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成炮灰后和反派he了 > 第029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25)

第029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25)(1/2)

目录

窝在房间里每天圈圈叉叉诅咒顾昭不得好死,顾家二老也不得好死。

等啊熬啊,二老在庆凌府被顾昭养出来的肉又瘦下去不见了,顾大牛夫妻虽也相劝,但他们同样忧心人在府城的大女儿,顾仁提过一次要前去府城看小叔和妹妹,可不管是顾大牛夫妻还是顾家二老,都不可能让他去冒这个风险的。

齐家人同样担心的,所以密切关注庆凌府那边传出来的消息,一有好消息便会往水云村送来,当然顾昭以身犯险进入天花村子的事,是绝不会有一个字从他们嘴里透露出来的。

也是因为有齐家不断递来消息,所以当有好消息传来时,顾家的气氛才不那么压抑。

从有第一个好消息时,便如雾开云散般好消息不断了。

“爹,娘,京城派的御医到庆凌府了!”

“爹,娘,齐家送信过来,庆凌府那边的天花全都堵住了,没有向外扩散开来,府城内一例天花病人都没有出现,大家都说知府大人是青天大老爷!”

这样的消息叫顾家二老也听得直念佛,这是佛祖保佑遇上这么个好官,他们家昭儿瑶儿都可以度过这次难关。

“爹,娘,有好消息,听说府城那边接种什么牛痘,听说接种了就不会得天花了,永远都不会得了,就不知道怎么接种,如今清河县里的人都在拼命打听这件事,还有齐家来送信的人说了,小弟瑶儿一切安好,宋家母子也好。”

至于顾珍?顾家已没几个人想起她了,如今大家最忧心的便是顾昭的安危,顾珍就是个祸头子。

“爹,娘,齐家又有人来了,这回是从庆凌府出来的人,见过齐家老爷便上咱家来了,还捎来小弟的亲笔信了。”

顾家二老大喜,都等不及人进来,就急急奔出来:“人在哪里?昭儿可好?昭儿没生病吧?”

“二老放心,顾公子一切安好,什么病也没生,就是担心二老会操心,所以庆凌府一开城门,便让小的们赶回来报信了。”

“好,好!快屋里坐!”就算别人都说顾昭安好,可城门被封什么消息都是听别人说了,现在这回可是老儿子亲自让人来报信的,二老这颗心总算落回大半了。

大房一家子都跟进了主屋,顾二牛和柳氏也挨挨蹭蹭地跟了进来,他们也想知道庆凌府究竟是怎么回事。

此时整个清河县也因为从庆凌府出来的人而沸腾起来,这回知府大人不仅真把疫情控制住了,还弄出了可以预防天花的牛痘接种法,如今府城大半的人都接种上了,所以许多人都在询问到底怎么个接种法,他们是否也能接种。

宋程虽是一府之长,但目前也只在庆凌府城内以及周边就近的村子推广牛痘接种,并没向全府辖下作出要求,因为这需要先上报朝廷,经得朝廷同意后方可大面积推行,因而庆凌府外面的人想要接种还不得法。

一旦接种就能防一辈子不被天花传染,效果和得过天花的一样了,还不用被毁容,许多人都动心得很,所以四下打听怎么个接种法,得知方法后有些人家就自己找来痘牛,自家开始接种了。

当然从府城出来的人因为每天都要听关于卫生方面的宣讲,因而从他们口中说出来的内容也很注意,比如接种的小刀需要用火烤消毒,否则不干净的话会引发其他问题。

出来的人还说了,每天用肥皂洗手,尤其是那硫磺皂洗手,还能防天花,什么脏东西都被洗掉了,所以封城的那段日子,城内的肥皂一早就被抢空了,但还有许多人要买肥皂,所以齐少东家不得不请求知府大人,拿到了知府手令这才出了城,从城外运回一批肥皂,可依旧供不应求。

这些话传到清河县的结果便是,许多人懊恼之前没多囤点肥皂,至于清河县的那些肥皂,也在第一时间被人抢空了,想再从庆凌府运送过来,等着吧,那边都不够卖的。

经此一事,庆凌府的百姓都比过去讲究卫生了。。

水云村这边,齐家来的下人将信递出去,并提醒一声:“此次除了顾公子的家书,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是关于顾珍姑娘的,小的出来之前,顾珍姑娘人还在府城,现在应该离开了吧。”

“那死丫头,居然跑到府城去了?”柳氏顿时跳起来。

老太太立即横了她一眼,接过信交给长孙顾仁:“仁儿你来念,看看是怎么回事。”

