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酿醋(2/2)
看他提着的水桶里的水也只是轻轻地晃了两下,完全没有水洒出来,提的那叫一个稳稳当当。
她很难把自己的注意力从他的胳膊上移开。
赵意清好羡慕,她捏捏自己的胳膊,来到这里经常干活力气确实变大了些,但才两个月,完全还有进步空间!
被这一下激励到了,干起活来也更利索。
加速肥料对这辣蓼草确实有用,肉眼可见地变化着。
注意着辣蓼草的情况,到差不多了就停了下来。
收割的辣蓼草,两人用竹筐背了回来,铺在晒谷场上晒。
其他可以放进酒曲里的材料多种多样,果树叶子和一些常见的草药甘草、茯苓都可以。
赵意清就用了最简单的方法了,只辣蓼草这一种基础材料。
手册里写到,别的材料都可加可不加,甚至连糯米也可以换成其他各种谷物,但自制酒曲,辣蓼草是不可缺少的。
酒曲实际上是一种菌,辣蓼草中的成分不仅能促进这种菌的生长和繁殖,还能改善酒曲里的结构,把环境改造得更疏松,适合酒曲菌的生长。
辣蓼草的成分还能杀虫抑菌,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因此酒曲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质。
看着手册上写的“细菌”等等前世才能看到的词语,心中不免升起了一种亲切感。
等材料都晒干,就可以开始制作了。
把晒干的辣蓼草丢进石臼,碾碎成粉末。
看着完整的植物逐渐变成粉末,这个过程也十分治愈。
她前世就很爱干捣蒜这样的活,到这来也爱做类似的活,也算是初心不改了。
把糯米洗干净再泡上一两个时辰,沥干后也弄成米粉。
要把粮食处理成粉末状,还是石磨好用。
按着辣蓼草粉末和糯米十比一的比率来弄出相应数量的糯米粉。
收到容器里,赵意清捏起来一撮糯米粉看了看,仍然觉得不够细,还过了几遍筛,这才满意。
用了个大木盆,把两种粉末倒了进去搅匀,少少地慢慢地倒进去温水,和成软硬适中的程度,捏成大小差不多的团子。
无论是做什么需要发酵的东西,温度都是最重要的一点。
手里还有两个升级卷轴,发酵缸也用上了一个。
升级后的发酵缸,样子变化不大,显示温度的地方,多了个操作按钮,可以调整十度上下的温度变化。
这下可好了,她正担心温度不够酒曲制作不能成功呢。
把这些丸子放进发酵缸,设定好温度,放到屋子里去了。
有发酵缸能控制温度高一点,让它发酵了两天,赵意清就打开来看了。
因为掺进了植物粉末,稍微带上了些颜色,圆圆的酒曲丸子上长出了一层细细长长的白色绒毛,这就是酒曲发酵成功的标志。
把这些酒曲丸子取了出来,放到通风的地方去阴干。
这下就可以准备酿醋了。
酿醋的第一步也是浸泡糯米这个原材料,按照手册上的要求浸泡到糯米被完全浸透,仔细观察,糯米的白心都消失了,才算是可以了。
把盆子里浸泡着的糯米倒进编织得十分紧密的竹箩里面,这也是李大娘编出来的。
自从有了铜制工具后,李大娘制作起来这些竹编容器,更是细致紧密了。
竹箩里被浸透的糯米还要反复冲洗,沥干水分后,生火架锅,蒸到熟透。
赵意清取出了些尝了尝,柔软又有嚼劲,而且不粘牙。
工作台出品的糯米饭味道真好,只是现在还需要这个来做醋,下一茬糯米长出来就可以好好地吃上几顿了。
取出蒸好了的米饭,铺在筛子上,用清水冲洗一下好让它降温,摸着温热,就赶快把酒曲捏碎,洒进米饭里拌匀。
拌进酒曲的米饭就可以放进发酵缸了,设置好温度保持在二十七度。
之后就是静静地等待,等待着缸里发生着靠着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变化。
三天过去,赵意清按着手册的指导打开看了看里面的情况,掀开盖子,就闻到了一股酒香味。
再看缸里的情况,液体是金黄色,用干净的木勺子盛出来一点点,和手册上说的味道一致,是甜味和非常淡的一点酸味。
之后还要继续等待好几天,到缸里的酒液变得酸了,再把这一缸发酵物,分成四缸,加入清水。
现在缸里的液体还是酒,加入清水稀释一下,这个过程中,空气里含有的醋酸菌就会进入到其中,逐渐繁殖生长,这一缸酒液才能慢慢变成醋。
制作发酵物,等待是一门必修课,好在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也不难等待。
村子里的房子一座一座盖了起来,青砖黑瓦,已经很有些村落的风格了。
升级后的发酵缸助力下,赵意清从缸里打出来了第一碗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