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40)(2/2)
和刘家同镇跟过来的人,听得也大惊失色,没想到刘家竟干出这种事,而且刘老太太随随便便就能拿出两百两银子交给女婿放贷,可见刘家真不缺银子花啊,可半年前只想送外孙不送亲孙子念书的事,他们也记得呢。
真不怪顾子爵如此无情了,瞧这刘家干出的一桩桩极品事。
顾昭带着顾旸出来,史丁山和茅江涛都跟在后面护着两位公子。
顾昭走到大哭的刘跃身边说:“我早就说过姐夫是个大孝子,可惜你娘不见得将你这儿子放在心上,知道当时我给出你两个选择后还后悔过吗?不该给你们刘家留有余地,可惜你连这点都办不到。和我二姐和离吧,不要再拖了,多拖一日你娘可就要多受一日苦头。”
“为什么?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的?”刘跃很茫然。
“为什么?”顾昭轻笑,“因为你们刘家人太贪心不足了,因为你们刘家人没将我二姐当成自己人,甚至连二姐生的孩子也是,就连你刘跃,在他们心目中的份量也不见得有多重。刘跃你就死心吧,我不可能让二姐和两个外甥送回刘家的,你不同意也行,我过后会让我二姐来衙门跟你打官司,看县太爷会不会判你们夫妻和离。”
刘跃的心不断下沉,县太爷怎可能不判和离,县太爷肯定会站在顾昭这子爵一边,顾昭真正发威的时候,他才意识到顾昭这个妻弟和过去有多么的不同,是他看轻了顾昭,以为他还是和过去一样的小少年。
“那我娘……”
“破财消灾,到时自然会回去的。”
刘跃只能狠狠心咬牙:“我离。”
说完又放声痛哭,他能怎么办?不肯和离的话顾昭也有法子叫他和顾杏和离,另一边还是他亲娘,亲娘在牢里多待一日就要受一日苦,就算娘做错了,可当儿子的也没办法眼睁睁看着她受苦,可这又意味着他跟顾杏之间的缘分彻底斩断了,刘跃只能放声痛哭来宣泄心中的无助。
没有人同情刘跃,这男人可是为了那样的娘和大姐逼迫自己媳妇孩子。
顾昭没再理睬刘跃,他当天就带上二姐将她和刘跃和离的手续办完,也在府衙过了案,征得二姐同意后为她办了女户,两个孩子都放在她名下,并且改了姓氏,姓顾。
大的叫顾辉,小的叫顾耀。
顾杏也没想到她和刘跃竟走到这一步,可弟弟告诉她的关于刘黄两家人做下的勾当,叫她也后怕不已,而且再让孩子姓刘,将来对孩子也不好,改成顾姓,就代表和刘家彻底断了关系。
原以为再见到刘跃会有许多话想要质问他,可当拿到和离书之后,顾杏心头只剩下怅然和轻松了,仿佛去掉了一个大包袱。
“杏儿……”顾杏随弟弟正要往外面走,刘跃叫住了她的脚步。
顾杏回头看向这男人,曾经一直以为这男人会是她的保护靠山,会护着她和她的孩子,却没想到这男人并不可靠。
顾杏到底有些不甘,回头看向短短两日便憔悴不少的男人,说:“以后再没人拦着你孝敬你娘了,去做你娘的好儿子吧,我很后怕,也很庆幸三弟发现得早,否则一头撞死在你刘家也不足以赔偿我三弟。”
顾昭听得心头一跳,二姐温顺的表面底下也藏着烈性吧,这样烈性的二姐,在书中的世界只怕不会比她口中说的好多少。
“二姐,我们回家吧。”
“好,三弟。”顾杏不再理睬刘跃,跟在顾昭身后走远了,然后上了停在外面的马车,转眼便消失在刘跃眼中,刘跃心口却如剖一了个大洞,再也填不上了。
几日前他还是风光的子爵姐夫,可短短工夫,他便妻离子散。
回家后,顾杏到底找了个时间跟自己两个孩子说了实情,两个孩子懵了,爹娘和离了,以后他们再不是刘家的孩子而是顾家的了,事情怎会变成这样的?
