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战后调任(1/2)
4月14日,现汉和东蜀的停战协议签订;这场为期70天的大规模热战结束了。
东西方一些军事学家,开始大肆讨论这场仗中“速战速决”的军事特点,仿佛掌握了目前工业革命时代的战争现状。
宣冲:“哎,才第一次工业革命呢。你们就把个例当常例了。”
此时工业化方兴未艾;工业强权的矛盾还都集中在边缘区域。
由于工业革命辐射力度还没够,边缘地区的交通基建后。例如在非洲南部,任何一方工业势力在此地囤积的物资,都无法支撑三个月以上的战争。所以两股工业势力在这样的边缘区域相争,就是“短平快”。
这也就给了当代军事学家们错觉。他们进而推导,当代战争是短期的战争。
殊不知,战争要是发生在“铁路线”“城市仓库系统”良好的地方,会多么旷日持久。
殖民地的烂泥地,不具备打现代化战争的条件。大部分第三世界区域,基础设施条件和社会意志都太弱了,这使得工业国可以用定额的弹药在短期内解决抵抗。
但不代表,工业化后的高凝聚力区域,也能被“三个月解决”!
这种对战争的错觉,不仅仅发生在一战时期;宣冲前世老殴洲们见惯了美帝在二流地区的平推后,其议会中也充斥着“高科技武器快速平推”的错觉。殴美一群没工业常识的二代们上场后,认为高科技就是可以“多快好省”,结果殴美军事战略就开始被一堆哗众取宠的外行带沟里去了。
以至于在大毛和二毛对抗时,殴洲的武器弹药储备,都按照三个月来准备;浑然不知,以殴罗巴的基建条件,若是爆发冲突,就必然是长期化的。
…一战是一场双方都没准备好的战争…
宣冲在翻阅完现汉内各路军事专家的点评后,决定看看这个世界的其他视角。当眼瞅着殴洲报纸上提出“所有战争都会在短期中结束”嘴角抽动!
宣冲翻译了一下殴陆的报纸发现:“那帮殴陆白皮们,对“东蜀和现汉”的战争幸灾乐祸。也让白皮愈发坚信了“战争短期化”的理念。”
放下拉丁语的报纸后,宣冲悲悯地摇了摇头:殴罗巴还是那个殴罗巴,幼稚、天真、乐观。
现在殴陆在对外,也就是涉及到东殷和大食这些外区域的问题上,殴陆诸国看起来很团结,但其他们自己内部那几个火药桶呢?
殴陆所有民间情绪都将火药桶视作为问题,把危机视作常态化。
但他们一个个都自我声称“不排除动用武力”,乐观地认为:发展到最后一步时,对方会让步。
宣冲:这些傻x把战争当成一个“呲花”,并且认为对手弱,会率先“呲”完。
为什么会这样?殴罗巴的各国是用“对外团结”来掩盖了内部矛盾重重的问题。由于都共同信仰耶十大帝,所以民众被一种“战争只是为了荣誉”的幼稚情绪影响,忽略自己内部可能存在你死我活的利益点。
当惨烈矛盾爆发前,殴罗巴诸民:我们都是共同信仰,对付异教徒们才会无情,我们自己动手,一定会相互遵守绅士精神,打一场文明人的战争。
当矛盾爆发后,殴罗巴诸国眼睛发红地望着对手:“他妈的,你怎么还不投降(哒哒哒,机关枪扫射)!再不投降,我突突了你!绅士?什么绅士?风向正确!全体戴上猪鼻子面具!砸毒气弹!爷让你死!”
