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开局给周幽王剧透烽火戏诸侯[历史直播] > 第75章 第七十五章 一更

第75章 第七十五章 一更(2/2)

目录

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的未来必定不太平顺。

这是欧阳修自己从天幕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以往被盘点过的人,不经历一番坎坷都没有办法领悟人生的真谛。

欧阳修不知道苏轼是不是那样的。

他自己选中的人,自然希望他的仕途能够走的更平顺一点。

这样想着,没过一会儿,梅尧臣居然上门拜访了。

自早朝一别,他俩仅仅两三个时辰没有见面。

欧阳修这个朋友,平日里是没有那么多功夫和空闲时间前来拜访自己的,但今天为什么又来了呢?

想都不用想欧阳修也能够猜到,多半是为了前几天的赌约来的。

因此,他更烦闷了。

如若苏轼的未来真的与他猜想的一样,那么他的仕途多半也不会平顺,意思就是梅尧臣完全赢了,至少在这个赌约上,是这样的。

但欧阳修不知道,他是怎么看出来苏轼不适合做官,反正自己是一点都看不出来的。

算他够朋友,来之前还在路上给他带了一盒酥饼。

上门拜访总要带上点礼物,梅尧臣的举动并不新鲜。

但仔细一看他手里提着的东西,却欧阳修家门口左转,外面那条巷子最近的一家铺子买的,他又不免觉得敷衍。

怎么不算敷衍呢?

走到他家门口了才想起给他带点东西。

其实计较这些,不是欧阳修这个年纪应该有的反应,只不过他知道梅尧臣所来的目的。

被府中侍从引来的时候,梅尧臣终于收起了他那张苍老的脸上按捺不住的笑容。

那笑容里仿佛在说:你看,我所料没错吧。

欧阳修虽然不太高兴,倒还是命人给他准备了茶水。

微风轻拂,阳光不燥。

两人就坐在院子里说话。

欧阳修饮了一口茶问道:“你是怎么猜到天幕会盘点苏轼的?”

梅尧臣神秘一笑,说:“直觉。”

欧阳修无语,于是又问:“那你为什么觉得,苏辙比苏轼更适合入仕?”

“还是直觉。”

欧阳修觉得,如果不是自己饱读诗书,且十分的有涵养,他的拳头应该就要打上去了。

这人故弄玄虚的样子真的十分欠揍。

但欧阳修不知道的是,梅尧臣还真的是直觉。

他没见过苏轼几次,对他算不上了解,更不可能预知未来。

那天在宫门前所说的话,纯粹是一时起兴,想到哪里就说哪里。

而知道今天天幕重新显露,证实了他的一半猜想,梅尧臣才仔细的考虑自己和欧阳修的赌约。

如果苏轼真的不适合入朝为官,那么他与欧阳修作为主考官,看中了苏轼的最大理由也就不成立了。

因为无论他是个多么有才的人,如果不能给朝廷作出贡献,那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用处。

但欧阳修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能把这么牛的人招过来,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别说苏轼苏辙了,现在就连苏洵,他也十分看好。

该说不说,能与自己并称“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在肯定他们的同时也是在肯定自己。

但这些话,不能让梅尧臣知道。

否则即便他已经这么大年纪了,也会当场表现一个三百六十度捧腹大笑。

“你来我家,不会只是想跟我说直觉两个字吧。”

“不是。”梅尧臣把自己带过来的糕点打开来吃,继续道:“主要是我想起来那天只说了赌约,没说赌注,我实在是有点太亏了,今天专程来找你商议赌注的。”

欧阳修无语:“你信不信,我马上去陛下那里t举报你。”

“举报我什么?”

欧阳修说道:“本朝官员涉赌是什么罪名,你是知道的吧。”

梅尧臣大笑了起来,他说:“举报免不了罪的,你该和我一同伏法。”

这么大年纪了,还和他俩差不多无聊的人,全大宋也找不出来第三个,既然没有有关苏轼的事情需要再次讨论,欧阳修也觉得自己可以不用再在这里废话了。

于是说了句:“请便。”

就把梅尧臣一个人扔院子里走了。

所幸,他家里的人都认识梅尧臣,即便他不吩咐,也知道带他去哪儿。

......

