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玉水明沙(二) 人非草木,我非木石……(1/2)
第122章 玉水明沙(二) 人非草木,我非木石……
翌日傍晚, 天色还明,卢月照被一个脸生的小太监领着,进入了太后郑氏的寝宫常宁宫。
临迈入正殿之前, 卢月照深深吸了一口气, 让自己尽力定下心神。
昨个儿她和裴祜约莫也是这时候回到的东宫端仁殿,没多久后他便扣着她的腰身做着那事,一直到天光渐亮时才歇下, 卢月照实在是累极了, 一觉醒来, 便至两刻钟前。
那时她刚起身穿好衣衫,没成想便来了这个小太监来宣皇太后口谕, 命她即刻前往常宁宫拜见。
卢月照讶于太后竟会突然召见自己, 心急之下,只命侍女灵儿简单给她挽了个发髻, 洗漱过后, 摆上桌的膳食动也没动便出了门。
她此刻心下并不平静, 甚至有些紧张不安, 一则这是自她入京以来第一回面见如一国皇太后一般身份尊贵之人, 二则, 她之前便已知晓, 太后郑氏从前是裴祜的未婚之妻, 甚至......若是他没有重伤失踪的话,两人早已结为夫妻,或许一个是太子, 一个是太子妃,亦或是,一个为皇帝, 一个为皇后。
常宁宫正殿暖如春日,甫一进入,卢月照只觉有十数道目光逡巡在自己身上,尤其是那端坐于首的视线,正在细细打量着自己的每一寸面容与身躯。
“民女拜见太后娘娘,娘娘千岁万福——”卢月照跪伏在地,开口说道。
空气中凝了几息,而后,一道女声缓缓响起:
“起来吧,雪兰,赐座。”郑萋萋说道。
“谢太后娘娘。”
郑萋萋的一双杏眸此刻依旧灰白,死寂得没有一丝生息,她细细上了妆,可是神情依旧恹恹,眼下乌青没能被遮盖住,想是未能安眠。
卢月照落座后,微微擡首看向不远处身着华服的年轻女子,而后,对上了她那投来的视线,卢月照很快垂首,依旧心跳如鼓。
郑萋萋心口骤然刺痛,有什么能有自己亲眼见到她更让自己伤心的呢?
东宫向来是密不透风,没有什么消息能探出,可是,自昨日临近傍晚,那满宫的太监侍卫鱼贯而出,直至她召她前来之时才各归其位。
再加上她极力克制,可依旧略带别扭的走路姿势,以及她红润照人的面庞,束领衣襟下隐隐可见的点点红痕......
郑萋萋如何不知晓二人发生了何事。
甚至哪怕她今日不见她,他那般大张旗鼓地带她入宫,频频旁若无人地亲吻于她,唯恐天下不知地横抱她回到东宫......
否则,昨夜的自己缘何一夜未眠?
十年来,那本该由她居住的端仁殿内寝,如今是旁人在住。
十年来,她日日牵挂,夜夜思念的男子将旁人压在身下,极尽宠爱。
郑萋萋此刻连呼吸都是痛的。
“娘娘,人带来了。”雪兰附在她耳边说道。
旋即,一个宫女便抱着一个半岁婴孩进入,而后,将他放在了郑萋萋的怀里。
卢月照瞬间慌了神。
旗儿,她的旗儿。
“你不必惊慌……哀家只是听闻方才这娃娃进了宫,便教人先抱来此处,毕竟,他娘亲也在这里。”
郑萋萋嗓音平稳,似乎没有一丝感情。
卢月照红了眼眶,紧紧盯在旗儿的身上。
郑萋萋抱孩子抱得熟稔,她神情倏然变得很是温柔,擡手轻轻捏了捏他肉嘟嘟的小手,奶呼呼的娃娃,正好奇地擡头看她。
“哀家看着……这孩子倒是像你多些。”她对着卢月照说道。
“是,旗儿是像民女多些。”卢月照嗓音微颤。
“真好,真好......”郑萋萋神情忽然有些恍惚,“旗儿比皇帝康健太多,颢儿一生下来就和个小病猫似的,现今都快两岁了,身子骨也不大好。”
郑萋萋口中的颢儿乃当今在位幼帝裴颢。
“颢儿的身子骨......像他生母刘贵妃,刘氏福薄,生下他没几个月便去了。”
“原本,刘氏才是先帝的正妻,而我......靠着父皇的圣旨,鸠占鹊巢。”
“先帝虽说昏庸蠢笨,一无是处,可他,是真心爱重刘氏,刘氏去了,他竟大病一场,也跟着崩了。”
郑萋萋神色淡淡哀伤,轻描淡写地将他们三人之事说来。
卢月照静静听着,心下凄婉。
这时,旗儿转过身子,好奇地看向周围,忽然,他对着一处开怀地笑弯了眼,又张开双臂,要娘亲抱。
“凉——抱!”
旗儿口齿还不甚清晰。
卢月照下意识站起身想要上前将他抱入怀里,可是……太后还未发话,她只能再度坐下。
“娘!”
旗儿这声唤得清晰,卢月照心下既感动,又酸楚,不禁红了眼眶。
郑萋萋看着母子情深的二人,自嘲一笑。
“罢了……将旗儿还给他娘亲罢。”
言罢,雪兰抱着旗儿将他交还给卢月照。
旗儿肉嘟嘟的脸蛋蹭在卢月照的脖间,两只小短手紧紧地抱住娘亲的脖子不撒手。
他整整一日没见娘亲了,想她!
而后,他学着娘亲往日亲他的样子,在卢月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力道重重的,然后又笑嘻嘻地窝回了娘亲怀里。
突然,殿外一阵杂乱脚步声,小太监报“干王到”的话音刚起,裴祜便大步踏入了常宁宫正殿内,他面若寒冰,在确定卢月照母子二人无事后,寒刀一般的目光直刺向座首端坐的女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