小孙子顾义也在家,这段时间谭夫子学堂也放假了,让学生少往外面跑,所以顾义就老实在家看书学习。

顾仁一直没放弃认字,现在村里也有学堂,他也会时常过去听课跟着学习。

顾仁拆开信发现里面纸张不少,其中还有不是小叔笔迹的,他先扫了一眼看了个大概,心惊不已,赶紧找出小叔的信读给爷奶听。

一封信听得老爷子老太太又是哭又是笑的,这回信里顾昭没隐瞒,因为再隐瞒下去的话,庆凌府那边关于他的消息也会传进爹娘耳中。

顾家二老这才知道顾昭干了多么冒险的事,如果顾昭人在眼前,老太太肯定会逮着他狠捶一顿,让他在外面冒险。

虽然知道顾昭现在平安无事,可顾大牛夫妻听得心也拎了起来,惊出一身冷汗,小赵氏以前对小叔子有点意见的,可随着日子越过越好,她也很清楚一点,有顾昭在,才会有顾家和她儿女的好日子,所以对顾昭也真心实意地担心着。

老太太再度抹眼睛后悔:“早知道就该跟他去府城,不该让他一人走的,这个小兔崽子胆子太大了。”

顾仁顾义同样担心,当然因为平安信这会儿已将心放下了,同时又对小叔敬佩不已,听到奶骂小叔小兔崽子,兄弟俩一起抽搐嘴角,这样的骂放在小叔身上太难得了,反正顾义自记事起就没听他奶这么骂过小叔的,可见这回气狠了。

老爷子也难过,但这会儿开口说:“别骂昭儿了,昭儿信里也说了,他有把握,而且成功的话能够救无数人的性命,昭儿做得好,会有许多人都念着昭儿的好的。”

就算他们二老只要顾昭平安,可也不能说出不顾旁人死活的话,幸好顾昭平安无事。

别看老太太现在骂得狠,可等真见了老儿子,那必定又是心啊肝啊的疼得很。

老爷子背过身抹了抹眼睛,转回来时看向大孙子手里的信:“还有没念完的?写了些什么。”

顾仁提了个醒:“是关于顾珍妹妹的。”说着还看了眼二叔二婶。

“接着念。”老爷子下令。

“诶。”顾仁先念了顾昭单独写的关于顾珍处置的信,二老和顾大牛夫妻脸色都凝重起来,顾二牛则完全认为这个女儿给自己丢大脸了,想出声打断,可有二老镇着他又不敢,这段时间天天被逼着挑豆腐出去卖,他都要被逼得没脾气了,好似又回到过去那个老实的顾老二。

几个长辈起初脸上都流露出怒意,到后来渐渐地冷下来,就如顾昭所想,没谁能指责顾昭的做法不对,顾昭都给了顾珍选择,可以派人一路护送她回家,可惜顾珍自己不想回来。

顾昭信里也说明,他这次是可以强行将顾珍送回来,但顾珍自己不想待在家里的话,除非将她的腿打断,否则还会让她找着机会如这次一般跑出去,那到时可不见得能再找回来。

所以顾珍自己不想回来的话,那就只剩下一条路,就是顾家将她除名,换而言之,就是顾珍在顾家已经是个死人了,再没有顾珍这个活人在,只要爹娘同意,顾昭那边就可以通过府衙将顾珍的名字放进此次天花死亡名单之中。

老太太狠狠剜了顾二牛夫妻几眼,看看他们教出的什么女儿,立即说:“昭儿做得对,不想回来那就别当顾家女了,顾家从今后就当她是个死人了,她有本事自己在外面活出个人样来,就算她以前飞黄腾达了,我顾家也不会沾她一分好,你们夫妻俩要是舍不得,跟她一块儿滚出去!”

她心疼老儿子,在外面要冒那么大的风险不说,还有个侄女给他扯后腿,就是顾二牛这个二哥,老儿子也给他想法子拉扯他,让他活出个人样来,昭儿才多大,却要操那么多心。

顾二牛动了动嘴巴,又缩了回去,依他的想法是想叫顾昭将顾珍这死丫头捆也得给捆回来,其他不重要,被顾珍拿走的银子必须全拿回来,没了银子她怎么跑路?至于顾珍死活,还没那些银子重要呢,有银子在手,他何至于每天冒着冷风出去卖豆腐?

老爷子自然跟老太太一样坚决站在老儿子一边,何况这次顾昭的处理方法他是双手赞成的,连家都不想回的孙女,顾家并不稀罕,何况坚决不能让这孙女有任何连累儿子的机会,所以这孙女在顾家从此就只能是个死人了。

“你们娘说得对,以后大家要注意起来,你们的侄女姐妹,这次不幸在府城染了天花,已经过世了,仁儿,你这就给你小叔回信,我去村长家里走一趟,这两日家里也要办个简单的丧事。”

“你们夫妻俩也给我记住了,你们长女已经没了,我老头子不希望再听到不该说出去传出去的话,不然的话,跟你们娘说的一样,离开顾家,彻底断开。”

那意思就不是分家这么简单了,虽然分家,但还同属一脉,一笔写不出两个顾家,彻底断开那就是分族了,从此顾二牛这一支单独算,尽管顾家人丁单薄得很。

来娣招娣两个孙女听话得很,交待怎么做就不会说出去,让二老担心的是这二房夫妻,所以必须放出狠话,让他俩彻底死了这个心。

果然顾二牛和柳氏露出惊色,他们哪里还敢有什么反对意见,要是顾昭出事了人没了还好,可顾昭现在活得好好的,因为顾昭顾家也有好日子过,他们真被踢出去,有现在好吃好喝的日子?顾二牛还想生个儿子呢,更不可能让还没出世的儿子落得这般境地。

