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36)(2/2)
别人都是想要逾制的,也只有顾子爵还有精简的。
逛了一整圈,顾昭发现也就剩下花园还没完工,有批山石还在路上没送到,那是在园子里用来做假山的。
进了主院,顾昭发现有些屋子已烧起炭了,屋子里暖和得很,那还等什么,今晚就可以搬进来了,因而顾昭大手一挥:“搬,立马搬进来,爹娘也是,都能住进来了还留在老宅干嘛,老宅比这里潮湿,也比这里阴冷。”
老爷子笑而不语,老儿子才是这座子爵府的主人,老儿子没回来,他们哪可能先搬进来住的,这绝对不行。
最后笑眯眼地说:“好,就听昭儿你的,马上就搬,今晚我跟你娘就能住进新房子里了,明天叫上些人给昭儿你暖暖房。”
“对,叫大姐二姐她们都回来吧。”
“她们要得到消息肯定得来。”
顾仁还给顾昭介绍了些其他情况,当初村子里也有不少人在这里做工,官府又从外面征集了批人,所以才能赶得这么快,现在年底了,也用不着那么多人,所以多数人都回家了,就剩下些老手艺人留在这里。
最后参观的是厨房和卫生间,看到这些房间里贴的瓷砖,第一次见到的人都惊呆了,包括顾旸也同样如此,不敢置信地伸手摸摸墙壁:“这是什么东西?”
顾仁心里虽奇怪这人长得为什么和自己这么像,但他不是多嘴的人,只解释道:“这是小叔让人烧制的,小叔说叫瓷砖,其实跟瓷器是差不多的东西,不过是烧成整块,然后又拼接起来的。不过小叔,那水箱我还搞不太明白,没办法使用呢。”
顾昭点头:“我知道,想让水箱发挥作用,还缺一样关键东西,否则会漏水渗水。”
看完这两处地方后,顾昭便忙碌着搬家了,其实主要就是将顾昭他们带回来的行李搬进来,还有老太太在家这段时间陆续添置的新棉被这些东西,老太太虽然舍不得老宅里的旧物,但那么好的宅子,这些旧物再搬进去未免太不配套了,幸好老宅还在,就留在老宅里好了,新宅子反正一切都要用新的。
老太太没少花银子,不过现在她花得有底气,而且还没动到顾昭留给她的银子,用的都是豆腐坊的分成,所以老太太也舍得。
好几个跟顾家关系近的村民都过来帮忙,其实大家更主要的是想参观新宅子,在建的时候大家过来做工的时候就知道宅子好得很,可惜后来没办法进来围观了。
宋泽放好自己的行李后也过来帮忙了,他也算在外面见了些世面的,不会如村民一般表情夸张,但在看到厨房卫生间时也露出了些讶色,伸手触摸瓷砖质地,便明白为何要铺设了,干净不说还防水,看上去也清爽极了,顾昭脑子里的点子果然多。
史丁山和茅江涛带着那帮镖局的兄弟们就住在一进的前院里,二进的院子二老住着,顾昭该在最里面的第三进的,但暂时他可不想自己一人住在里面那座大院子里,而是跟在爹娘身边了,同样住在二进,就连顾瑶也过来凑热闹,征得爷奶的同意后,她决定一半时间住这里,一半时间回家陪爹娘和兄弟。
顾二牛和柳氏也将手缩在袖笼里,熘熘达达地过来参观新房子,外面他们其实已经看过好几回了,但里面具体的摆设还没看过,尤其是现在主要房间里都烧起了地暖,一进屋就暖气扑面而来,让两人看得酸极了。
柳氏听到顾瑶在说自己怎么分配时间,并将自己带回来的行李都搬进来,用胳膊肘推推顾二牛小声说:“大房的人都能住进来,那我们二房呢?这房子多好,要不你跟爹娘和三弟说说,让咱们也住住?反正三弟年后又要去府城了,这么大的宅子总是空着不好吧,我们住着也帮着多点人气。”
省得败坏了,这话含在嘴里没说出来。
顾二牛也心动得很,看着那些在管事嘴里还嫌不够精致的雕梁画栋,心说这样的宅子如果能属于他的,哪怕只有一日让他死了都愿意了,三弟竟能住上这样好的宅子,而且还一文钱都不用掏,全是官府帮忙建的。
听了柳氏的话,顾二牛心里竟也认同的,是啊,他可以帮着三弟看家添人气嘛,而且这么大的宅子肯定要用下人吧,下人也得有人看着管着才行,否则将这家里的东西搬空了怎么办?怎么说他都是三弟的二哥。
但不知为何,顾二牛就是有些胆怯,一边贪婪地看着宅子,一边低声说:“等等吧,等我找个时间问问三弟和爹娘。”
柳氏听得心里不得劲,凭什么顾家人都过上好日子了,他们二房偏要被落下?