“是不是爹做错事了?”两个孩子挺敏感,刚留在外公外婆家时挺兴奋,但渐渐也觉出爹娘之间有问题了,只是他们懂事,并不拿来让娘烦心。
“是的,不仅你们爹做错中了,还有你们奶奶和大姑也都做错事了。”顾杏将整件事掰开了和孩子们说清楚,免得他们以后从别处听来怨恨他们舅舅,那就未免太不识好歹了,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明辨是非。
顾杏之前已好好了解过放高利贷一事的后果了,这属于民不究官不追,但认真追究起来,以顾昭子爵的名义在外放贷,就算轻的顾昭也要落得个夺爵的下场,严重的可能会抄家下大狱。
大周朝,放这种高利贷是犯法的,律法里都清清楚楚地写着的:“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特别要是将律法读懂读明白,以后可千万不能像你们奶奶这般煳涂,知道吗?”
两个孩子被顾杏描述的可能都吓哭了,依偎在她身边眼泪汪汪:“奶为什么要害昭舅舅,昭舅舅那么好。”
“娘也不懂,你奶明明手里有银子,可当初也不愿意出束修送你们上学堂。”
半年前的事情孩子们记得很清楚,那时黄家的表哥可是跑到他们面前炫耀的,原来奶奶真的不喜欢他们,就像不喜欢他们娘一样,那他们以后也不要喜欢奶奶了,爹不要他们,他们就跟着娘好了,反正在爹心目中,连黄家表哥都比他们重要。
等两个外孙再出现时,老太太心疼不已,只能加倍对他们好,两个孩子忐忑的心,也渐渐被外公外婆还有舅舅们的关心安抚下来。
水云村的人针对此事议论了好久,包括县衙审出来的结果也在村里传遍,村长也出面给大家伙儿仔细分析了这事没被发现可能会导致的后果,光是一个夺爵就让大家吓呆了。
所以村长也说了,谁也不要存侥幸心理,借着顾子爵的名头在外面干什么坏事,纸是包不住火的,到时被揪出来休要怪大家无情,水云村是绝不能容忍这样的人留下来的。
顾老爷子和村长显然都意识到要趁此机会给村里人敲敲边鼓,别以为仗着顾子爵的名头可以在外为所欲为,老爷子可不想让村人给儿子拖后腿,村长更不想失了顾子爵这样一个保护伞。
顾二牛和柳氏也被吓得不轻,他们心头未必没存着侥幸,想要借着顾昭的名头做些轻省又来钱的事,也许是之前他们不知道有这样来钱的路子,否则说不定也加入进去了,可现在被顾昭的雷霆手段吓懵了,他连二妹也能逼得和离,将刘家人送进监狱,对上他们也未必会手下留情,顾珍不是说是死人就是死人了。
柳氏原本总想要住进大宅子里,以为凭着二哥二嫂的身份对顾昭有着天然的优势,以为顾昭还能将他们怎么着?可现在两人的胆子缩了回去,柳氏甚至几日连大宅也不踏进一步,走出家门,总觉得别人看她的目光别有深意,是不是说接下来就轮到她和顾二牛了?
