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成炮灰后和反派he了 > 第029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23)

第029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23)(2/2)

目录

村里变得井然有序起来,因为发现得早,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么大的动静,又是调集驻军封城严禁出入,除非有府衙的特别通行令,整个庆凌府都哗然起来,纷纷打听到底出了什么事,宋程自然派了官差张贴榜文,并在各处宣讲如今的情况,安抚民众的情绪,城内也进入戒严状态,虽不知天花病气有没有被带进城里,但一方面派官差搜查,另一方面也要求民众互相监督,一旦发现有症状者立即上报官府,由官方出面处理。

宋程让人通报了如今发现的三个村子的情况,以及目前的天花病人数目和官府的处理措施,这是安定民心,告诉大家目前情况并不严重,因为官方发现得早,所以能够尽早地将疫情堵在源头,不会扩散开来。

大户人家那是立即封门锁院,不管主子还是下人都不许出入了,免得将外面的病气带进来。

老百姓也慌乱得很,如今出不了城,那唯有听官府的话,乖乖待在家里不要到处乱跑,免得过了病气。

因为工作做得到位,所以此刻并没有出现慌乱的景象。

可住在客栈里的顾珍听到这样的宣传,却惊得差点瘫软在地上,随后就要退客栈出城,当她嚷嚷起来时,得了官府通知的客栈掌柜前来劝说,城门紧闭,没有知府大人手令,没一人能出得去,所以客人不如耐心等待几日。

顾珍要疯了,竟然这么早就封城了吗?她可是知道这回的事情闹得挺大,死了好多人,她怎能留在城里等死?

水云村原本离府城离得远,这波疫情根本没波及到水云村的,村子封闭,也没几个人知道外面的事,还是在县学读书的宋泽得知府城的消息,回来后告诉宋母,宋母又告诉顾家人,她才会知道府城出了这样大的事,后来听说连知府大人都没能幸免染了病一命呜唿,也是因此他的家着才没有被问罪。

顾珍只记得天很冷的时候才爆发出来的,所以之前虽催促着吴玉良离开,但并不是真的那么焦急,可她没想到这么快就封城了啊。

顾珍不信邪,冲出去跑到城门口看,城门果然关得严严实实,守在那里的兵丁也很多,虽留了道小门供人出入,可出入的检查非常严格,她到来的时候,光是被拦下的车马就有十几辆了,都被呵斥着远离城门,否则一律拿下问罪。

顾珍骇得脸色煞白,真的出不去了,她像游魂一样回客栈,半路碰上追出来的吴玉良。

看到吴玉良,顾珍满心的害怕愤怒全部爆发出来,上去就抡起拳头砸吴玉良,边砸边骂:“都是你这个害人精,我叫你早走你为什么不早走?现在想走都走不成了,我要被你害死了,你自己想死干嘛还要拖累我?”

“你个蠢货,你真以为我会喜欢你?你凭什么让我喜欢啊?就凭你们吴家一个小杂货铺子?你给我滚啊,你去死啊!”

……

顾珍口不择言,对着吴玉良又打又骂还带踢的,叫路人都看不过眼了,可这时候大家哪有心思相劝,赶紧回家还来不及呢,谁知道有没有人将病气带进城里来,这时候官府封锁城门是再正确不过的事,否则那些大户人家能跑出去,他们小老百姓能逃去哪里?

吴玉良听着一口一个叫他去死的话,浑身发寒,再也无法欺骗自己。

身在外面封锁村子里的顾昭可不知道,他提前将疫病捅出来导致提前封城,将顾珍也封在了庆凌府城内,哪里也去不得了了。

不过现在顾昭完全将顾珍抛在脑后了,她除了有个预警的作用,还能有其他用处?哪有眼下的疫病和牛痘接种事宜来得重要?这可是关乎多少人命的大事。

因为接种过牛痘,顾昭和顾沐哪里也去不得,待得有些无聊了,不过没过多久就有官差为他们送来一批东西,笔墨纸砚和书籍都有,看到这些顾昭就知道,是宋泽的主意,有这样一个朋友真的很不错。

送来的还有顾瑶的一封信,顾瑶按小叔的话留在家里没去作坊,谁料小叔也一去不回了,知道小叔去干了什么,顾瑶的心情可想而知,都恨不得跟小叔一块儿来了,也就宋泽齐云飞费心思将她劝下,她只得写了封信叮嘱小叔和木头千万要保护好自己,否则她就亲自过来照顾他们。

这看着像是威胁的话不仅顾昭笑了,顾沐也看得笑了,调侃道:“大侄女真是孝顺。”

