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红楼之黛改红途 > 第173章 江南行·步步惊心

第173章 江南行·步步惊心(1/2)

目录

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里,我袖中那块暖玉烫得人心慌。

薛宝钗掀开车帘时,晨雾裹着她斗篷上的水珠扑进来,我闻到一缕极淡的沉水香——和前日她茶盏里未散的茶气不同,这是北静王府特供的香粉味道。

\"妹妹看什么?\"她指尖虚扶我胳膊,眼尾微挑。

我这才发现自己盯着她耳坠上的东珠出了神,那珠子圆得像浸在蜜里的荔枝,确实像极了去年春祭北静王赏给各府女眷的头面。

\"宝姐姐的香好特别。\"我收回目光坐进车厢,故意用帕子掩住口鼻,\"比我房里的茉莉香沉些。\"

她低头理了理斗篷系带,银鼠毛在晨光里泛着柔润的光:\"是薛大哥哥从南边带的,说是南洋来的香料。\"话音未落,车外响起鞭梢脆响,青帷马车晃了晃,载着我们往南去了。

车厢里很静,只有车轮碾过碎石的\"咯吱\"声。

我望着她搁在膝头的手——那双手生得极白,指甲盖儿上点着丹蔻,此刻正一下下摩挲着绣金帕子的边缘。

前日贾环在宴上投毒,她举着茶盏悬在半空,茶水纹丝未动的模样突然浮出来。

她是早看出茶里有问题,还是...

\"妹妹在想什么?\"她忽然开口,声音像浸了温水的丝绸,\"可是担心路上不安全?\"

我摸了摸心口的暖玉,那是宝玉塞给我的,说是他从小到大贴身戴的,能避邪。\"倒不是担心这个。\"我望着车帘缝隙漏进来的光,\"只是想起父亲在扬州当巡盐御史时,总说江南的水底下藏着金,也藏着刀。\"

她的手指顿了顿,帕子上的并蒂莲被揉出个小褶子:\"林姑父最是清正的,当年薛家住金陵,没少受他照拂。\"

我盯着她睫毛在眼下投的阴影,那阴影随着马车颠簸轻轻晃动,像在掩着什么。

甄家来使说\"沧波\"是江南商会的暗桩,而\"沧波\"的密信里提到最近有批私盐要过长江——私盐,这是当年父亲最严查的。

贾环那混帐,莫不是...

\"到了。\"车外传来车夫的吆喝。

我掀开车帘,晨雾散了些,能看见前头青瓦白墙的茶棚,檐角挂着的\"雨前\"幌子被风掀得猎猎响。

甄家来使正蹲在门槛上啃炊饼,见我们下车,慌忙把半块饼塞怀里,油渍在青布衫上洇出个月亮。

\"林姑娘。\"他哈着腰,眼神却往宝钗身上飘,\"宝姑娘也来了?\"

\"这位是我表姐,跟我一道查账的。\"我递了个眼色,他立刻住了嘴,引我们进茶棚最里间。

木桌被擦得发亮,能照见宝钗鬓边珍珠步摇的影子。

来使从裤腰里摸出个油纸包,抖开是几页皱巴巴的账册:\"这是上月'福来记'的流水,您瞧这几笔——\"他指着一行\"绸缎三十匹\"的记录,\"底下小注写着'潮味',行里人都知道,'潮味'是私盐的暗语。\"

我凑近看,账册边缘有被水浸过的痕迹,墨迹晕成浅蓝。

宝钗探过身来,发间的沉水香又飘了过来:\"福来记的东家是王记布庄的表亲,王记去年找我们薛家借过三千两银子。\"她指尖划过\"三十匹\"那行,\"三十匹绸缎的价码是八百两,可这底下写着'付现银一千二',多出的四百两...\"

\"是给河道关卡的好处费。\"我接了话,喉咙发紧。

父亲当年查私盐案时,也是这样的账册,也是多出的银钱。

而福来记的东家,正是贾环外室的舅舅。

茶棚外传来挑担卖花的吆喝,\"栀子花——白兰花——\"。

宝钗突然起身,走到窗边掀起竹帘:\"卖花的走了。\"她转身时,步摇上的珍珠撞在窗框上,\"妹妹,我去福来记看看,他们今日该有货到码头。\"

我望着她挺直的背影,忽然想起前日她替我挡下赵姨娘的冷箭。

那时她扑过来的速度快得像只猫,可事后只说\"衣裳扯破了倒好,省得我娘又催我做女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