顾昭也发现了,几次碰到二哥顾二牛,他目光对上自己总是躲躲闪闪的,好似他长得人憎鬼厌多么吓人似的,顾昭心里一琢磨便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心说将人吓住了好啊,这两口子,同样贪心,但是比起刘家那对母女还算有个优点,那就是胆子小,看还没伸出去就被吓得缩回去了。
处理刘家的事还能有这样的附带效果,顾昭挺满意。
老爷子也趁机告诫了顾二牛夫妻一通,让这事在顾二牛夫妻心目中留下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
水云村的村民因此看待顾昭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敬畏,这事让大家也知道顾昭不再是过去那个大家看着长大的小孩子,而是个能将人送进大牢里的子爵大人。
虽说有了些距离,但顾昭并没有太过在意,早晚会有的事。
人虽然回了水云村,但县衙里的情况顾昭也关注着的,因而知道了刘老太太被刘跃花了一百两银子赎了回去,顾昭听得挑挑眉,他就料到那两百两银子不会让刘家伤筋动骨的,刘家到底在那镇上开油坊许多年了,怎可能没攒下点家底。
刘老太太回去后不久,刘跃又再上一百两银子将刘兰也接回去了,但黄桂贵那帮人却这么轻松了,任刘兰和她的孩子在刘家哭天呛地,最终这结果也出来了,除了没收这些人放的高利贷外,黄桂贵和他的那帮狐朋狗友,统统罚做劳役,叫县太爷丢到一个工地上挖河渠了,黄家的家产也没被抄没了。
刘老太太破财又失了女婿,女婿被宣判后,刘老太太就病倒在床上了,她向来是得胜者,可没想到这回栽了这么狠的跟头,女婿被抓家产被抄,连刘家前后也失了四百两银子,这是她多少年的积攒啊。
刘老太太没想到,就连最孝顺她的儿子也渐渐跟她离了心,刘跃赎她的一百两银子是老爷子拿出来的,后来的一百两是刘老太太回来后给他们父子指的藏银的地方,刘跃都不知道刘家积攒了这么多银子,可半年前连他孩子的束修都不肯拿出来,他心中又怎可能对他的娘一点隔阂都没有。
刘老太太在家中指天骂地,将顾昭顾杏骂了个狗血淋头,可又有什么用?换了以前没吃这场官司没挨板子之前,依她的性子非要上顾家的门闹个天翻地覆,可现在不敢了,她怕去闹的话,再叫顾昭让人将她送进衙门打板子。
刘老太太骂了顾昭顾杏还不解恨,转头又骂刘跃这个没用的儿子,不是他无能拴不住顾杏的心,刘家又怎会落到这个境地,有顾杏的心偏在刘家这边,她就不信顾昭真能将他的亲姐姐一起送进衙门里。
所以千错万错还是错在刘跃这个没用的儿子身上,老太太将怨气恨意全发泄到他头上,不仅老太太骂,刘大姐也骂,她的男人可是被罚去劳役了啊,听说有些人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这个弟弟害她家破人亡孩子也没了爹,让刘跃赔她男人。
顾杏自和离后就一直待在大宅子里,很少出去走动,手里总是有忙不完的事,不想让自己和孩子真的变成吃闲饭的。
虽然女儿有过一段不如意的姻缘,但女儿外孙都陪在身边,老爷子老太太也渐渐抛开阴霾。
顾昭劝过二老,无论以后二姐要不要再嫁人,日子都不会过得比过去更差,就算下半辈子不再嫁人了,眼见顾辉顾耀渐渐长大成人,也会将这个家撑起来,目前来看,他们受顾杏这个娘的影响比刘家的影响大多了。
人口增多,子爵府里越来越热闹了。
顾昭也能抽出时间解决家中的抽水马桶和淋浴的问题,而且他也一直想要解决马车颠簸的问题,这二者都涉及到一样东西,那就是橡胶。
空间里收集的资料里就有关于橡胶的详细介绍,在后世,橡胶来源最广的便是橡胶树了,然而在后世,橡胶树是在大航海时代才被发现并传播开来,现在这个时间依旧待在它的原产地南美洲呢,依顾昭现在的能力可没办法将橡胶从那么远的地方弄过来。