顾昭撸了把他脑袋:“你这便宜还沾得没完没了了。”

顾沐嘿嘿直乐。

他们的屋外专门留了人照应的,一旦两人出现任何异常情况,都需要出声叫外面的人将李赵二位大夫找回来,免得出什么意外。

这二人看看书,还顺带给顾瑶回了信,直到中午李赵二位大夫要休息吃饭时,才回来看了他们一眼,并检查他们胳膊上的伤口。

结果自然是二人什么事也没有,没有发热也没有出痘,伤口也很正常,当然到现在也没能完全放下心的,等到有其他大夫过来时,听说了顾昭顾沐的事,还跑来一些大夫围观他俩的伤口,虽觉得二人有些异想天开,但如果真的有效果,他们也得承认,这是于国于民有利的一件大功德。

给顾瑶的回信当天就送出去了,不过因为是从疫区出去的,这信的存放都很有讲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便是顾瑶看信的时候,也是做了防护的,信也是隔着布看的,看完后便销毁。

可叫顾瑶完全放心那是没可能的,除非顾昭顾沐都完好无损地从疫区里出来,所以这段时间注定要操心个没完。

有件事是顾昭他们没想到的,他们当天晚上居然吃到了方便面,看到送过来的方便面时,两人都露出了意外之色,送来的人特意解释了下,声称是宋大人发现此物食用方便,供给守护在外面的军队还是其他工作人员,都十分便利。

好吧,顾昭也觉得挺方便,尤其是这天气挺冷的了,能吃上一顿热食。

一夜过去,第二天一早,李赵二位大夫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过来检查顾昭顾沐的情况。

顾昭还没解开衣服便说道:“我有点感觉了,感觉伤口周边有点发痒。”

“快让我们看看。”李大夫担心道。

顾昭将胳膊露出来,两位大夫便发现伤口四周起了丘疹,但也只有伤口周围那一小块地方,身上其他地方并没有出痘的迹象,顾沐情况同样如此,并且二人依旧没有发热迹象。

李赵两位大夫讨论了一下,这表明牛痘的痘浆在两人体内起了作用了,如果能顺利过了这一关,也许真能和那些得过天花的人一样,就不会再被天花传染上。

两位大夫将二人的情形详细记录在案,并且这份东西也在同一时间送到宋程那里,宋程也知道了顾昭接种牛痘后的情况,到现在来说一切安好。

上午无事时两人在院子里晒太阳作画,用后世的话来说,顾昭这种行为叫“人菜瘾大”,他就是挺喜欢画画的,顾沐就赖在他身边,手里拿了本书看着,不过目光大多落在顾昭面前的画上。

这样的日子让顾沐满意得很,只有他和哥哥两人,没有第三人来打扰他们。

只可惜这样的念头刚在他脑中晃过,外面又有了动静,好几人的脚步由远及近,顾沐不悦地瞪向门外。

门外守着的官差叫道:“顾公子,有两位声称是顾公子的朋友来看望顾公子了。”

顾昭惊讶地放下手里的画笔,会是谁?按说宋泽和齐云飞都被他劝留在城里,没可能出现在这里的,那还会是谁?“敢问外面来的可是谁?”

这时一个熟悉的爽朗声响起来:“顾公子,是我史丁山和茅江涛,得知顾公子在此,我们兄弟两人投奔顾公子来了,望顾公子不要嫌弃我二人笨手笨脚。”

顾昭听得惊喜不已,他没觉得这二人听了他挖墙脚的话就会当真投奔他而来,他们无论怎么选择顾昭都觉得很正常,可也万万没想到他们竟会选择在这个时机投奔而来,足见他们的诚意了,顾昭也很感念。

“史大哥和茅大哥太客气了,你们能来,还是冒着风险来到这里,我顾昭感激不尽,但史大哥和茅大哥实在没必要留在这个村子里。”

史丁山拍胸口说:“顾公子这说的什么话,顾公子能来,我二人就来不得?再说我们来了还可以给公子打打下手,公子有什么不便的地方尽可使唤我们兄弟二人。”

茅江涛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公子,我们兄弟二人也就有把子力气,还望公子不要嫌弃。”

