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梦州 > 第73章 星星之火 “目锁毫芒,息贯长空!”……

第73章 星星之火 “目锁毫芒,息贯长空!”……(1/2)

目录

第73章 星星之火 “目锁毫芒,息贯长空!”……

天色暗下, 七仙长街两旁灯笼陆续亮起,往日里热闹非凡的琼水街如今人烟稀少,夜市上不少摊位都空着, 不明所以的食客、街贩只得跟随人潮一路涌向七仙洞北,但见秋芙书铺门前, 行人三两成群地挤在灯笼下围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圈, 地上散落着不少泛黄的麻纸......

临近后,尚未摸清事情原委的好奇群众竖耳倾听起来。

“你们说,这金钗之年的少女究竟为何会被抓去那轩辕殿?”

“还能是为何?”一人答:“一众官员在轩辕殿彻夜祈福叩拜,这眼睛总不能闲着吧?当官的嗜好总归别致些, 那些大人看惯了身段婀娜的花娘胡姬,一年到头好不容易跑到无人看管的地界, 还不得纵情享乐一番,寻些别样的情趣?”

秋芙书铺门前的木桌边上,身披鹤袍的男子却摇了摇头。

“我看诸位也不必太当真,一个十二岁的女孩, 若当真被囚在那守卫森严的皇家别院里头, 又如何能将这封信传出来?瞧而今这散信的势头, 定是有心之人想挑起民愤,叫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为他鸣冤。”

起话之人闻言眉头一扬, 恍然大悟道:“散信之人难道是崔兰星的亲友?”

“你为何就不开窍呢?”

鹤袍男子无奈道:“我的意思是,这信上的内容根本就是杜撰的!轩辕宴乃国之大宴, 每逢筹备之时不少要掳掠民间珍品、耗动举国人力,我游学多年, 自是在民间听闻过不少被寻贡使者掠走家当的惨事,下至嫁妆聘礼、上至传家至宝,朱砂符印一出, 再珍贵的宝贝也得照交不误,此中民怨早已积蓄多年,而这崔兰星的故事,不过是引君入殿的噱头罢了。”

鹤袍男子话毕,周围安静下来,一众听者的目光中除了心悦诚服,更带着些有惊无险的释然。

今夜聚集在七仙洞的大部分人都是收到信后特地赶来凑热闹的。

崔兰星的故事语焉不详,匿名散信之举更是居心叵测,平头百姓不敢妄加评断,却知秋芙书铺每晚都会聚集不少书生墨客评书议事,若论打探消息、针砭时政,这里便是整座梦州城里说一不二的去处,不少人远道而来,就是为了搞清楚这封信的虚实,及其背后隐含的深意。

但即使是皇城百姓,过日子也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若轩辕宴掳掠幼童确有其事,一众有志之士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但如今有了鹤袍男子这番解释,众人又忧心被有心之人利用。

不少百姓听到这儿,顿觉事不关己,转身欲返,李墨见状给祝小五使了个眼色,后者当即甩开肩上的抹布,上前一步跨坐在鹤袍男子对面的长凳,扬声道:“贺公子既游学多年,难道从未听说过望南国各地层出不穷的幼童走失事件?”

此言一出,走到一半的看客驻足回身,心中被浇灭的火苗复又燃起。

“自然听过。”那人答:“近至岭北泰阳,远至辽西黎州,都不乏垂髫小儿无故走失、下落不明的悬案......”

“那贺公子可知,这些走失的小儿大都生于黄道吉日,且家境并不宽裕?”

贺禹闻言眉心一紧,他是秋芙书铺的常客,自然知道这位祝姓伙计虽消息灵通,平素却鲜少谈及未加印证的坊间传闻,连忙提袖为他斟上茶。

“崔兰星在信上提及自己的生辰乃上吉之日,你是说,那些失踪的孩子兴许同崔兰星一样,都是被抓去轩辕殿了?”

“这也太离谱了!”有人当即反驳道:“我说小五,你生在梦州长在梦州,如何会对外省的悬案了解得如此清楚?”

“我能证明此话不假!”

又有人叫道:“吾妻便是湘西人,三年前她走失的侄女便是吉日所生!如今有崔兰星的信加以对照,便是宁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

那人见众人目光汇聚到自己身上,一时说得更起劲儿。“你们没听说吗?那神宴需以凡人阳气炼丹,前任长生使便是被吸尽了阳寿才会英年早逝,而这生于吉日的童男童女阳气最足,那些当官的为了保全自身福禄,又有何事做不出来?!”

