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成炮灰后和反派he了 > 第029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24)

第029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24)(1/2)

目录

先在这几个发现天花的村子进行接种,也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多的范例,待总结经验过后便可以上书给圣上,届时可在整个大周朝推广开来,造福天下万民。”

“我也赞同,可以先在这几个村子接种。”

不过此事还需经过京城来的官员以及宋程这知府大人的同意,这二位稍一商量便同意了,因为几个疫情村子都出现天花病人死亡的情况了,天花就是如此,能不能熬过发作活下来,真的只能听天由命,所以出现死亡后,村里的气氛又变得紧张压抑起来。

就如顾昭所在的村子,正是因此在得知有牛痘接种可以预防传染天花后,村民也不管这个几率有多大,能不能真的防住,可只要有一分的可能,他们都愿意尝试。

支撑了几日已经很难了,因而宋程和京城官员同意接种的命令下传到村子里的时候,村长和里正立即组织村民有序地前往接种点,在接种点,顾昭几个接种过的人还亲自站出来现身说法,这让村里百姓更加信任了,老人和孩子都出来了。

一个村子最多几百口人,接种又不是很麻烦复杂的事,因而两三天时间,几个村子的村民就全部接种好了,当然接种前大夫也跟村民们普及了,如果已过了病气的,依旧会发作出来,接种牛痘很可能会没有效果,所以一旦发作,希望不要有隐瞒,没有大夫配合的治疗靠自己硬杠,情况会更加糟糕。

村民们接种后,纷纷都出现顾昭他们之前的情况,也就是伤口周围出现丘疹然后化脓情况,因为和村民们普及过,所以没有人紧张担忧,再说留在村里的大夫还有御医们,也每日为他们作检查。

村民们接种过后,就轮到守卫在这里的兵士们,他们虽作了防护,但也带着风险的,绝大多数都是没得过天花没有免疫力的。

这时候,有关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病气一说也传到了庆凌府城内,原本紧闭门户的人家,纷纷走出家门打探这情况是否属实,还有那手快的人家已派人去寻找出痘的牛了。

这时候距离顾昭接触人痘浆已经过去九天了,宋程这段时日一直留在衙门没有回他的宋府,就是防着自己也被过了病气,回去后传给夫人。

接到新的来报,宋程露出了兴奋的笑容,这么多天都过去了,连御医都作了判断,顾昭已经完全免疫天花病气了,可以初步证明接种牛痘防预很有效果。

宋程也不再继续等待下去了,下令给衙门里的人全部接种牛痘,同时手书一封叫人赶紧送去宋府,不仅要叫夫人接种,还要让夫人送封信回京城,留在京里的两个孩子还有父母岳父母,统统都要接种,越早接种上越能叫人安心。

宋夫人看完宋程的信后就立即安排人给府中所有人接种,同时立即给京城写信,大人还好,最叫人不能放心的便是孩子了,她同样希望第一时间给自己孩子接种上,从此再不用害怕那天花病气了。

原本城内观望的一众人,在发现府衙的动作以及宋府内的动静时,那还等什么,说明牛痘真的有用,否则如宋程宋夫人这样的人物又怎可能给自己接种呢,于是不等府衙的公告,消息灵通的那些大户人家就开始动手了。

其中宋泽和齐云飞也是随府衙第一批接种的,包括宋母顾瑶,还有张叔一家三口,全给安排上了,也正是这般,他们对顾昭顾沐的安全彻底放下心来,顾昭不仅没事,而且这回立了个非常大的功劳,远不是上次的罐头能相比的,宋泽和齐云飞都为顾昭高兴。

因为城里没发现天花病人,老百姓的紧张情绪也放松下来,互相串门是常有的事,这日聊天时大家就发现一件怪事。

“居然有大户人家专门跑我们家来看我们家的牛,我们家牛可是生了病的,有啥好看的,真不懂他们,而且不仅来看了,还花了二十两银子将我们家牛给买去了,那头牛当初买来时也就八两银子。”

“这么说你头病牛也发了笔财?这大户人家是什么毛病,居然将你家那头牛买去了,还花了这些银子?”

“你们这就不知道了吧,我倒是听说了,最近在寻找出痘的牛的人多了好些,也就是现在不能出城,不然你们看吧,到城外去找的人也不会少。”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名堂?”

老百姓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终于在官府张贴出公告的时候得到了答案,顿时老百姓轰动了,原来之前大户人家寻找痘牛就是为了牛身上的痘啊,原来人接种了牛痘就可以预防天花病气了,这是从京城的御医都亲口证实有效果的。

原本卖牛的老百姓倒没后悔卖牛,就是后悔怎没留点牛痘下来,这样就可以给自家接种了。

不过用不着他们自己接种,城内也安排了一批人布下许多接种点,让老百姓前去各个接种点排队接种,接种牛痘这事其实简单得很,稍微培训一下,谁都能去做,不用专门的大夫,当然依旧安排了大夫巡视。

越来越多百姓争抢接种,到最后都出现牛痘不够用的情况,最后由大夫出来说明,接种过牛痘人身上的痘浆,有着同样的效果,这才避免了牛痘不够用的情况发生。

因为推广牛痘接种一事,府学中其他人才知道顾昭这段时间请假去干什么了,原来他是第一个接种牛痘的,而且牛痘之法竟也是由顾昭提出来的,包括那些夫子还有教谕都惊动了。

“真是顾昭啊,他竟然懂得预防天花之法?”