顾二牛如今靠老太太压着每天出去卖豆腐,再加上几亩地租出去的收入,其实日子过得并不差,比起顾家发家之前的日子都来得好,想吃肉了,就能买上一块肉回家两口子关起门来吃,可对一些人来说就是不知道感恩,就是看着别人日子过得比自己更好,这心里的一股气怎么也平不下去。
可直到天黑之后,顾二牛和柳氏这对夫妻也没敢跑到顾昭和二老面前开这个口,顾二牛不知怎么回事,如今面对顾昭那双带着浅笑的眼睛竟有些发憷的,想想顾昭只不过一封信写回来,二老便立马让顾珍成为顾家的死人,顾二牛有点怕这个弟弟将这样的手段也用在他们身上。
等发现三个丫头也跟着去了子爵府,这夫妻俩心里更不得劲了,连他们都没享受上,那三个丫头片子居然能住进那样好的宅子里,柳氏气得骂招娣来娣是两个白眼狼,可惜这两个女儿人已在子爵府,她们娘骂什么都听不到。
两姐妹现在早认清了,虽然奶也时常骂她们,却从没对她们动过手的,在奶这边不仅家务活做得少了,还每顿都能吃得饱饱的,跟在奶奶身边,没两个月人就胖了不少,连最小的妹妹也养得白胖了许多,不再随时会夭折的模样。
这让姐妹俩坚定了一个信念,以后再不指望爹娘了,她们只想留在爷奶身边,她们的年纪也渐渐大了,生怕有一日爹会像对待大姐那样提脚将她们给卖了,只有在奶身边爹娘才不敢这么做。
等小妹妹大些懂事了,她们还要将这个想法灌输给小妹妹,千万别信了那两人,尽管这些话说来大逆不道,可一趟县城之行,让胆小的她们也看明白了许多事情。
“姐,连我们都有新被子,床上的都是新的。”
招娣面上带笑,一边哄着小妹妹一边说:“奶说了,住新房都得是新的才成,还是咱小妹最好,没过过多长时间苦日子,就跟着爷奶享福了。”
来娣也跟着逗小妹,这个差点没能活下来的小妹如今的确享上福了,擡头对她姐说:“姐,我们三姐妹以后都要好好的。”
“嗯,听奶的话,会好好的。”姐妹俩都默契地谁也没提她们的大姐顾珍,她们知道不能提,大姐已经没了,以后就算在外面碰到了,那也不是她们的大姐了。
何况大姐那人眼里也没有她们的,只将她们当成丫头使唤,甚至有一次她们看到大姐看向小妹的目光里带着恨意,她们当时惊得差点喊叫出声,后来就每每防着大姐接近小妹。
老太太可不放心将这三个丫头留在二房那里,否则真担心一早起来再不见这三个丫头了,平日三个丫头也没给她添什么麻烦,她只要动动嘴指挥两个大点的丫头做事就可以了,那手脚比她们爹娘勤快多了。
前院的人都歇下了,顾大牛还没离开,亦步亦趋地跟着他娘老子,老太太转身看着这大儿子,没好气地说:“义儿明日还要去学堂,你不赶紧地回家,跟在我们身后干什么?”
顾义晚上在大宅子里快要玩疯了,小赵氏好不容易才将他弄回去,这小子倒想睡在大宅子里,可明早不一定有人能叫他起来,所以小赵氏还是将他弄回去了,说好等学堂那边放假了再来陪爷奶住段日子,这才算将那孩子安抚下来。
老太太忽然说:“你不会是也想着跟着搬进来吧?我可跟你说好,你跟你媳妇都不能动歪脑筋,别忘了你们跟你们小弟早分家了。”
老爷子在边上看着没说话,当初建大宅子的时候,老夫妻俩就说好了的,将他们孩子带进来已经是老儿子心善了,可不能让他们得寸近尺,有些东西还是该分分清楚的。
顾大牛哭笑不得,虽然他也挺羡慕这大宅子的,但也知道跟着搬进来的想法很没道理的:“娘,爹,你们想哪里去了,儿子之所以没回去,是因为三弟过会儿有话要跟你们说的。”
顾昭被老太太催着洗澡去了,如今有那贴满瓷砖的洗浴间,还铺了地暖的,里面不要太暖和,老太太也洗了个热水澡的,再加屋子里也暖和,身上的厚衣裳都穿不住。
“昭儿有啥话要跟我们说?不能等到明天吗?”老爷子讶异道。
顾大牛挠挠头,虽然嘴皮子得到了锻炼比以前利索多了,可碰上这件事他又笨嘴笨舌起来,不知道要怎么开口,转了两圈一副要将地面磨去几层的架势,最后抱着脑袋说:“还是等三弟过来再说吧,”
老太太老爷子觉得有点古怪,以前都是小弟小弟叫着的,今日怎就一口一个三弟了?
