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断生 谈论你像谈论已故之人(1/2)
第54章 断生 谈论你像谈论已故之人
子弟中学高三(4)班里, 林月歌拿到了三门学科的卷子,英语居然是三科里考的最好的。
艾老师也痛心疾首,“大家还是对英语学科不够重视。”
她还独独表扬了林月歌, 说她才来学了没几天,就已经跻身中上游了。
不过班级氛围在这里,看起来也没什么在意这个。
下课后, 姜雁跟她讲,“咱们中学外号八旗子弟中学, 好么家里都有些营生,要么就有吃饭的手艺,知道高考是个好事, 却没人乐意为了这个拼命。”
林月歌点了点头, 难怪每次上课愿意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 也不多。
她问姜雁, “那你也不想考?”
姜雁笑了笑, “还成吧。”
她知道姜雁家里祖传中医,有手艺传承。
“我家传承不太一样, 上大学没什么帮助。”
林月歌哦了一声,想说些什么,还是忍住了。
姜雁与余翠翠不一样, 她看着目的性很明确。
“那就周末见了。”
她点头, 姜雁好像对她格外热络。
到了袁家,林月歌拿出自己攒的钱和票证, 数了数,粮票五张,布票六张,还有一张油票, 四十七块八毛四分。
还是……
没攒到多少钱啊。
加上袁砺刚支付的二十块,也就六十七快多。
林月歌攥着这些钱,有些唏嘘。
若是在老家桃邬镇的桃花村,这六十七块多,够买很多东西了。只是,在这里,还不太够。
两天后,陆燕萍找她商量,“小林,要不还是算了吧?”
林月歌有些奇怪,“陆老师,是不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
陆燕萍点头,“找了一圈,都不太合适。”
扬州那里,方家老太太倒是帮忙寻摸了一下,但人家得年后再来。
林月歌却想明白了,“陆老师,不用啦。这样,要是我没考上,再回来帮忙吧。”
她只说帮忙,倒显得是陆燕萍欠她一个人情了。
陆燕萍没想到林月歌这样坚定,按道理,她这边的条件,是最优渥的。
“好,若是一直没找到,我也按时间放你走。”
看来小林是真的主意已定了。
平时看着她不出声,总是柔柔弱弱的。
陆燕萍反倒一些后悔,不该这么着急提出来,让她读书和带孩子,只得选一个。
不过,事在人为。
陆燕萍不怕,新的服务员也可以申请,大不了多调教调教。
只是,想到林月歌要走,她倒是生出了一点点的不舍来。
除了不舍,还有一些轻松。
拿到了半天假期之后,林月歌拎着一包书,去到了北京市图书馆。
她和姜雁约好了早上八点半在门口见面。
姜雁穿着一身浅格子呢子西装,朝她挥手,“走,你先还书,再带你去我家玩。”
交个朋友也挺好的。
尤其是,她还能给林月歌讲解一些书的知识。
“这本好,这个版本的插图精妙,而且,你看——”她指给林月歌看,“作者的一些插画也被收录进来了。其他的版本就没有。”
在姜雁的指导下,林月歌借了一些跟考试无关的书籍。
“别老想着高考高考,人生还长着呢。”
姜雁一边翻着书,一边如是说。
林月歌笑了,“你好像个年长的人。”
姜雁眼神忽闪了一下,“没有,别把我说老了。”
两人一起借了一些书,就朝着姜家走去。
姜家在紫竹院真如寺边上的街道里,是一个小院子,闹中取静,倒也别致。
林月歌买了一兜子昌平苹果,放在了桌子上。
姜雁把她带到了一楼的朝南的一个房间外,“爷爷,奶奶,我带同学来玩了。”
老太太正坐在房间里织毛衣,朝外面看看,林月歌喊了一声,“奶奶好。”
老太太朝他们比了个嘘的姿势,指了指里面,又挥了挥手。
姜雁拉着林月歌往二楼走,“爷爷在诊脉了,估计还是上次那个新加坡人。”
哪儿人?
她带着林月歌来到自己的卧室,一面跟她将那个新加坡人的事情大略说了一遍。
那个新加坡人是小姨夫单位的客户,一直听说他们姜家是几代御医,就想着过来请个脉。
哪儿知道姜老爷子来了一号,就直摇头。
说他必定死在七天后的子时。
这不,前两天来请的脉,今天又来了,让姜老爷子看看,自己还活的好好的。
“还有这样的事儿?”
姜雁怕她觉得夸张,忙解释道,“也不一定,不过我爷爷基本不会看走眼,他说七天后子时,那就是子时。”
可——
现在,人家还活得好好的呢。
“是啊,所以我爷爷不会收他的钱,他肯定会这样说——”
姜雁坏笑了一下,捋了捋自己莫须有的胡须,慢慢摇头。
“回起儿吧,我,不收死人的钱。”
她把嗓音,语调都学了个十成十。
林月歌看着笑了起来,“姜雁,你可真逗。”
姜雁的卧室跟其他女孩子的不太一样,都是一些中医用到的铜人,针灸盒之类的,还有很多大包小包的矿石,各色粉末,各种药材。
窗户旁边,还躺着一只死去的小老鼠。
林月歌走到那里,看到有老鼠时,吓了一跳。
姜雁很淡定地戴上手套,拎着老鼠的尾巴,扔到了屋外的垃圾桶里。
“额——可能是饿死在外面的。”
她的解释听起来不太有说服力。
林月歌想,也许是到她屋子里偷吃了这些奇怪的东西毒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