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造反,从忠臣开始 > 第 210 章

第 210 章(1/2)

目录

第 210 章

冬日渐近, 继续带着人待在草原上不是秋猎,而是荒野求生。

确认梁琅已经上手都护府事务之后,秦琬便将此行带来的粮帛留在了顺义城, 只带着回幽州所需的粮食便走了。

顺便薅走了独孤郁律的长子。

大概是不想让儿子因为名字被排挤, 独孤郁律在左右钦佩的目光中请求秦琬给贺陆浑取一个大名。

好在这次皇帝没有发挥她那堪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而是按照对方名字的第一个发音取了别字,名为独孤庆。

太子对这个跟班没什么意见,当然, 现在她也顾不上这个跟班, 因为交作业的期限到了。

秦琬在免除途径郡县赋税的诏书上签过字,当着两人的面翻阅起她们的作业。

深入调研需要时间,这一路上走马观花,是不用想了, 但比较明显的问题还真让她们找出来不少, 包括乡里百姓进城不便;城中有百姓绕过市令在自家院子里做小生意引发邻里纠纷,以及后续的逃税与监管问题;冬日伐薪取暖导致土地裸露;嫁妆及聘礼导致的分家产不公平……

林林总总还不止五处。

秦琬边看边提问, 两人大都对答如流, 可见确实用了心。

虽然没交代,两人还是在后边附上了自己想出来的解决措施, 且不论成效如何, 单这份态度就值得表扬。

“年前这些日子各种祭祀繁忙,你们得和我一起出席, 上林苑又落了雪, 玩不畅快。”

秦琬同两人商量:“等过了年,你们自己挑日子去玩, 一共二十天,一次用不完可以分开多去几次, 我给你们记着,怎么样?”

这当然没什么问题,两人高兴之余有些疑惑:“之前不是说好只有十五天吗?”

秦琬挨个揉了揉脑袋:“因为你们作业写得好,我没交代的也做了,还做得不错。”

她们还挺享受这种亲密接触,尤其是秦潇,又抱着秦琬的手蹭了蹭。

“除去这个,还有件事我也要问问你们的意思。”

秦琬神色郑重,连带着两个孩子也严肃起来:“过了年你们就十岁,不是以前年纪只有个位数的小孩,也该入朝观政了。现在你们有两个选择,一个呢,是我直接发诏书通知百官,你们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另一个是你们先在御座后的屏风内听一段时间,觉得能适应了再发诏书。”

秦潇问:“我们一定得入朝吗?”

“对,阿娘总有老的时候,到时候就得国家就要交到你们手里,所以你们必须要入朝参政。”秦琬仔细给她们解释,“不过你们还是读书的年纪,现在入朝也只是在一旁多听多看,就和我当年一样。”

“可老师说阿娘是十五岁入朝为官啊?”

“十五岁是我正式处理朝政的年纪,在那之前我没法回京,所以世祖给我找了老师,通过书信给我讲朝堂上的事,那些书信我还留着,改日找出来给你们看看,老师教学深入浅出很有助益。”

就是秦显不怎么开窍,教了也白教。

秦琬思绪发散了一瞬,很快又重新回到正题:“你们现在和我当初不同,倒也不必处处都与我一样,等你们学些日子,我才好找些事给你们练手。”

“既然早晚都要入朝,那不如让阿娘直接下诏?”

秦潇当着秦琬的面和秦泓嘀咕,秦琬只当没听见,两人商量一会,秦泓拍板:“阿娘直接下诏就行。”

“那行,你们玩去吧,这两天好好休息,后天开始上课。”

秦琬打发走两个孩子就揣上她们的作业炫耀去了,太子和楚王这么聪明,怎么能不让朝臣知道呢?

天资聪颖的继承人同样能够朝堂的向心力,因此秦琬毫不吝啬对女儿的夸奖。

被她找来的几位宰相闻弦歌而知雅意,纷纷出言把两个孩子夸了一通。

虽然和今上十五岁就能主持一国改革比起来太子和楚王差的有点远,但今上这样的能有几个,皇帝自己都不在意,他们上赶着搞什么打击教育不是活腻歪了吗?

秦烨瞧着分家产那一条笑道:“难为太子与楚王小小年纪能想到这些事上,说来也巧,臣监国时法学院的博士上书,称调阅廷尉与刑部的案卷后发现近年来民间婚俗更易,从前周律中关于婚嫁与财产继承的条律不大合宜,想要重新修订一版周律出来。因为不是急务,臣便没有将此疏送往行在,如今应当还在御前。”

她案上堆的一堆奏疏确实还没来得及看。

秦琬颔首表示知道了:“法因时而变,这是应当的。既然要改,总不能朝中官员坐在官邸自己想当然就定下了,不若效法前代集议之制,召集国中百姓一道议一议,左右太极殿够大,足以容纳与会之人。”

有先例在,理由也合理,几位宰相还不至于一下就否决了皇帝的提案,他们只是有些为难。

窦显出面戳破了那层窗户纸:“前代外朝集议往往由丞相主持,如今政事堂中诸相不分高下,届时又该由谁主持?”

陛下您自己搞出来的制衡局面,总不能让我们再排出个高低上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