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到奸臣少年时 > 美名尽散(六)

美名尽散(六)(1/2)

目录

美名尽散(六)

谁能想到卑弥人言而无信, 连着当初约定好的文书都成了废纸一张。

院外是卑弥人走街串巷的嚣张,所到之处皆是哭喊,尚未知事的孩童就这样成了他们刀下的亡魂。与其一道儿的还有那风骨傍身t的文人, 见此情景愤不欲生, 提起地上的短刃就朝卑弥跑去。

还未近身, 就成了其刀下的亡魂。

血珠顺着刀剑落下, 坠落进尘埃中,死得壮烈, 却也只剩下了壮烈。

当晚, 靖广帝坐立难安, 他看着外头一重高过一重的夜色, 心里头最后一点安稳也随风飘散。宦官迎来送往, 高声道着外头的战况, 从卑弥攻城到兵临皇城门下, 不过两个时辰。

可就是这两个时辰,死伤无数,哀嚎遍野。

他擡手唤来宦官, 后者当即会意,双手捧着那文书就走了上来。靖广帝凝眉, 定定瞧着,往日沉静无波的眸子也开始有了悔意, 不过须臾, 又恢复如常。

他是帝王,是靖国的国君,他所作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换而言之就是他不会错, 他永远都不会错!

单薄的纸张却在他的手中躺了许久,上头的条条列列皆是有利于卑弥, 而靖国则成了沉默无声的羔羊,任人宰割。明明是卑弥背信弃义,先违背的“澧州诏书”,可这违背所带来的苦难却是由靖国百姓所承担的。

然而,他敢议论出只言片语吗?

他不敢。

同样如坐针毡的还有楚府内的众人,灯火通明的庭院里,楚望安负手而立,昏暗的烛火打在他的侧颜,忽明忽暗,一如他摇摆不定的思绪。

陈缨睨了眼楚望安,意有所指道:“怎么,你想倒戈?”说罢,他又移开视线,意味不明地瞧了眼摇晃的烛火道,“我们如今也算是一丘之貉,不要以为你能脱离楚家,脱离我们。”

倒是分外有眼色的裴臣梅一言不发,淡定地执着面前的茶盏,轻轻啜了一口。

茶汤明亮,色泽温润,入口带着几分清香,细品下还有悠长的余味残留在唇齿间。他眸色渐深,暗自喟叹。食指微曲,轻叩桌面,他一针见血道:“终明兄自幼地吃穿用度皆是独一份的,倘若叫你抛弃一切,试问你还能安然无恙地坐在此处,用着上好的青瓷茶盏,品着寻常百姓一辈子都喝不上的茗茶。”

说罢,他的视线开始上移,落到了那月白色长衫上,细密的针脚上头,用银线整齐地绣着祥云纹,此等绣法会随着穿着者的走动而熠熠生辉。而那祥云纹正是楚家的象征,他既享受了氏族带来的优渥,自是要为此出一份力的。

话音钻进楚望安耳中,他微微侧目,面上的光影渐渐被暗色所取代。

是啊,都到了紧要关头,他还有何脸面来摘清自己。

门外接连响起的脚步声无一不在彰显着卑弥的嚣张,可他们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毕竟这事是由他们一手促成,再者若是反抗,那也得先有反抗的能力才行啊。

如今的靖国早已是强弩之末,若是非要与之抗衡,那无异于是以卵击石。

楚望安面上带着羞赧,开口清了清嗓,这才缓缓道:“非也,如今的局势于我们不利。”他忽而想起淳观三十五年两国签订的诏书来,忍不住开口道,“还记得当时那诏书吗?靖国愿与卑弥、羌乌两国共修秦晋之好。”

“眼下只有卑弥在此,那羌乌又在何处,是两国故意设下的圈套?还是说他们生了嫌隙?这些尚未可知,所以眼下,我们还是不要妄动的好。”

“等会儿!”陈缨坐不住了,他扬了扬手,随即站起身来,语气急促道:“你是说卑弥故意下的圈套,就是为了引我们入局?到时候羌乌就有了开战的理由。”

楚望安并未回答,反而将目光移到了裴臣梅的身前。两人目光交汇,算是暗中定下了法子。

夹在中间的陈缨左右看了许久,一向暴躁的脾气再也忍不下去了,他放大了声音问道:“说话啊,一个二个皆是不言语的主儿。依我看啊,那卑弥也算是狡猾,还晓得用攻心之计,不过我们就这般白白受了,不做任何的反抗?”

话刚说完那,他当即后知后觉地一拍脑袋道:“也对,反抗不了的,那兵马、白银都交了上去,又如何来的军队呢。”

“不对!”楚望安眸色深邃,他冷冷瞥了眼陈缨。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倒是让他苦思已久。

按理说,朝中的武将都是些无权无势之人,文官就更不用提了,他们怕死怕伤,偏生还要挺着文人风骨,说什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话语。可明眼人谁不知道文官的打量。所以终明兄口中的兵马究竟来自于何处。

陈缨百思不得其解,无奈只能将目光移到了裴臣梅身上,然而这人就跟没瞧见一样,慢条斯理地品着手中的茗茶。

夜色渐浓,弥漫的大雾中依稀能嗅到丝毫的血腥之气。偌大的杨府中一片清冷,杨珺端坐于对面,发间只簪了一株素簪,清冷得好似谪仙。偏生那眉眼又格外鲜活,正凝神注视着对面同样衣衫的男子。

半晌儿,两人一同开口。

谢浔微怔,遂闭口不言,开始听着杨珺说话。

“这是一步险棋,成败都保不了你能全身而退,还是说你有旁的法子?”杨珺有些不确定地开口追问。

然而后者则微微摇头,面色如常道:“只有这一个法子,事成便成,败了我也不会后悔。”

“你确定?”杨珺不知自己究竟抱着怎样的心情问出这句话的,毕竟她来此的初心是为了救谢浔于水火之中,试图将他从歪门邪道上拉回来的。刚开始的确是能瞧见成效,可越往下走她就发现了不对之处。

事情的走向开始与杨珺期待的背道而驰。

谢浔眸色微闪,却不曾开口。而在这默许间,杨珺便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了,她再追问反倒多了几分的拎不清。

有些话,不用提及她也能想到的。原来冥冥之中,她的到来从来就不是将奸佞之臣谢浔给拉出风波,而是凭借她的教导,让这个迷途中的人找到自己所坚信的道路。至于后续如何,她亦无能为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