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到奸臣少年时 > 取舍之难(六)

取舍之难(六)(1/2)

目录

取舍之难(六)

尤其那几句萦绕在耳边的告诫, 似在句句敲打,谢浔垂眸死死盯着手中的红绸带,其思绪早就飘远。自屯兵开始一切都顺畅的不可思议, 招兵买马的架势虽不大, 却也能引起楚望安的觉察。

然而与他料想的不同, 楚望安好似瞧不t见般, 甚至开始默许。就当谢浔以为一切都能瞒天过海般办妥时,他楚望安一纸密函递了上去, 这一切快得好似早有准备。打得谢浔他们措手不及, 只能狼狈周旋其中, 甚至连太子殿下都折损其中。

这不免让谢浔多疑了起来。

其中最为受益的当属靖广帝, 他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策反之人一一平复, 甚至能不用一兵一卒就能逼得太子殿不令谢浔多想了, 毕竟有城府布下这一副棋的人,除了靖广帝,他再也想不出第二人。

只是可惜了那些兵将, 本可以为靖国再战一场的。

天将明未明,谢浔就这般站了一宿, 他时而想起乌烟瘴气的朝堂,时而又想起他渺茫的念头, 是继续追随太子崇尚武力。还是偏向本职, 做一个碌碌无为的文官。

每当想到这儿时,谢浔就踌躇不前,可他知晓自己不应再耽搁下去了。

微白的天际上露出两三点的微光, 谢浔擡手拂去肩上的水汽,丝丝缕缕的发丝也因着水雾而变得潮湿, 可他就像感知不到般,只擡手轻轻拢开,便走远了。

行走间水汽浸透衣裾,光亮穿透云霞,隔着缥缈的浓雾洒了下来,一如他苦思冥想后的豁然开朗。

或许于谢浔而言,从他纠结的那一刻,他就做好了决定。

他生于微末,偶遇贵人怜爱,这才平步青云,甚至有能力追随太傅一道学习。可今日不同了,他要脱去旧时名头,生生将自己与杨府分离开来。因为他走得路荆棘漫步,或许会遭人骂名,可他从不在乎虚名。

同年八月,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百姓又陷入了惶恐之中,原因无他,实在是那头饿狼再也喂不熟了。换句话说是靖广帝亲手饲养了一头能吞并靖国的饿狼。

卑弥一纸书信千里迢迢送至汴梁城内。

入城的那日,百姓们心生惧意,当即紧闭门户,生怕那刚有盼头的日子又被人亲手毁去。

不日的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各自成列,唯独谢浔一人,擡步走了出来。他长身玉立,眉眼间是化不开的坚定,弯腰作了一揖,这才沉声道:“殿下,此行不妥。”

冷不丁遭人打断,靖广帝面色并不好,他垂眸睨了谢浔一眼,并不做声。

台下之人冷声回应“殿下以为今日的委屈就能换来后日的安稳?若是用于旁人,下官还能相信几分,可如今我们面对的是卑弥,是被贪欲被日日饲大的饿狼,他们会轻易罢休?”

不等有人反驳,谢浔又道:“自去岁‘两国交好’不过数月,按理说要待今年末才可继续上贡。”后两个字谢浔尾音上挑,颇有几分的轻嗤。

“但卑弥他们如何做得,他们在上头大书特书,甚至不惜毁约也要将白银往上提,更遑论那些不计其数的兵马了,陛下您现下还不明白吗?”说罢,谢浔不屈不挠地往地上一跪,挺直的脊背若松柏,叫人移不开眼。

“求和并不能救国!唯有我方强健有反驳之力后,才能令卑弥、羌乌,所有觊觎靖国寸土的旁国有忌惮之心。”

此话一出,周太傅眉心一蹙,忙擡头看向谢浔。

一这眼包含了万千的情绪,有赞赏,有担忧,但无尽的是敬佩,深切到他自己都没有感受出来,倒是下意识地开口问道:“行己,以你之见又当以何行径方可救国?”

询问声在大庆殿中响彻了许久之后,终是归于寂静。

莫说谢浔了,纵使浸润朝野多年的文官都晓得此话不可乱议,尤其如今还身在朝堂之上,但那双精明的目光却死死盯紧谢浔,好似在等着谢浔吐出什么惊天地的见解来。

一时之间,气氛被推至高潮。

众人都将目光移向谢浔,无一不在翘首以盼他能道出个什么高见。

唯独周太傅,他瞧出了众人眼中的玩味儿,遂往前走了两步似乎要挡在谢浔身前,将那些探究的、不怀好意的眼光都挡开。可他刚走近,便见得谢浔扬唇而笑,格外郑重地行了一礼,那架势似要分别。

“行己谢过太傅多年教导!”说罢,他站起身,目光如炬地看向高台之人,一字一句道,“依下官之见,分文不给,兵将不给,便是那索要的适龄女子也不给。”

猛地出声,众人皆擡眼朝谢浔看去。

便是凝眸侧目的靖广帝都面色不虞,低声呵斥道:“胡言乱语,你这是刻意引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