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129 刁难的一问叫现场……(1/2)
第129章 129 刁难的一问叫现场……
刁难的一问叫现场沉默下来, 所谓天崩地裂也不过是惯用的场面话,谁知他还真问这个。
县令看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吩咐差役将他们驱散, 被段之缙拦住。
事儿应当正大光明地办, 无理之辈才会遮遮掩掩。
县令看他不听劝告,也着急得很, 再看看对面的学生高举孔子牌位, 顿觉头昏脑胀, 牌位一举高,他就想拽着段之缙跪下来。
对面的学生也看出了这边官员还是心有顾忌,于是张口问道:“大人, 你们见了孔圣的尊位不下跪,意欲何为?”
县令一听, 当即撩袍子跪下。段之缙恶心得很,他膝下虽没有什么黄金,但对着这些人下跪心里过不去。
但该跪还是得跪。
官员一见总督跪下了,全都跟着呼啦啦跪下, 气势顿时矮了一截。
学生这边纷纷叫好, 段之缙高声道:“莫说先圣牌位在前, 就说是朝廷上官在尔等身前跪拜圣人,尔等不下跪是岂不是倒反天罡, 哪还有脸在此论仁义礼智信?”
对面的学生相互一望, 跪在了为首者身后。
段之缙又睨了一眼领头人身上的锦衣华服, 笑道:“三川的风锦,夏天穿不仅看着轻薄,穿着也是极为凉快的,唯一的缺点就是贵, 一寸锦缎一寸金,除了上贡之用,剩下的锦缎有价无市。”
为首者正色道:“大人,学生等是要与你驳摊丁入亩之政,方才山崩地裂、江河倒流之言只不过是与大人说学生等内心之急切,非为实言。至于学生穿什么,这更与大人无关了。”
段之缙话头一转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你父亲是谁?”
“学生李淼,家父李熙。”
段之缙翻开手里的土地册,片刻后问道:“县城外东南,起自望莲坡,终到栖陇的那两千四百三十六亩土地是你家的吧?”
“正是学生家中所有。”
“如果本度本督没有记错的话,你家中在其他的府县还有五千余亩土地。是否如此?”
李淼道:“这都是学生家中世世代代积累的田产,并无半分来路不明之处。”
段之缙旧事重提:“我看你的装扮,想你家的土地,想来你家不说是富甲天下,也算是为富一方了。你方才说财聚则民散,你家中是否是聚财之家?所谓财聚又是什么意思?朝廷征收赋税,入藩库的入藩库,入国库的入国库,都要记账建册,以便发生灾情之时拨款救助灾民。大灾大涝之时,你们吃的每一粒粮食,修建堤坝的每一袋土、每一根木头,都是用今日所纳的赋税买来的。要不然天上会下稻子雨吗?”
“这是近的,远的看向西北,若对赤砂人的战事不顺利,我们就会被外族所统,到时候屠城略地悲情不可名状,而当今所用的军饷不也是从赋税中出吗?你们的赋税难道不都是用在你们自己身上吗?”
段之缙又看着对面的人冷笑一声:“若说聚敛,正是你们这些巨富之家只进不出,什么好东西全都让自家享受了。三川的锦缎,我圣主皇帝爱惜民力已经停了进贡,原来乡绅之室、耕读之族还把这样的东西穿在身上。你若真的关心国事,爱惜百姓,为何不将你家的土地都分于平民,以消你所谓的民怨!”
李淼十指捏紧手中的牌位,气道:“大人不要曲解文意,学生……”
不等他的话说完,段之缙当即喝道:“曲解文意?到底是谁在曲解文意造些异端邪说?又说什么圣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礼……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里是这么说的吗?你们读的什么书做的什么学问!”
“上曰: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彦博曰: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我问你,那个’共’字是谁告诉你的?你要造反吗!”
加了一个“共”字可了不得,文彦博说的是皇帝替士大夫治理天下而不是为百姓治理天下,所以应当得士大夫之心而非民心,到了李淼这儿成了君臣共治,意思便大谬了。
“共治天下……这四个字将你抄家灭族也不为过!”
说到这里,段之缙腾地站起来,怒骂道:“文彦博的话你们倒是记得清清楚楚,还叫什么先圣先贤……我问你们,若他是先圣先贤,孔孟是谁!民为邦本是谁的话?一个个读书读到这种地步,天良丧尽,我都不说别的,你们眼里还有王法吗!”
段之缙命令差役和兵丁将学生们团团围住,而后叫他们列队上前挨个报姓名。
“一个个义正言辞,全天下的道理全在你们那边儿。全都上来说明白自己都是哪家的子弟,叫本督查查你们家里有多少田产,看看你们有几个是原本就过得艰难,觉得摊丁入亩叫你吃不上、喝不上的!”
本来摊丁入亩就艰难,从实行开始段之缙动辄得咎,老虎吃人是他暴政虐民,今年黄河改道又是天人感应,前天来信说南诏连日暴雨泥石流冲毁了两三个村落,紧跟着出来了风言风语说他不敬上天、不恤下民。
可去年南诏地价是十几年来最低,土地集中率也是十几年来最低,藩库也是十几年来最充裕的一年,押送到京中入库的银子都比往年多,他究竟欺了谁,虐了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