蕾得到满足,发出心满意足的叹息。
三下五除二吃了三个馒头和大碗的红烧肉,嘴巴边沾了油,意犹未尽,又拿着碗准备盛一碗米饭接着吃。
“一下子吃太多会闹肚子的。”
裴佑安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柳怡湘的手停在半空中,犹豫着要不要再多吃一点,太久没有吃肉,一下子吃太多好像是容易消化不良。
可是,下一顿吃到肉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裴佑安见柳怡湘拿着饭勺,不舍得放下,幽幽地说了一句,“明天要赶路,你自己掂量掂量。”
柳怡湘脸一红,悻悻地放下碗筷。
整个流放的队伍就她一个姑娘,路上如厕什么十分不便,路上犯人有什么都是衙役离得远些的地方守着。
此时,名义上她的相公——裴佑安就担当此事,第一次,他虽然站得远远的背对着她,但是她的脸还是烧得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毕竟是人之常理,不可避免,次数多了,她还是不能很坦然,依然会回避他的目光。
裴佑安瞟了眼一脸遗憾之色的柳怡湘,嘴唇上面残留着油亮的光泽,她与她姐姐倒是没有一处相像的地方。
柳沐湘京城中大家闺秀的典范,行事无不妥帖,端方娴静。
柳怡湘世人眼中出格的事情做了不少,半夜逃出家门在大街上晃悠,谎称被柳夫人欺压,去绣庄接活儿赚钱。
其他闺阁小姐若是被家族放弃,流放北地,心中定是绝望至极,她却适应得很好,在有限得境地里,努力让自己活得最好。
她真的是——
裴佑安眼中有些动容,摇摇头,牵动嘴角,露出不易察觉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