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退婚后世子火葬场了 > 119 ? 番外一:找她

119 ? 番外一:找她(1/2)

目录

119番外一:找她

◎清洌好闻,她不排斥。(首发)◎

“小姐, ”抱琴一边细心打理花草,一边小心翼翼试探道:“你当真一点都没有记起来?”

少女对上抱琴探究的目光先是有一瞬的迷茫,旋即才意识到她指得是什么事。

昨日, 在灵隐寺那颗姻缘树前, 忽有一名同她年纪相仿的男子,猝不及防间抱住了她。

他的相貌虽是她会多看两眼的类型,但他未免太过唐突,不知礼数。

起初, 她还以为他应当是姑母为她相看的郎君, 但见他那副熟稔的模样,又貌似不太像。

她才刚挣脱了他的怀抱,便有一名容貌清秀的公子匆匆赶来,说他看过她的画像, 对她很是满意,他们择日便可成婚。

她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认错了人。

但那名绯衣少年闻言, 突然变了脸, 硬生生将她从姻缘树前拽走, 眼神似是质问,似是委屈。

他的鼻尖被冻得有点红,声音沉闷似还含有几分苦涩:“阿宁,你又相亲...”

“你就不能再多等我一日?”

她心头一阵错愕, 索性直接问了他究竟是何人。

抱琴打理完花草,又走到梳妆镜前为自家小姐整理首饰,见少女又走了神, 不由得再次唤了声:“小姐?”

少女清丽的眉梢一动, 哑默良久, 笑道:“你先前不是说,不记得才好,怎的如今又想让我记起来?”

抱琴想了想,望着匣子内那一堆桃花状的首饰,摇头道:“抱琴只是觉得,小姐幸福开心最重要。”

从前小姐还会问顾世子的事,但最近几月,却是什么都没问,她原本有些放下心来了,谁知顾世子竟奇迹般地回来了。

望着抱琴包含顾虑重重的面色,少女的手不经意抚上那件月白大氅。

她思忖了一会儿,忽轻声道:“抱琴,你待会将这件大氅送回安庆王府吧。”

昨日,她在得知那人竟就是顾淮之后,心头似乎漾了漾。

这一年来,一直在她心底挥散不去的人,原来就是他。

但后来,听着他接二连三的质问,她却是不由得道明了她其实不记得他的事实。

在少年诧异失神的间隙,她一心只想快些离开他,便忘了将这件大氅归还回去,不得已将它带回了家中。

也正是因为这个意外,乔家所有人都得知了此事。

她也不清楚,自己当时究竟为何会生出逃脱的想法,他于她而言,应当同一个陌路人差不了多少。

“罢了。”在抱琴尚未来得及应答前,少女垂下眼帘道,“待会儿我们一起去吧。”

反正她要去济世堂一趟,路上会经过安庆王府,也省得抱琴晚些时候再多走一趟了。

抱琴一愣,很快点了点头,道了声‘好’。

不多时,少女便站起身来,时辰虽还尚早,但她不知为何,莫名想早些出门,将这烫手的衣物送走。

马车颠簸了一阵,才行到安王府门前。

不同于去年这时的孤寂,如今的安庆王府也跟着挂上了红灯笼。

门口两侧立着威武的石狮子,此刻也不再显得威严,红绸缠绕其身,多了一分喜气。

今日是大年三十,大街上好不热闹,人来人往的,连带着马车都堵塞不已。

王府的下人们对她好像并不陌生,也丝毫不意外她会前来造访。

“姑娘,小的这便去通报。”一位身型矮小的小厮迎了上去,笑容满面躬身行礼。

少女下意识点头,但待小厮进了门后,忽然又生了悔意。

她不经意瞥向抱琴手中那件大氅,一双眼像是被什么东西牵住,立即想起昨日那股将她团团包围住的男子气息。

清洌好闻,她并不排斥。

但当时,她自己身上分明已有一件大氅,也不知他怎会做出这等举动,使她情急之下,竟直接披着两件大氅走了一路。

原来,他就是那个给她送了这么多礼,陪她同生共死,还曾同她有过一段婚事的顾淮之。

她这一年以来,虽没再过多纠结他们两人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但她仍有些好奇,并断断续续从抱琴口中撬出了一些往事。

据抱琴所言,她从前很是爱慕顾淮之,常常造访王府,当年在上京,还有不少人拿此事作乐。

而那时侯的顾淮之一点也不喜欢她。

她再追问自己后来是否同他旧情复燃,抱琴却又是一问三不知。

她看不出,抱琴究竟是不想说,还是刻意瞒着她。

只是,无论如何,用一句话来说,从前确实是她一厢情愿。

但昨日她见到那人时,却感觉似乎也并非如此...

忽地,少女望向那个眼里对她有不少探究的小厮,轻笑道:“劳烦你将这件大氅交还给你家公子。”

小厮被发现后立时羞恼得收回眼神,支支吾吾垂首应下,接过抱琴手中的衣物:“是,姑娘。”

而抱琴张了张口,刚想说些什么,却见自家小姐已经自顾自地转过了头,上了马车。

便是在马车行驶的那一瞬,一阵急而闷的脚步声自府内传来。

远远的,便能瞧见容貌俊美的少年只穿着一件单薄的锦衣,没披任何斗篷,连下人看了都替他冷。

然而,在来到大门前时,他脸上的笑意却是一点点褪了去。

他注视着小厮手中的衣物,僵硬问道:“人呢?”

