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六个月胎宝不长个儿,一碗八珍汤润活母体“生命田”(2/2)
“晨起的时候,你可以含一片参片,大概半小时后吐掉,能振奋脾阳,就像给土地浇上晨露,让脾胃早早地运转起来;午后可以喝一碗山药小米粥,山药能补脾养胃,小米性温,能益气和中,补充脾阴;晚上睡觉前,让你爱人帮你艾灸足三里穴,足三里是脾经的合穴,《难经》里说‘合主逆气而泄’,艾灸这个穴位,能温通脾络,促进脾胃运化。”
岐大夫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自己的小腿上指出足三里的位置:“这个穴位在膝盖外侧下方凹陷处,往下约三寸的地方,艾灸的时候,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十五分钟左右,以皮肤感觉温热为度,不要烫伤皮肤。”
王强赶紧拿出手机,把穴位的位置拍了下来,又记下了饮食和调理的注意事项,生怕漏掉什么。
“还有,服药期间,要保持心情舒畅,”岐大夫看着李梅,“《黄帝内经》里说‘思伤脾’,你总是焦虑担心,也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可以多出去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别想太多,心情好了,脾胃功能也会跟着改善。”
李梅点点头,心里踏实了不少:“谢谢岐大夫,听您这么一说,我心里明白多了,也不那么焦虑了。”
“不用谢,”岐大夫笑着说,“中医调理讲究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这三十剂药,分三个阶段来调理。前十剂,主要是健脾祛湿,松土透气,改善脾胃的运化环境,就像春耕一样;中间十剂,是健脾益气,养血安胎,促进气血生化,好比夏灌施肥,让‘土地’变得肥沃;最后十剂,是巩固疗效,让脾胃功能稳定下来,气血充足,为胎儿的生长提供持续的营养,就像秋收前的精细管理。你放心,只要坚持调理,脾胃功能恢复了,胎儿自然会慢慢长大。”
王强拿着处方,带着李梅去药柜抓药。药童小药子是岐大夫的徒弟,十七八岁,手脚麻利,按照处方上的药材,一味味地称取、打包。人参是长白山的野山参,切片后纹理清晰,香气浓郁;白术是浙江的于术,质地坚实,断面黄白色;茯苓是云南的云苓,个大饱满,外皮薄而粗糙。小药子一边抓药,一边给两人介绍:“李姐,这些药材都是岐大夫精心挑选的,品质最好的。您回去煎药的时候,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然后用砂锅煎,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煎四十分钟左右,倒出药汁,再加水煎一次,两次的药汁混在一起,分早晚两次温服。”
“煎药的时候,要注意别用铁器、铜器,最好用砂锅,”岐大夫补充道,“服药期间,如果有什么不适,或者有任何疑问,随时来店里找我。”
夫妻俩谢过岐大夫和小药子,拿着药包,满心欢喜地离开了岐仁堂。
回到家,王强按照小药子说的方法,给李梅煎药。砂锅在煤气灶上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药香弥漫在整个厨房里。李梅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着丈夫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暖的。之前因为胎儿长得慢,她一直焦虑不安,夫妻俩也常常因为饮食的事情闹点小矛盾,现在听了岐大夫的解释,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也觉得踏实多了。
第一剂药煎好后,药汁呈深褐色,带着一股淡淡的药香和微苦的味道。李梅皱了皱眉,还是捏着鼻子喝了下去。王强赶紧递上一颗蜜饯:“快含一颗,缓解一下苦味。”
喝了三天药后,李梅感觉身上的力气稍微多了一些,之前那种浑身懈怠的感觉减轻了。到了第七天,她发现自己竟然有了饥饿感,中午能吃下一小碗米饭和一些青菜了,肚子也不那么胀了。
王强高兴得不行,赶紧给岐大夫打电话报喜。岐大夫在电话里笑着说:“这是好现象,说明脾胃的运化功能开始恢复了,继续坚持服药,注意饮食和调理。”
到了第十剂药服完的时候,李梅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脸色也比之前红润了一些,午后发热的症状也减轻了。她现在不仅能正常吃饭,还能主动想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比如清蒸鱼、鸡蛋羹之类的。王强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健脾养胃的饭菜,晚上也按时帮她艾灸足三里。
中间十剂药服到一半的时候,李梅去医院复查,医生说胎儿的生长速度跟上了,比之前长了不少,各项指标也都正常。李梅和王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特意去岐仁堂给岐大夫送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妙手仁心,培土育胎”。
岐大夫看着锦旗,笑着说:“这都是你们坚持调理的结果,脾胃功能恢复了,气血充足了,胎儿自然就健康成长了。”
周围看病的老街坊们,看到锦旗,都纷纷问李梅的情况。李梅把自己的经历一说,大家都称赞岐大夫医术高明。有位同样怀孕的街坊张姐,听了之后,也赶紧让岐大夫给自己诊脉,担心自己的脾胃也有问题。
岐大夫给张姐诊脉后,说她脾胃功能还不错,就是有点轻微的血虚,给她开了些温和的养血健脾的食疗方,让她日常调理。
三十剂药服完后,李梅的身体状态越来越好,脸色红润,精神饱满,吃饭香,睡觉也踏实。胎儿的生长发育完全跟上了正常孕周,每次产检都很顺利。
转眼到了冬天,李梅顺利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宝宝,体重六斤八两,哭声响亮。出院后,夫妻俩带着宝宝,再次来到岐仁堂道谢。
宝宝被裹在厚厚的襁褓里,睡得正香。岐大夫看着宝宝粉嫩的小脸,笑着说:“真是个健康的小家伙,这就是‘土地’肥沃了,‘秧苗’自然长得壮。”
李梅抱着宝宝,感激地说:“岐大夫,真是太谢谢您了!如果不是您,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宝宝这么健康,都是您的功劳。”
“不用谢,”岐大夫摆摆手,“照顾好宝宝的同时,你自己也要注意调理。产后脾胃功能还比较弱,还是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慢慢进补,别一下子吃太油腻的东西,以免再次伤了脾胃。”
他又给李梅开了一个产后调理的方子,以健脾益气、养血安神为主,帮助她恢复身体。
王强感慨道:“岐大夫,之前我还不太相信中医,觉得还是大医院的仪器靠谱。现在才明白,中医的智慧真是博大精深,像您这样,通过摸脉就能知道身体的问题,还能对症调理,真是太厉害了。”
岐大夫笑了笑:“中医诊病,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讲究的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脾胃是后天之本,不管是孕期还是平时,把脾胃调理好了,身体自然就健康了。《黄帝内经》里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脾胃健则正气足,正气足则百病不生。”
药铺里,药香依旧弥漫,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岐仁堂”的匾额上,反射出温暖的光芒。李梅抱着宝宝,和王强一起向岐大夫道别,心里充满了感激。
岐大夫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又拿起桌上的《脾胃论》,翻了起来。他知道,还有很多像李梅一样的患者,需要他用中医的智慧去帮助。中医的传承,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用简单的药材,精湛的医术,守护着人们的健康。就像农谚说的“秧好半年稻”,母体的脾胃,就是胎儿生长的“第一捧土”,只有把这片土地培育得肥沃了,才能孕育出健康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