“难道说那些孩子是被当作活阳器,为了给官家消灾才被抓去轩辕殿的?”

此后,各色猜测接踵而至,有人说生于黄道吉日的稚童是仙家钦点的贡品,有人说那些孩子是被当作饲料喂给殿中的神兽了,还有人说这是布道风水的一部分,用以震慑阴间觊觎仙丹的邪煞之气。

作为始作俑者的李墨等人在书铺门前静静听着,心说还是群众的力量大,能想出如此多稀奇古怪的献贡之法。

眼瞧参与争论的人越来越多,面色、语调也变得愈发慷慨,李墨掐准时机,敲响了手上的铜锣。

锣声雄浑有力,激起的余音在七仙洞北久久环绕,一时间,名士、书客,就连路过的行人也将目光投向了书铺门前的褐袍男子。

“季恒向来以明理传教为己任,汇天下文章,聚古今正气,墨香所至,当涤浊扬清,笔锋所指,当匡扶正道!今有此等丧尽天良、悖逆人伦之事,我辈岂能坐视?”

李墨深吸一口气,话语掷地有声。

“既接了这纸请柬,自当挺身而出,以正视听!我宣布,即日起书铺将闭店三日,我,李墨,与贤弟郭盛将带领书铺一众伙计去书信涉及之处探明真相。”

鹤袍男子拍案而起:“我与你们同去!多一双眼睛,便多了一个见证!”

“我也去。”

一位肩披毛氅的公子上前一步,正色拱手道:“书卷乃照世之鉴,明理之光,先前季恒无故遭人查封,我等蒙恩已久,却未能出力保全,这一行,我等定与书坊同在,助诸君一臂之力!”

墨色长空下,秋芙书铺前悬挂的灯笼明如星火。

书铺门前,决定在两日后同往轩辕殿起事的百姓在柜台前排起了长龙,书铺里屋,徐怀尚侧耳听着外头的动静,转头看向对面鹤发朱袍的长者。

“根据方才收到的密报,包括梦州在内,百姓聚众起事的城镇已不下六处,那些相对偏远的地方理应也是如此,只是消息还未传到......”

徐怀尚看向长者,目光如炬。

“连大人,这样的规模,足够霍大人与荀参之上奏请朝了吧?”

连清尧略微颔首:“请朝的奏折霍擎一早便已写好,事不宜迟,我现在就书信与他。”

连清尧话音未落,徐怀尚已将笔墨纸砚呈上了桌。

连清尧提笔前,复又擡起头,对徐怀尚不放心道:“梦州城内想必还有不少苏牧的党羽,眼下他们联络不上苏牧,必然会加派人手盯紧城内的动静,这送信的人选,你可物色好了?”

徐怀尚答:“连大人放心,信件会由小五亲自送达,沿途护送之人更是个顶个的高手。”

连清尧闻言安下心来,开始埋头写信,徐怀尚担心自己错乱的气息扰乱连清尧的思绪,便踱步到后院,吹着冷风尝试抚平内心的焦躁。

时至今日,他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护送祝小五的是湮灭司排名可观的黑袍杀手,这些人原本位列轩辕宴护卫名单,临了硬是被梁有依从名单上撤下,派去护送陈祈明辗转望南国各地散信,而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梦州,随时供徐怀尚调遣。

眼下,崔兰星的信已起效,上奏请朝之事也已成定局,他已按照曲臻临行前制定的计划下完了手上全部的棋,至于皇上是否会破除轩辕宴期间暂免朝会的惯例上朝纳谏,霍擎等人又能否在殿前说服他派兵,都已不是徐怀尚能掌控的事。

然而,越是这样尘埃未落却难能有所作为的形势,就越是叫他心慌。

明月笼于浮云,焕发出白玉般温润皎洁的光华,像极了少女粲然的脸庞,叫徐怀尚想起女儿徐兰。

他估摸着宾客队伍已在漱玉山庄落脚,而曲恒,应是也快到了。

于是,向来不信天命的徐怀尚在月光下双手合十,祈祷那位盘踞在轩辕神殿的不知名神仙能垂怜自己一回,护佑徐兰平安归来,也护佑曲臻此行顺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