“回公子,姑娘刚走。”小厮垂首答道。

不远处传来顾戟焦急的嗓音:“公子,披一件披风吧,可别日后真成病美人了!”

顾戟快步跑至自家公子跟前,但望及少年落寞的神情,心头却是一酸。

昨日公子从灵隐寺回来后,便开始盘问他为何不告诉他,安宁姑娘失忆之事。

他哪里知道啊,自然当即便喊了冤,但公子死活不信,又威胁他要扣月俸。

不得已,他只能悄悄去打探,这才知道抱琴这丫头比他还会瞒。

原来安宁姑娘自从战场上回京后,便失去了记忆。

难怪当时他送公子的信到崇德侯府时,抱琴的反应极其古怪,而安宁姑娘也似是一脸茫然。

可笑的是,他在这一年来,并未察觉出任何不对劲。

他家公子这漫漫追妻路,貌似又艰辛了几分。

庆幸的是,公子还好好活着。

“咳咳。”顾戟小心翼翼唤了声正望着人来人往街道的少年:“天凉了,公子您还是先回房吧,待会王妃瞧见,只怕又要担心您。”

顾淮之沉吟半晌,突地从小厮手中抽回披风。

顾戟看向神色匆匆的少年,忙问:“公子,您去哪?”

顾淮之眉心微动,“找她。”

然而,他话音刚落,忽有一辆马车停在府前。

上头走下一个老太监,堆笑道:“世子,咋家可是来晚了一步?”

*

顾亦寒只坐在那,通身便散发出皇帝的威严。

他望向一年多未见的堂弟,语气淡淡地扯开了话头子:“阿淮,回来了。”

顾淮之风尘仆仆回京后的第一件事,并非去见他这登上帝位的堂兄,而是去见自己的心上人。

倘若他不派人召顾淮之入宫,恐怕他一点都不会想起来。

可见他被情爱耽误得不浅,这一年来也煎熬得不轻。

顾淮之喝了两口酒,才擡眼,不耐烦指了指那个给顾亦寒倒酒,都快要贴到他身上的宫女:“你,下去。”

小宫女娇羞擡眸,却被少年的眼神吓到,待顾亦寒颔首后,才颤颤巍巍退了下去。

近日,顾世子死而复生的消息,将整个上京都惊讶得不轻,但其中缘由,无人知晓。

但如今顾淮之除去世子外,还有将军的身份在,上京爱慕他的女子只增不减。

顾亦寒看着面前宫人早就准备好的棋盘,笑不达眼底,道:“来一局?”

顾淮之仰首,灌了一杯酒入喉后,才扬了扬下巴,示意顾亦寒先下。

他适才自是不想入宫,但忽想起还有些事须得禀报。

这一年来,他借着假死的名头,办了不少事。

顾亦寒身旁的小太监垂着头,默不作声,心里却道,敢对圣上如此不敬的,也只有这位天之骄子了。

棋局过了一半,顾淮之忽打破两人之间寂静的氛围,语气沉闷——

“堂兄,你可想她?”

听见这话,小太监通身一颤,下意识看了眼帝王的反应。

不用言明,便能听得出,顾淮之口中的‘她’,就是那位早逝的先皇后。

如今她的名讳在宫中,可以说是禁忌。

顾亦寒没应答,但也随顾淮之一般,饮了杯酒。

他定定注视着棋局半晌,忽擡起手。

小太监会意,立即领着一众太监宫女们下去。

“阿淮,朕不是你。”顾亦寒的唇角没有任何弧度,从语气中听不出任何情绪。

顾淮之的手顿了顿,酒杯一个不稳,清酒顺着杯缘滑落,几滴洒在棋盘上。

都说天下男子皆薄情,九五之尊就更不例外。

顾淮之望着湿漉漉的棋盘,蹙紧了眉心。

顾亦寒想不想慕宛儿,他不知,但他这一年来,却是日日夜夜都在想她。

他原以为她没嫁给谭文淮,是因为他,却不想,她竟不记得他了。

她究竟当真失忆了,还是在同他置气?

顾亦寒问:“伤养好了?”

顾淮之看着漆案上吞云吐雾的博山香炉,回过神来:“已无大碍。”

回府后,他才听顾戟描述起那日。

顾戟进帐时,一眼便瞧见相拥着一动不动,无论他怎么唤都不醒的两人,他当即便吓了一大跳,伸手探了探两人的鼻息。

安宁的鼻息微弱,但好歹还有,而他却是直接没气了。

顾戟忙不叠将少女送回自己的帐篷,再叫来洛芝嫣与她的婢女去照顾她,便又匆忙跑回他的营帐。

据顾戟所说,他那日不敢轻易让大夫进去,哭丧了整整一个时辰,他竟就醒过来了。

其实,他以为他的死期将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