汉朝。

这个天幕自出现以来,刘彻都是不怎么在乎的,毕竟他存在的时间已经有一阵子的,目前没有看出来会对人有什么危害。

盘点的东西呢,对大汉,尤其是他所处的这段时间,也算是无利无弊。

说好听的是没有起到作用,说难听点,就是废物一个。

除了偶尔让人多点消遣的玩意儿,实在是没有什么用处。

只不过这一次的盘点,是刘彻第一次对这个东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原因不再苏轼。

在他的眼里,别说苏轼了,就是那个什么,诗仙诗圣、唐宋八大家、再加上个咏絮才女谢道韫,全部走到他面前,他也不会在乎。

他比较在意的是天幕里出现过的那些画面。

那些刘彻终其一生,也不可能亲眼看到的画面,却是后世之人实实在在的生活,说实话,他的心里还是有一些无法言说的羡慕的。

之前在盘点秦二世的时候,天幕曾明确的否定过长生之术。

在那个看上去比现在先进很多很多的时代,尚且不能长生,刘彻知道,他想要实现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原本他早就不抱希望了,可是偏偏在他就要放弃的时候,天幕突然出来,给他看到了一个,自己永远也不可能去到的世界。

虽然并不了解,时代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才能变成天幕里那个完全不同的样子。

但刘彻就是觉得,如果再多给自己一些时间,或者多给他一些寿命,他一定能够把大汉,也建立成那个样子。

他当然可以做到。

比如困扰了汉朝这么久的匈奴问题,不是已经被他打的毫无招架之力了吗?

虽然不是他亲自打的,更不是他亲手打的,但作为最大策划者,他功不可没。

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具有两面性。

比如,羡慕天幕中,那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的刘彻,此时此刻又对天幕之前说过的,人类暂时还无法寻求长生之术,产生了怀疑。

而归根结底,还是人的欲望在作祟。

刘彻膨胀的欲望,让他已经不满足于,只是仅仅的做几十年皇帝,成为大汉,一个还算是有点作用的君主。

他想千秋万代,想将大汉带入那个既神秘,又先进的未来。

想到这里,刘彻的脑中已经在考虑把之前遣散的术士早回来,以及求仙访道的事业,还得继续往下做。

冒多大的风险,才能有多大的回报,即便天幕之中的那个人说长生之术难寻,也不代表真的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刘彻的心里,被一个可怕的目标占据了。

他现在觉得,天幕之中的那些高楼大厦,那些他从来没有见过的立牌,以及道路上挤满了人,飞驰而过的铁盒子,对人的诱惑力,已经快要超过,卫青从边关带来的捷报了。

也许有人还会差异,他为什么忽然想通了,将之前遣散的术士找回来。

其实当时已经有人跟他说研究出来了什么可以延年益寿的丹药,只不过刘彻听信了天幕所言,知道长生之术很难实现,又担心丹药里有毒所以没吃。

那批被遣散的术士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回来,更不知道的是,他们究竟还愿不愿意给刘彻寻求长生之术。

但这些,都不是需要担心的东西,一个小小的术士愿不愿意,并不重要,只要刘彻愿意,他们不愿意,也得愿意。

......

在众人的期盼或者担忧之中,天幕继续播放。

身处与大宋的人并不知道,为什么天幕正常了这么久,偏偏再说起他们宋人的时候,忽然开始抽风,播放出来了这些大家都没有见过的画面。

虽然朝廷早就放出过口信,说天幕不是神仙,只不过是后世之人的盘点。

但是经历了那么多次的变化,还是有一部分人坚信,那是神迹,尤其是一些修仙修道的人。

本来修仙这个事情,在江湖上就不是那么的流行,很多人都不太相信,活人真的能修炼成神仙,与其天天修行浪费时间,不如好好拜佛,考虑一下下辈子投个好胎。

可现在不一样了。

天幕里播放出来的那些画面,从来没有人见过,不是神仙是什么?

肯定是神仙啊。

倘若后世人能够和以前的人对话,那么他们生活在大宋,怎么从来不知道有人认识大唐的人啊。

只不过,相信有神仙这件事情,给说书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那些真正胡言乱语的人,也没有办法睁着眼睛说瞎话,说自己和天幕的内容其实差不多了。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