“你去接种了没?”

“我已经接种了,咱府学就专门设了个接种点,很快就好的,连宋大人都接种了,咱教谕也是带头去做的,还等什么?”

带头接种的教谕也跟其他教习夫子乐呵呵地谈论顾昭,谁都看得出,顾昭这功劳谁也抹杀不掉,谁也都看得出来,顾昭以后前程似锦,凭这一功劳他就可以在大周朝立足了,上至百官,下至老百姓,不知多少人感激他呢。

他们也与有荣焉,毕竟是从他们府学走出的不是,还有好几个都教过顾昭的呢。

有谁想过,牛痘居然也会有供不应求的时候,而且这种一痘难求情况还会向其他地方蔓延,直至整个大周。

自从封城起,顾珍就无时不刻陷在绝望与恐惧之中,她还如此年少,她还有大把的好日子没过上,怎能陷在庆凌府冒着随时可能被染上天花的危机,这样的情绪让她再也无法顾及吴玉良的情况,也没发现吴玉良态度的变化,并且还时不时地就向吴玉良撒一通火。

她始终认为,就是吴玉良害得她陷在庆凌府城,她就是有一天染上天花也是吴玉良害的,到那时她非得拖着吴玉痕一起下地狱不可,至于起初重生回来见到吴玉良时生出的补偿心理,统统都不见了,恨不得他早早去死。

顾珍每天都要去城门口守一会儿,就算有官兵巡逻限制百姓出入,她也要逮着机会跑过去,就是希望能找到让她偷熘出城的机会,可惜这注定是她的妄想,她根本找不到这样的机会的,关系身家性命与前程,宋程连吃住都在府衙,熬得两眼青黑一片,又怎可能出现防守上的漏洞。

连续几日都找不到机会,将顾珍气得回到客栈关起门来,便在房间里诅咒宋程这个知府大人,请咒他会死得非常难看,死后也不得安宁。

换了别的时候她对知府还会有点敬畏心,可宋程在她眼里不过是个快要死的人了,就连宋夫人未来在京城也不过是可怜的守寡之人,她对这二人是连丁点敬重心理都没有,甚至对宋夫人都是带着股瞧不起她的优越心态。

她只顾着自己的性命安全,至于宋泽?自从知道封城起,顾珍就再没多少工夫想起他了,偶尔想起还有点害怕,担心是因为她的缘故,导致宋泽这次也会陷在庆凌府染上天花,如果宋泽也死在这次疫情里,那她的未来首辅夫人梦想就再也无法实现了,这让顾珍很焦躁。

然而再焦躁她也没想过要去提醒宋泽一声,甚至仔细考虑过,如果宋泽死在这场疫情里,她该何去何从,也许她不该一重生回来就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宋泽身上,京城可是有不少贵人的,就算嫁给宋泽,最初也要跟着宋泽过上一段苦日子,得等到宋泽的官越做越大,她才能过上让别人羡慕的贵夫人的日子。

这让她越发想要早早离开庆凌府,早一日赶去天下权贵聚集的京城。

吴玉良也很害怕,怕自己染上天花无法回家见爹娘,这时候他后悔没留在家中守着爹娘,而是跟顾珍跑出来了。

因为害怕,所以他非常认真地按照官府的公告做卫生清洁工作,同时还会出来给官府人员帮忙,帮忙宣传以及熬煮防疫的药物,围绕在顾珍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而顾珍又哪里顾得上这么个害她陷在这里的没用的男人。

当接种牛痘的公告出来之时,吴玉良喜极而泣,其实之前因为帮忙做事,就听到一些官差私下议论了,这让吴玉良心中也生出期盼,如果真那么好,等他接种完,一回到家就让爹娘也去接种。

接种点出来时,吴玉良第一批就赶过去接种了,他可从这些官差大哥口中知道,连知府大人都接种了,那还等什么,同时还听到了关于顾昭的事,这牛痘接种的防疫之法,不仅是由顾昭提出来的,也是由顾昭第一个冒险亲身尝试的,确保效果之后再在庆凌府推广。

吴玉良听说后对顾昭更加佩服敬重,对顾珍以往说的那些话,再没有一丝相信的了,等庆凌府解除封锁,他就打算回清河县,当然他会在走之前找顾昭说一声的,如果顾珍愿嫁,出于责任他还是会娶的。

至于顾珍的安危,其实他早想清楚了,在他们来到庆凌府之后,其实顾昭就已经知道他们的行踪了,也只有顾珍自以为他小叔不知情,顾昭肯定找人看着顾珍了,所以他的担忧也是多余的。

吴玉良接种完便高高兴兴地回客栈,好向这段时间无法出城被迫留在客栈里的其他客人说明,早点去接种,也许能早点出城。

刚踏进客栈,客栈内的客人也正在高谈阔论,都在谈论此次疫情以及牛痘接种一事,有人相信,有人质疑,牛痘这东西许多人都见识过,可从来没听说这东西还能防天花了。

“没听外面宣传,连知府大人都带头接种了么,难不成咱的性命还比知府大人的金贵?”

