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130 余四在衙门里装得如什么好……(1/2)
第130章 130 余四在衙门里装得如什么好……
余四在衙门里装得如什么好人一般, 可出了衙门到底没沉住气,连夜去找刘家人,被跟踪的差役抓个正着, 当场按下, 这案子便也顺理成章地重审。
原来那酒水里另有叫任屠发狂又神志不清的药物,虽余四和他的“妹夫”二人都不足以致死者两根肋骨断裂, 但中药的任屠却能够在其指引下杀死妻子, 凶器正是把柄杀猪刀。
清醒过来的任屠遗忘了所有的事情, 只恐惧地看着面前死难的妻子和满手鲜血,而邻家已经报官。
段之缙又将探子带回来的消息和那边抓到的四位人犯的供词核对,这才理清刘双喜在长宁府做下了多少业障, 不死不足以平民愤。
因为证据确凿,段之缙命人去逮捕, 谁知刘家大门紧闭却射出了军用的弓箭。
当时知府也在场,吓得冷汗直流,段之缙反手给了他一巴掌。
军用的重箭非外边的铁匠等能锻造,一定是从军中流出来的, 而眼前的知府嫌疑最大。
可重弓威力再大, 也比不过改良过后的火铳, 组排射击大门,没过一会儿那大门就轰然倒下, 这个祖上当过土匪的气数已尽。
对刘双喜本人的审问极快, 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审, 因为秋审在即段之缙想在今年就把他解决了,也好接着摊丁入亩。
供词也不以刘双喜的为主,只要奴才的供词能两两相合即便刘双喜已经不记得了,这事儿也搬到他身上。
问到最后死刑跑不了, 只剩下死法的选择了。
今年秋收在即,清丈的活计是弄不完了,怕要拖到明年。
段之缙把学生闹事,题参学政、知府和摊丁入亩的现状具折上奏,只能在外边办差没带包诸,只能用县令的文启师爷,好歹也能糊弄过去,而皇帝的圣旨来得也快,允准了他将刘双喜审后遣回岺州行刑的请求。
对学政、知府和当地县令的处置也皆允其所请,但圣旨透露出的信息却勾起了他挥之不去的担忧。
又被参了。
自摊丁入亩以来,段之缙已经被来回题参过多次,朝廷上下的眼睛全盯在这一亩三分地儿上,动辄得咎。
皇帝自然是一心向着他,屡次叮嘱他全心全意地办差,一切的后果都由自己担待,但段之缙不能不担心。
先不说圣心难测,伴君如伴虎,就说是后来之君会不会把他当做酷吏佞臣,尤其在当今皇太子的老师仍然有丁家人的情况下,这并非是杞人忧天。
这已经不是辞官不辞官的问题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就算辞官回了淮宁又能如何呢?
思来想去,摊丁入亩必须要做,不做纪禅不会放过他,但也一定要叫朝廷的官员们承认这是善政,堵住悠悠众口。
什么能把所有人的嘴堵住?
似乎只有天意神迹了。
没有祥瑞也要制造祥瑞出来。
段之缙乘马车去了移种不育株的郊外田野边,这里由重兵把守,方圆几里之内再不许种任何水稻,唯恐串了花粉。
且如今不育株也不仅仅只有三棵。
果然金钱是第一动力,上回那老伯一宣扬,大家漫山遍野地找稻子,虽有不少弄虚作假之人,但花药发育异常的不育株也切切实实找到了五棵,现在总计八棵不育株。
倘若杂交之后产的种子全都带有不育基因,明年春耕过后就有几百棵不育株了。
明年又要进京述职,加上这一次收成,总共也就能收三次稻子,这三次稻子不一定要做出什么切实的成果,但只要能有一株双穗或者是格外大稻穗出现,自己便能顺理成章地报祥瑞,到时候再加上一些“神迹”,神人托梦、天放红光、七彩祥云之类的,为了维系朝廷的体面,也没有大臣敢说不是祥瑞。
既然祥瑞都出现在了南诏、岺州二省,谁又敢说这里有恶政?
他们敢用天人感应来攻讦段之缙,段之缙也能用天人感应来反击。
段之缙最后检查了一番稻子,回到县衙给外祖王家写信,托他们从各地弄来不同的稻种,产量大的旱稻最好,水稻也要。
剩下的只有等待,等着眼前这些沉甸甸的稻粒化成秧苗,明年再出一波。
秋收之后,刘双喜的案子已经定结,等他被压回岺州的时候就当众腰斩,既是杀鸡儆猴,也是为了平息民愤,叫大家伙顺顺利利走到摊丁入亩的路上来。
而因为土匪出身的人都要做刀下鬼了,到冬日农闲之时,地主缙绅老实不少,颇有些任人宰割的味道在。
至于西北那边也是一切顺利,沈白苹从南诏送信过来,说赤砂的叛军虽和穹迦人勾结,但于事无补,已经被朝廷的大军剿灭,唐馥当众杀死了阿速勒,他的残部也已经成为俘虏。
只是大慈悲寺的仁通大师因为战乱圆寂,现在唐馥正在给他主持仪式。
她还在信中说了一些怪事,按理说阿速勒已死,朝廷的大军也该撤回,但他们仍是在边境之处逗留,虎视眈眈,不知道是想做甚。
说完了西北的事情,沈白苹又说起段诠这个小混蛋,读书读得多了,却一点不叫人省心,前几日竟然和人打架,被自己好好拾掇了一顿。
又说起了一件喜事,京里的母亲送信过来说,从紫阳宫找道士给妹妹的小子算过了,他是命硬专门克自己,带上虎牙之后也不知是凑巧还是真的有用,身子康健起来,今年一年虽不敢说无病无灾,但伤风感冒都好得极快。
絮叨了些家长里短,又说起茶山的趣事,那些个乡绅富豪怪有意思,求他们去茶山里投钱,他们是不肯的。一定要偷偷摸摸地打听到总督的师爷们全都往茶山里投了钱,总督的钱也在茶山里边才着急上火地请托,看看有什么办法能也在茶山里投入一些金钱。而后南诏的商人也跟着打听起来,纷纷往其中投入人力物力。现在茶山的资金很富裕,等着明年盈利就能见着回头钱了。
段之缙看得忍俊不禁,想着既然茶山明年就能盈利,普洱茶的名号也应该早早打出去,皇帝就是一个很好的营销手段。
毕竟这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皇帝更金贵呢,什么东西都没有皇帝金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