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陶氏益农(1/2)
西宁府,贵德县。
贵德原是明朝西宁卫的屯所,于洪武十三年建城,因为此地属于明时西宁卫与河州卫的交界处,又是河湟谷地的门户,因而算是一处战略要地。
洪武朝时曾迁世系百户王、周、刘三姓前往贵德城驻扎,但在相当长时间内,这里还是一座人口不足千人的小城。
直到陶氏益农公司在此地崛起,贵德才渐渐为外人知晓。
你可能要问了,陶氏不是搞火箭的吗?怎么又搞起种子了呢?
这事还要倒回去说,当初陶成道拜上塞音道场时,可是带了一大家子来的。
陶家可不是普通小门小户,人家本来就有陶家书院,是他家宋朝的一位老祖陶显那会儿创立的。
到陶成道投奔朱元璋那会儿,就带了几百名弟子去见太祖,还把陶家祖传的“用军策”和“火神器谱”呈给朱元璋。
后来老陶改换门庭,投到老仙座下,那会儿他已经功成名就,纯粹是为了求道来的。当然了,无论什么时候真心想求道的人还是少的,跟陶成道来塞国的弟子只有几十个了,但那也是个了不得的技术团队。
这些人里面有他的好朋友王冕,就是小学课本画荷花的那位。还有他的儿子陶景初,陶文政,孙子陶冶等。
陶门弟子虽然是半道求学,但事实证明浙江人在学习方面是碾压甘肃人的存在。到总山没几年,陶门弟子在方方面面都有挑大梁的人。
主要是人家太明白技术的金贵了,这年头学个做凉粉的手艺,都得给师傅倒三年尿盆,还得任打任骂。如塞音道场这般敞开了教的,那根本没有。
刘学勤这个教主也得一碗水端平,不可能让陶门喧宾夺主,毕竟从老陶那儿论,他可还是个外门弟子。
后来就让他家的弟子逐渐出去搞企业,先后成立了陶氏机械、陶氏纺织等公司,直接把那些勋贵都给碾压了,这种时候就看出来人才的重要性了。
其实陶成道后期都被刘学勤用成万金油了,一会儿搞飞机,一会儿搞水电,一会儿搞发动机。
说实话,那会儿陶成道都七十好几了,研发能力确实已经不行了,主要是靠飞天梦那口气一直撑着。
但他的长子陶景初继承了陶氏火器方面的衣钵,也深度参与到了塞国军工的核心技术——炸药的研发和生产。
总山很早就制造出了硝酸甘油这种烈性炸药,对于炸药的研发工作是持续的。
但对于其使用,刘学勤就一直很纠结。
无论是开矿还是修路,炸药的作用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你花费百万人力推不动的山,炸药嘭一下就能给你平了。
可这等可怕的东西万一流出去,刘学勤也害怕自己的总山哪天给别人爆了。
就很为难,只能在极其严格的管控之下有限使用炸药。
炸药可以管控,但有一样东西就不好管控,那就是化肥。
众所周知,氮、磷、钾三种化肥中和产量直接相关的是氮肥,而有“化肥之王”称号的尿素,在现阶段的产量非常小,主要还是从尿液中提取。
另一种应用最普遍的氮肥是硝酸铵,万幸甘肃和迪化行省的哈密等地富产硝石,所以最大的化肥公司斯加加很早就可以生产氮肥了。
可是这种最重要的化肥只给生产队和农业公司供应,目前还未对普通农户开放。
因为硝酸铵也是炸药。
为了响应老仙助农、富农的倡议,陶家把第三代的代表人物陶冶推了出来。陶冶是斯峰内门弟子,根正苗红,业务能力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