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七零之雪肤美人 > 第41章 论迹 雁过留痕

第41章 论迹 雁过留痕(1/2)

目录

第41章 论迹 雁过留痕

那夜晚饭后, 袁克成和袁砺,在书房聊了会儿。

入夜时分,陆燕萍也敲门进袁砺房间, 关心了下他。

袁克成脾气爆,平时看着不动声色的,上一次两人晚上对峙。

有许多话, 就脱口而出,总是不好。

袁砺的房间里, 他整理地很好,就是烟味大些。

袁砺正摆弄着收音机,“妈?”

陆燕萍嗯了一声, “刚小林说, 叫你吃晚饭时, 你把那三张布票送她了?”

袁砺停了动作, 看着陆燕萍:“啊。她家不是条件不好么。”

陆燕萍笑了笑, “那你起先看不上人家爱学习?”

袁砺有些沉默。

把收音机里的磁带拿出来,“哦, 那个……”

磁带被他立在桌面上。

一时又放了下去。

“我那是怕她照顾袁小宝不周到好吧?”

“咱们家也不缺那点布票吧。”

他重新看陆燕萍,“您老今儿怎么了,老袁骂我, 又没骂你。”

他有些揶揄的口气, 陆燕萍微微放心些。

陆燕萍跟他聊了几句,袁砺偶尔开个玩笑逗她开心, 她顺手帮他把窗帘理顺,总觉着哪个缝隙对不上,怎么都合不拢了。

临出门前,她忽然又问, “小林的手帕,怎么到你裤兜里去了,上次洗衣服,我拿出来问小林的。”

袁砺毫不在意似的,“哦,那个……她发烧,一直出汗,想拿来擦汗来着儿。”

“随手塞裤兜里,估摸忘了。”

陆燕萍颇有些好笑,“你还会给人擦汗来?”

都给人照顾成那样了,连药都没喂,竟知道擦汗。

袁砺站起来,找了块毛巾,“会,要不,妈您试试。”

陆燕萍笑着出来。

心知袁砺没给她说谎。

深夜里,她起来拧台灯,总觉着哪里都透着不对劲。

*

又是一个假期,林月歌穿上自己绣好小黄花的新外套,坐公交车去看望林雅琴。

林雅琴没让她去顺义。

她就去了毛巾厂,林雅琴今天在厂子里帮忙。

见她真的提着水果罐头来了,林雅琴一时有些尴尬。

和林雅琴在毛巾厂闹之前,她本打算给李小蕊在做一件裙子的,但……那么一闹,她也没这个心思了。

林雅琴擦了擦手,招呼林月歌坐下:“厂里在盖单元楼,咱有空的就都去搭把手了。”

林月歌看了看,果真,后头的空地上,两栋四层小楼正拔地而起,许多毛巾厂的工人也在帮忙。

“外公的事,怎么样了?”

她问起托付给林雅琴的事情,林雅琴见四下无人,才跟林月歌讲起:“烧了好多,还扎了一些,放心吧,老头儿肯定是能收到的。”

她把林月歌带到车间的一个小休息房聊天,讲起老头,却也有些心虚在。

林月歌把水果罐头给她留下,又给了她五块钱:“姑妈带我上北京也是不容易,就收着吧。”

她又把欠条拿出来,让林雅琴签了个字。

一时两人又有些无言,林雅琴只交代:“袁家的主人都还和气吧,你千万在里面待好了,等他们家孩子大了,也有用的找你的地方。”

在她看来,能到那种级别的领导家里当个长期的服务员,就算是说保姆,又有什么不好呢?

他们林家可是几代的贫下中农,要不是她到了北京城,见了些市面,恐怕也会跟她大哥那样,守着几亩田就当是好日子。

林月歌没跟林雅琴说太多自己要参加考试的计较,应和了几句。

林雅琴看来看去,林月歌容貌美丽,身条近来也越发出落的有致。不禁觉着自己挑中林月歌,进了袁家,是一种莫大的成功,自己也跟着沾光。

现在想来,确实不该为了一时蝇头小利争吵,日子还长着呢,只要林月歌也能在北京城稳住脚跟……

“欠条就算了吧。”林雅琴主动把欠条收起来,又让林月歌把五块钱收起来,“你还年轻着,用钱的地方多。”

她竟然不肯收钱,这有些出乎林月歌的意料。

林月歌走的时候,林雅琴还拎了一包毛巾,“这是咱们毛巾厂的高档货,你瞧瞧,高支棉。拿回去,就说是你姑妈送的。”

林月歌看了眼自己的姑妈,“知道了。”

也许是,外公托梦的缘故。

她也没有全拿走,挑了几条花色淡雅,估摸着陆老师会喜欢的。

“我送送你。”

把林月歌送到厂门口,就已经有不少男工人侧目了,等林月歌走了,有些人就忍不住好奇围过来,“这就是你上次那个侄女?”

林雅琴与有荣焉,“啊,是,怎么着?”

“上次你俩干架,咱们都没看出来,是个大美人,喝,那样貌……”

他们开起林雅琴玩笑,“真是亲侄女?”

林雅琴不跟他们计较,挥挥手,“擡钢筋没把你们累死是吧,跟你们说清楚吧,我那侄女在首长家工作呢,少来问东问西。”

林月歌拎着毛巾,也没立刻回去。前几天,她从电视机里,听到有这么个好去处。

图书馆。

可以借书,还书,她可以不用去买英语教材了,大不了——

大不了她可以花点儿时间抄录下来。

钱还能省下来干别的事儿。

所以,她带着一应证件,去了图书馆。

余翠翠替她向陈光荣打听过,国家图书馆的书最多最新,在紫竹院,就是公交车得换个好几趟。

林月歌公交车坐数了,不觉得烦难。到了图书馆,一问工作人员,借书证需要押金两块,她心中一轻。

只是两元。

办好借书证,她走进去寻找英语教材,馆内不大,外语书籍都在同一个房间的三排书架上摆着,她找来找去,只找到一套《民国英语读本》,封面比旧书摊上的书要完好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