宣冲盯着巴尔干和波罗地出海口这两个“海陆交汇,族裔成分”复杂的区域。
解决这两个区域的问题,需要强国有着高度理性,负责地划分地区的权力和义务。
然而殴罗巴没有学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精髓。在一神教的策动下,民众情绪如同半瓶水一样晃荡,“情绪化”的人认不清一系列问题背后的恐怖。
最终会在“我觉得”“你不应该”“那又咋样”中,不理性的相互扭在一起。
现汉百年前对于殴罗巴的一系列交伐,也都发现了这些蛮夷的“好鬼神,轻理义”;遂与之远,让殴罗巴诸势力自己聚集在他们那个宿舍中,美美地叙述姐妹感情。
…报纸的钱付过后,宣冲开始参与庆典…
现汉取得了战争胜利,东蜀割地赔款。在沿海各个城市街道上,官方举办了庆典。
关于战胜后的庆典,民们也就是凑个场子,因为在庆典的当日,会有各种米面油糖折扣。
比如在佐贺,因为比较穷,所以只是会分发五万公斤的大米券了事,最多是孩子们排队领取糖果吃。宣冲看到街道上摇着彩旗的东瀛人完成了“热场工作”后,直奔着一旁的治安部去领券了。
人们的欢快并不是汉家叙事体系,而是因为米面便宜这样的恩惠。
宣冲:挺正常,现汉体量太大,不像某些国以博大后,最底层都能感觉到显著的战争红利。大国战胜后,很容易出现“这和我xxx工资,有什么关系”的感觉。现汉并没有像自己时空中那样,出现过惨烈的外战失败。(钢铁雄心等策略模拟中,都算不出大清的资源和人口,到底怎么输。)
被近代史反复鞭策的宣冲是知晓,战败对“月薪3000”是有严重的干系。
话,一人赔付一两白银,这点钱在宣冲的年头已经不算什么,但是若是因为拳头不够硬,而赔给外国人,念头会何等不通达。
宣冲心里:“体量这么大的国家若是还能战败,那就得革一轮了!”
而从街上返回后,宣冲遇到了上官带来的赏赐命令。
在听到了“拔擢为辅国将军”这句话后,宣冲脑子微微一懵逼。
辅国将军是三品,自己原先的武卫将军是四品。看似是升官,但是海军那边实职岗位上,是没有“辅国将军”这一个职位。
海军这边,三品安远将军是担任重巡洋舰的舰长;平难将军是航空巡洋舰的舰长;横海将军这个杂号将军,则是万吨补给舰的舰长。海军实职序列中,唯独没有辅国将军。
宣冲思索道:自己是明升暗降了。
宣冲在接旨后,犹豫片刻后询问了一下上官;兵部侍郎呵呵一笑,表示:“不急不急,陛下对你有重用。”
不过话锋一转,这位兵部侍郎:“世子啊,你在南边留的太久了,要多回家看看!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宣冲明白了,上面可能对自己真的有安排了,等到兵部侍郎离开后,宣冲立刻打开了鳞组那边通讯录。
…遇事不决找太庙…
建邺内,麟主刚和燕都的老哥扯完皮,来到办公室内喝茶,“正巧”等到了宣冲的电话。
朝廷给宣冲任命宣旨的时间,麟主是知道的。
麟主清楚,宣冲碰到这么大的事,一定是无头苍蝇。
麟主挂上了微笑:“朝廷给你升官,你还不愿意了?”
宣冲心地问道:我听有人和我“父母在不远游”,那个,我爹那边没事吧?
麟主微微一愣,哈哈大笑:“你个东西,想太多了?”(现汉朝廷会找借口把不服管的臣子打回原籍,但绝对不会捏着一家老来威胁,那是蛮夷的操作)
宣冲这边松了一口气:“那我那艘舰上的人?”(为下属考虑。)
麟主:“你的那艘舰回来后,会编到内卫舰队去(相当于荣誉舰队,不参加主力决战,而变成仪仗队,是老舰的最优结局),放心,你舰船上的人员都会安排好。而你带的那些新人会提升军衔到其他舰上。(经过实战检验后,老舰全面电磁化改装)至于你?”
麟主用玩味的语气道:“你还想回来干吗?”
宣冲:“我出来,想混个名堂,这样回家才能撑得住家;军职可以不担任,但南边科举?我想,想考一下。”
麟主听到宣冲的诚恳表述,微微一愣,愣的原因是,他听到宣冲的想法是这么简单纯粹。并且都是“从事正业”。
麟主:“放心,去北边吧,你这我会安排的。你啊,这两天好好在那逛一逛,出门在外,多少给家里面买点东西(提点宣冲,外面的情况一举一动他是清楚的)”
在挂断电话后,麟主笑容缓缓地收起来,进行了表情管理后,拨通燕都那边电话。
麟主用毫不客气的声音对北边道:“人你提过去,得真的用,如果不用的话,五年之后,我会把人捞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