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薪火相传(1/2)
长赢集团总部顶楼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乎未来的非正式会议刚刚结束。几位跟随程长赢多年的核心高管相继离开,偌大的空间里只剩下他和苏晚晴。夕阳的余晖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将房间染成一片温暖的橙黄,也勾勒出程长赢侧脸上不易察觉的一丝疲惫。
苏晚晴将一杯温水轻轻放在他面前,柔声道:“累了?刚才关于东南亚区域总裁人选,王董和李总争得是有点激烈。”
程长赢揉了揉眉心,靠在椅背上,目光投向窗外鳞次栉比的楼宇,那是他一手参与并改变的天际线。“不是累,是看到了时间。”他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深沉的重量,“晚晴,你看王董,头发白了一大半了。李总,高血压,药不离身。就连你我……也不再是当年在启明地产那个小办公室里,可以连续熬几个通宵的年纪了。”
苏晚晴微微一怔,随即沉默。她顺着程长赢的目光望去,是啊,不知不觉,他们已经在这座城市的最高处,执掌着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十余年。曾经的对手,赵天雄、陆天、沈哲瀚……都已烟消云散。曾经的危机,一次次被他们化解,甚至转化为阶梯。外部似乎已海晏河清,但她知道,程长赢看到的,是内部潜藏的、关于时间的危机。
“长赢,你的意思是……”苏晚晴似乎猜到了什么。
“是时候了。”程长赢转过头,眼神恢复了惯有的锐利和清明,“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解决传承的问题,再辉煌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我们不能等到真的跑不动了,才想起来找接力棒。那是对所有跟着我们打拼的人不负责任。”
一份厚厚的、封面上印着“长青计划——长赢集团接班人培养方案”的文件夹,被程长赢从抽屉里取出,推到了苏晚晴面前。
一周后,集团董事会扩大会议。当程长赢正式提出要系统性建立接班人培养机制时,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随即是细微的骚动。几位功勋卓着的老臣脸上闪过一丝复杂,有欣慰,有理解,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
“程总,是不是……太早了些?”一位负责工程板块的元老斟酌着开口,“集团现在势头正好,离不开您的掌舵啊。”
程长赢笑了笑,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张总,正因为势头好,才要未雨绸缪。我的掌舵,不是为了永远站在舵前,而是为了确保这艘船即使换了船长,也能沿着正确的航线,开得更稳、更远。这不是退休计划,这是为长赢未来三十年、五十年发展的战略投资。”
他示意了一下,身后的幕布亮起,详细阐述了“长赢学院”和“轮值CEO”制度的构想。
“长赢学院,不是镀金班。它将是我们内部的高级人才‘熔炉’和‘思想高地’。”程长赢的声音在会议室回荡,“我们将系统性地选拔四十岁以下,有潜力、有担当、价值观一致的骨干。课程不设固定教材,由在座的各位、外聘的顶尖专家、甚至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来授课,内容从最前沿的科技趋势、资本运作,到危机处理、商业伦理。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员,都必须独立主导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真实项目,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担风险。”
台下,几十双来自不同业务板块的年轻骨干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们中有技术狂人陈墨的得意门生,有在东南亚开疆拓土的年轻将领,有在资本市场上初露锋芒的新锐。
“而轮值CEO制度,”程长赢继续道,“就是他们的‘实战演习场’。我们将成立一个由五到七人组成的‘轮值CEO办公室’,每位轮值CEO任期一年,在董事会授权下,负责集团某一战略方向的日常决策和跨部门协调。我和苏总会退后一步,担任导师和最终决策的守门人,但日常的运营、多数的风险判断,将由他们来承担。”
这个方案太过大胆,甚至有些激进。会议室里议论声渐起。有董事担心权力交接会引起内部动荡,有高管怀疑年轻人能否扛起如此重担。
“我知道大家的顾虑。”程长赢双手虚按,压下议论,“但请大家想一想,长赢能从一家小中介走到今天,靠的是什么?除了运气和努力,更重要的是我们敢于打破常规,敢于给年轻人机会。当年的陈墨,如果不是被逼到绝境,谁能想到一个技术宅能扛起整个集团网络安全和科技研发的大旗?我相信,坐在晴,甚至……”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未来的程长赢。”
他的话,带着一种强烈的自信和感染力,也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最终,方案在深思熟虑和激烈讨论后,获得了通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