“嗐,谁知道那是真是假,指不定是骗咱们去接种的呢。”

“胡说八道!”吴玉良冲进去朝他人呵斥道,“知府大人的的确确接种了的,而且这可是顾昭顾秀才第一个提出也是第一个带头接种的,顾秀才在疫情第一天就搬去了出天花的村子,到现在还好好地呢,就因为接种了这牛痘,就京城的御医也守在那里,亲眼见证了这一点的,所以才同意推广牛痘接种的。”

“原来是吴少爷,你这是从哪里来?”有跟吴玉良关系不错的人关切问道。

吴玉良甩甩胳膊说:“刚接种了牛痘回来,我跟那些官差大哥一起接种的,你们要去就快点去,牛痘可不多。”

“真的?这东西真的有用?”

“当然了,我觉得大家早点接种完,也许能早点解禁,我们早点回家呢。”

“有道理,我也去外面看看。”

有响应也有迟疑的,想再观望一阵子,毕竟人命关天的大事,而顾珍也坐在大堂里,从始至终都处于恍惚的状态,她听了满耳朵的关于顾昭顾秀才如何如何,他又干了什么好事,顾珍听得灵魂出窍。

这怎么可能?前世顾昭也是从宋泽那里听到府城天花一事,可从来没听他提起牛痘能防天花的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又是因为她的缘故才带来这样大的变化?这究竟是怎么了?

还有牛痘真的有用吗?她不用冒着得天花的风险了?她可以活下来不用去送死了?

可她前世一直到死,都没听人说起牛痘防天花的事啊。

不管她在恍惚什么,都阻止不了客栈中依旧围绕着顾昭和牛痘热议不止,也八卦出顾昭越来越多的举动,比如这次之所以这么快能发现天花疫情,也是多亏顾昭和他朋友的缘故,无意中听人说起有村子染病的事,因为担心就让人查了下,没想到会发现天花病人,所以这才上报府衙,也才有了后来的府衙的快速行动,没让天花进一步的扩散开来。

这本就是功德一件,后来顾昭又提出牛痘之法,亲自离开安全的府城跑去有天花病人的村子,以身试险接种牛痘,到现在还没出了那村子,且不说牛痘是否真能预防,就凭顾昭这种精神,就足够让大家敬佩不已了。

“顾秀才舍己为人,为我辈之楷模,在这之前,我可没想到一个文弱书生能做到这般地步,以后谁再敢在我面前提顾秀才的一句不是,我非得揍得他满脸开花不可。”

“算上我一个,以后顾秀才就是我最敬重之人,如果牛痘真的能让人不再得天花,我给他立长生牌,天天给他上香,保佑他长命百岁。”

顾珍听得快要疯了,想大吼大叫,可又不敢,她要说顾昭一句不好的话,这些人很可能会将她撕了的。

这时候她心里隐隐生出了悔意,如果早知道顾昭会有今日,能收获这样的名声,她就不应该跟顾昭撇清关系的,她应该像顾瑶一样早早讨好顾昭,跟顾昭这个小叔打好关系,那这会儿,她就完全可以站出来说,这些人口中敬重的顾昭,就是她的小叔,她也能收获一堆人的尊敬羡慕的眼神。

再不济,讨好了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叔,等他身世曝光回到京城后,她这侄女也能跟着去京城,没了宋泽这条路,她也能因为永宁侯府的关系结识京城的贵人,可刚重生回来时她怎就那么想不通,又不要多真情实意,做些假戏难不成顾昭还能看出来?等将来他没用了再踢开也不迟。

只是现在还有机会吗?一想到顾昭人现在还在那出天花的村子里,顾珍就浑身打了个寒颤,不行,她绝不能去那样的村子,她对什么牛痘接种法可没多少信心,也偏向于知府骗人的。

接种很方便,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去接种了,顾珍咬咬牙,躲回了房间里,吴玉良看到了也没说什么,反正有顾昭在,也不缺顾珍的牛痘,早接晚接也没多大差别。

转眼一个月过去,封禁的几个村子,最后一个天花病人熬过了险关活了下来,虽还没解封,但好消息传来,村民们都忍不住要欢唿起来,这时候所有村民都接种过了,也的确发生几起接种后依旧发作天花的情况,这就是之前他们讨论过已经染上病气却尚未发作出来的情况,但除此以外,再无一例新天花病人。

活下来的村民喜极而泣,不少村民跑到顾昭所住院子外面,给他磕头谢恩,也就是顾昭给出的方法还有他带头试险,才给了大家希望,让大家有了活路。

这时候顾昭也不再被限制在院子里不能出来了,而是能在村子里到处走动了,见状连忙出来阻拦,拥有后世记忆的他实在接受不了这样的感激方式。

其他几个村子也就是因为暂时没办法出来,否则也会跑过来给他们的大恩人磕几个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