没办法弄到橡胶树,就只能寻找可替代橡胶树的植物了,大周朝能找到的可替代物有两种,一个是杜仲树,一个是后世被称为俄罗斯蒲公英又或者橡胶草的植物,但产地也在西北疆域那一带,相较于后者,杜仲树则早在中医中作为药材使用,所以顾昭也便将目光放在杜仲树上,杜仲树的果、叶、皮都能提取杜仲胶。
顾昭在庆凌府的时候,就让在家中的顾仁搜集杜仲的果、叶和皮了,这会儿忙完外面的事,顾昭终于可以专心攻克杜仲胶的提取了,顾仁也一直想知道三叔所说的关键东西究竟是什么。
大宅子里三进的院子现在没人住,顾昭就暂时将那里作为作坊来使了,将杜仲都转移过去,带着顾仁忙起来,他挑的是其中一种方便操作的堿液浸取法,堿液因为做肥皂的缘故,制作方便得很。
偶尔老爷子和顾旸也过来看看,顾辉顾耀兄弟俩倒是被他们娘拘在前面,不让到后面来,她想着兄弟在做什么要紧的东西,她的孩子不方便去看。
顾昭其实全是无所谓的,但二姐这么守着分寸,他也没多说什么。
在几人的敲敲打打与浸泡冲洗之下,杜仲里面有东西被分离了出来,直到大年夜这天,顾昭还带着顾仁在忙碌这事,并且终于叫顾昭提取出一块杜仲胶来,还没完全冷却下来的杜仲胶,就像橡皮泥一样,在顾昭手里可由他任意捏来捏去,弄出不同的造型。
“三叔,这就成了吗?”
“可以试试,等弄出橡胶垫子,看抽水马桶能不能用起来。”
怎么将一块杜仲胶变成尺寸合适的橡胶皮垫,显然顾仁更有经验,这手工活比起顾昭利索多了,顾昭看到橡胶皮垫在顾仁手里很快成形,也不说话了,老实在旁看着。
抽水马桶因为有顾昭的图纸早就做好了的,但因为缺少橡胶的缘故,无法保证不漏水,就算暂时能做到,可也无法长久,当顾仁将橡胶垫安放进去之后,再拽动外面的绳子,橡胶垫被拉起来,水哗哗地流淌出来,当水被放空又有水慢慢进来时,水的压力逐渐地将橡胶又堵在出水口上。
顾仁观察得仔细,没多会儿,他便发现了,兴奋道:“三叔,真的完全堵上了,一滴水都没漏出来,真的能使了,而且很好使。”
顾昭也很高兴,有了橡胶垫,车轮胎还远吗?对了,罐头制作也会更加容易,将来经过专门匠人的改造,相信这杜仲胶的用途会越来越广。
比如眼前,顾昭就想到将水井里的水抽取上来的手动压水器,只要在上面压几下就能将井水抽出来了,顾昭转眼脑子里就闪过好些个相关的又方便生活的东西。
顾仁平时性子挺沉稳,可这会儿也激动地将他爷奶爹娘都叫过来围观,大家对新鲜事物也稀罕得很,知道用法后就不停地抽水放水,甭说,这抽水马桶能使上后,家里不要太方便,尤其是这东西干净得很,也不会留下异味。
“行了,行了,都走吧,别浪费水了,昭儿仁儿,就等着你们吃年夜饭呢,赶紧地去洗洗换身干净衣裳到前面来。”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自家儿子孙子真能干,竟能折腾出这等稀罕物。
顾旸更是稀罕极了,他从京城来,可知道连京城都没有这样好的东西,三哥的脑子怎么长的,竟能弄出一样又一样的好东西。
老爷子在所有人走后还关起门来上了个厕所,没过多久心满意足地出现在大家面前,老太太嗔了他一口,这老头子跟个孩子似的。
这次的年夜饭丰盛得很,除了有顾昭从庆凌府带回来的食材,老太太和小赵氏出去采买的,还有齐云飞从府城回来后送来的年礼,当时顾昭正忙着杜仲胶的事,还是二老接待的他,齐云飞当时过来看了一眼,便知道顾昭又弄出什么好东西了,一如之前那肥皂,不过齐云飞倒是没想着将什么好东西都揽进齐家,齐家如今得到的好东西已够多了。
大房二房都聚在大宅子这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