顾二牛连忙应道:“爹,娘,儿子知道了。”

柳氏也连连应声。

“行了,都散了吧,仁儿写回信,我去村长家。”老爷子一刻都不耽搁,起身便往外走去。

因为老爷子下了封口令,顾二牛夫妻也不敢阳奉阴违,因而水云村很快便知道了,顾家的顾昭安好无恙,可不幸的事,二房的顾珍丫头却没了,就是死在天花中,不少村民都上顾家安慰顾家人。

大家都觉得顾珍怪没福气的,没看顾昭宋泽都在府城却什么事都没有,顾家日子又越过越好,可这顾珍丫头怎就没命享这福气呢,他们可是听说了,这回府城的天花并没死上多少人,宋大人青天大老爷的名声可都传到水云村了。

有同龄的姑娘以前还羡慕眼红顾珍上回回来时的风光打扮穿着,可转眼人竟没了,互相之间说了会同情她的悄悄话,感叹过后便也放下了,大家都关注起牛痘接种一事了,听说还是由顾家的顾小秀才提出来的,真的能防天花。

过后几天,村里人帮着顾家办了个简单的丧事,也就捡了顾珍的几件衣裳弄了口薄棺材擡进村后的坟地里,从此,哪怕顾珍亲自出现在水云村村民面前,大家也不会承认顾家二房的顾珍还活着,那只能是另外一个人了。

丧事过后,大家便也将顾珍彻底抛在脑后了,活人要紧,而且之前因为疫情耽搁的顾家盖房子还有顾仁的亲事又重新提上日程,大家又忙碌起来,除了卖豆腐,还可以给顾家干活拿份工钱。

这一年不仅顾家,整个水云村的日子都好过不少,勤快又机灵的村民靠着卖豆腐这段时间可多了不少进项,到了年关,也可以过上一个富足的年了。

顾昭很快就收到家中来信,看到爹娘把什么事都安排好了,二哥二嫂也摁了下去,顾昭表示很好,从此,顾珍便是个死人了。

顾珍上死人名单这事,顾昭没通过其他途径,直接走的宋程大人这条路,并且跟宋程说了实情,对宋程没必要遮掩,也不在意让宋程知道此事。

宋程虽有点诧异,但大笔一挥,便将顾珍的名字加进了死亡名单之中,整理之后要上报朝廷,到这会儿他才浑身轻松下来,并且心中有了喜意。

这回不仅无错,还立了大功,和上次的罐头功劳加起来,等他回京时,他这官位可不是升一级的事了。

这可多亏了顾昭这个机灵小子,所以对顾昭所托的这点芝麻小事,那是很顺利过关。

仔细想想,顾昭可不就是他的福星么,如果这次没有顾昭他们提醒,等天花完全爆发出来,他再有三头六臂,估计也没办法堵住此次疫情,连他和夫人的性命也未必见得能保全。

现在不仅活得好好的,还立了大功,只等着京城的官员及御医回京,圣上的嘉奖就会到来的,想来他宋程也能得个能吏的名声。

京城,不管是宋家还是勇毅伯府,在接到宋程夫妻俩的信时,都派人出去找了痘牛,给全家接种牛痘,他们是相信儿子女儿信中所说的,能这么快控制住天花疫情,这牛痘接种法也是关键之一。

此时京城其他权贵还有些看不懂,这庆凌府的天花怎快没了声音?跟他们想像的发展节奏完全不一样啊,还是说地方了封锁了消息不给传进京城。

皇帝也有点看不懂,但他这里的折子是不断的,有宋程的,有江泰城官员送上来的,还有派去庆凌府协理官员送回来的,这些折子都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天花疫情飞快被控制住了,还没来得及蔓延开来。

这说明什么?说明地方官员能干,虽还不能确定消息是否属实,但宋程这个官员的名字,已给皇帝留下了挺深的印象。

等知道牛痘接种法时更是高度关注庆凌府的一切,皇帝心中非常期待,如果能成,他很清楚这会是多么大的功德,而且此事竟又和那位被他嘉奖过的顾昭顾秀才有关系。

当顾昭走出疫区村子的时候,惊讶地发现,不仅宋程大人亲自率着府衙官员来了,府学也过来了好些人,像迎接凯旋归来的英雄一样接他回城,还有一部分是自发出来的百姓,看着乌泱泱的人头,顾昭下意识将迈出去的脚又收了回来。

史丁山和茅江涛紧跟在顾昭身后,看到这样的场面虽然最初惊了一下,但接着油然升起的便是骄傲,这就是他们追随的公子,公子不顾自己的性命安危亲自试验牛痘接种,等推向全大周,将会拯救多少百姓的性命,所以这样的迎接阵仗他们并不觉得太过火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