好在顾昭及时出现,挽救了这屋里的地面,顾昭不仅自己来了,还带来了顾旸,顾旸也刚洗漱过换了身新衣裳,看着他走进来,二老目光有些恍惚,怎越看越像仁儿了。
老太太忽然笑起来:“昭儿哪里认识的这孩子,跟咱顾家人真像,说跟仁儿义儿是三兄弟也没人怀疑的。”
顾旸也手足无措起来,顾昭将他在椅子上按坐下来,自己来到爹娘身边,他不能再拖延下去了,今晚必须跟爹娘坦白才行,否则让顾旸看着他跟爹娘亲热,这心里也会不自在的。
顾昭表情认真地说:“爹,娘,儿子有件很重要的事情要跟你们说,我就是担心爹娘可能会经受不住。”
老爷子心里咯噔一声,连忙看向老儿子:“是不是外面出了什么事?实在不行咱就回家来,守着家里几亩地日子也能过下去的。”
“爹,不是这个,咱家的日子不会变的。爹,娘,高家已经彻底完蛋了,爹娘没想过高家为什么盯住我不放吗?”
老爷子脸色凝重起来:“昭儿知道原因了?”
顾昭继续说:“当初县试回来,我曾经问过爹娘我出生时的情况,娘说当时和大姐在外遇到流匪冲撞,害得娘早产,还在山上道观里遇到了贵人。”
老太太心里突然慌起来,下意识抓着顾昭的手:“对,娘记得,娘当时还想昭儿你怎么又提起这事了呢,娘就当给你再讲次古。”
“娘一直惦记着那贵人的恩,儿子知道当时和娘在一间道观里生产的贵夫人是谁了。”
“……是谁?”老太太本该期盼的,却不知为何,这一刻却不太想知道了。
顾昭反手握住娘的手:“是京城的永宁侯府上的侯夫人,高家之所以会针对儿子,也是受那侯府里面的人指使,就是想要毁了儿子的前程,让儿子永远没办法去京城。”
老太太的手颤抖起来:“为啥?那位贵夫人当初挺和善的啊。”
老爷子心中也生出不详的预感,看看顾昭,又看看一旁忐忑紧张的顾旸,再看看边上担心看着他们的大儿子,老爷子声音有点沙哑:“是啊,为啥要针对你,还要害你?”
顾昭生出不忍心,可逼着自己狠下心肠说下去:“奇怪的是,京城里那永宁侯府的世子,竟跟儿子生得有几分相似,而永宁侯府的二公子,却生得像我们顾家人。旸弟,你过来,爹娘,这就是永宁侯府的二公子,你们看他生得像谁?”
“啊!”老太太轻唿起来,手也下意识将顾昭的手抓得紧紧的,顾昭都有些疼了,可什么也没说。
老太太想起什么,又连连摇头:“没可能的,当初娘不可能抱错自己孩子的,那位贵夫人也没可能抱错孩子的呀,贵夫人身边有好几个下人侍候着呢,还带了产婆,娘这才能顺利生下你的。”
老太太知道顾昭像那家人,顾旸却像自家人,这里面有很大的不对,可不应该的啊,那贵夫人的下人怎可能不将自己的主子和小主子守好?
老爷子的手也颤抖起来,又拼命压制住,是啊,这怎么可能?贵人家怎可能犯这样大的错误?他们家昭儿怎可能不是他们的孩子?可看着顾旸的这张脸,他又没办法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顾昭抚摸老太太的后背,问:“娘,除了当初山上的事,娘和大姐当时还遇到什么意外情况了吗?”
老太太仔细回想起来,而且非常认真,不想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关系到她儿子的大事。
老太太眼神迷离起来,陷在回忆里:“当初娘受到惊吓要早产了,你大姐也害怕得很,好在山上道观里还有位贵夫人也早产了,那贵夫人主动提出让产婆帮我一起接生,娘真的从来没见过这么和气的贵夫人。”
“当时生得有些辛苦,所以听到啼哭声后娘就昏睡过去了,等再醒来时你大姐就抱着你守在娘身边,见娘醒了就抱过来给娘看,娘第一眼见着你就喜欢上你了,又心疼是娘的原因害你早产,不如你大哥他们刚生下来时康健。”
“生产完后娘也不知道该怎办,总不能叫你大姐一个姑娘家回家叫你爹来接我,再加上外面流匪也不知退没退去,也是那贵夫人匀了我们一些吃食,让我们没饿着,并且贵夫人主动跟我说,她已经叫人送信回去,会有人来接她的,到时顺带将我送回家去。”
“娘已经欠下人情了,想想你刚生下来身子骨弱,就依了那位贵夫人的话,所以在山上等到了贵夫人的家人来接她,娘记得当时来的人里有个女人身体看上去也不太好,娘不好多问什么,但听贵夫人叫她妹妹什么的,后来好在你爹见我们没回来,怕路上出事,和你大哥一起找来了,半路上碰上我们,这才跟那位贵夫人分开的。”
老太太一直记着那位贵夫人的恩情,等于救了他们母子俩两条命,否则当时情景根本不敢想会是什么结果,所以她怎么也不会认为那位贵夫人有什么坏心眼会换掉她们的孩子,也没可能是无意中抱错的,她怎么也想不通。
顾昭叹口气说:“娘,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