顾昭心知这二人是赶不走,定要留在这里了,因而便与他们隔着门说话,这二人进来时都戴了面罩做好防护的。

他们起初并不知顾昭来了这里做了什么,还是前去顾宅寻找顾昭才得知他在这里,这二位来之前已作了充分考虑,所以索性便将镖局的差事辞了,没给自己留后路投奔顾昭来了。

因而知道顾昭的去处后便马不停蹄地赶来,既然决定投奔顾昭,当然顾昭人在哪里他们也要去哪里,决定奉顾昭为主了,哪可能顾昭以身犯险,他们还能留在外面安全的地方。

通过对话,顾昭知道二人都是没有生过天花的,那待在这个村子里就有点危险了,因而顾昭建议,可以和他一样进行牛痘的接种,顾昭是真心为他们着想,因为他很清楚牛痘接种的安全可靠性,顾昭也向他们保证了可行。

史丁山和茅江涛互相一商量,便决定听从公子的,和公子一样接种牛痘,其实他们常在外跑镖,顾昭所说的情况他们也是碰到过的,不过从未像顾昭这般多想。

他们要顾忌的也就是两人都接种的话,公子身边没人使唤,而顾昭给之的回答,他也没什么要使唤人的地方,在小院里吃喝穿用的东西都会有人送进来,不必他们出去。

史丁山和茅江涛决定之后便找来李赵两位大夫,两位大夫又给顾昭顾沐仔细检查了下,这才同意他们的做法,用顾昭的话来说,可以多几个实验参考对象,一例两例可以是例外,可三例四例总能说明些问题了吧。

如果不是要忙着诊冶病人,其中没得过天花的赵大夫都想亲身尝试了,只可惜现在他们都忙碌得很。

于是,来了没多久的史丁山和茅江涛也住进了这座农家小宅院,继顾昭顾沐之后也接种上牛痘,过上了宅的日子,顾昭的日子也不那么无聊了,除了看书作画外,还可以听史茅二人讲述他们走镖的经历,有些段子十分惊彩,叫顾沐也听得极有兴趣。

与此同时,顾昭顾沐伤口周围的丘疹也开始长大,甚至化脓,关注的大夫们都紧张不已,然而身体其他地方依旧没有出痘迹象,出现反应的仍旧是伤口那小一圈地方,并且同样的没有发热迹象。

史丁山和茅江涛也只比顾昭二人晚了一天,症状和两人一模一样,先是出丘疹,然后丘疹长大化脓,不过十日的模样,顾昭顾沐的伤口率先结痂脱落,伤口原处留下一块铜钱大小的印记,证明了这些日子发生的情况并不是大家的幻觉。

“成功了?”李大夫和赵大夫都有些不敢置信,这安全度超乎他们的想像,现在只剩最后一步,那就是证实二人不会再感染天花病气了。

要如何做?负责此事的李赵两位大夫互看一眼,最后还是顾昭提出最快捷的办法:“取人痘浆过来吧,这是最快速最有效的证实办法,现在也只有我们二人能证实,我有万全把握不会被传染。”

都走到这一步了,成,那就是造福万民,想到这个结果,李赵两位大夫咬咬牙,同意了顾昭的提议,史丁山和茅江涛的阻拦在顾昭这里是没用的,这两人是想拖延一两日,等他们的结痂掉落由他们来试验,可顾昭没同意。

到这个时间点,疫情已基本控制住了,除了又增加两个村子封锁起来后,庆凌府内并没有出现一例天花病人,这让庆凌府上下全都松了口气,所以李赵两位大夫就专门留在顾昭他们这边,全程盯着两人的情况。

并且赵大夫也开始接种了牛痘,这事还在村子里传开了,也不知谁带的头,居然有部分村民主动想要接种牛痘。

宋程和府衙其他官员,以及宋泽齐云飞顾瑶,也都高度关注顾昭所住小院的情况。

在众人的高度关注下,顾昭依旧活蹦乱跳,活得好好的。

庆凌府出现天花疫情一事,自宋程上了加急的折子后,在朝堂上也掀起哗然,当今陛下第一时间便派出协同处理的官员,并带上宫里的两位御医快马加鞭赶过去,务必要将疫情遏制在庆凌府境内,不得扩散到周边。

皇帝是下了死命令的,京城权贵也予以了关注,他们可不希望庆凌府的疫情控制不住波及到京城。

当顾昭接种牛痘并且状况良好后,在京城人士还没赶到庆凌府时,宋程又一个折子送了上去,这回不是加急的了,而是将顾昭提的牛痘接种法说了一下,以及顾昭目前接种牛痘的情况。

折子还没到皇帝本人手里的时候,京城人士已到庆凌府,来之前他们都作好了最坏的打算,结果发现除了封城之外,一切秩序井然,和他们想像中的完全不相同。

起初城内民众的情绪还慌乱一下,可因为宋程每日都派官差通报疫情情况,越听民众的心越发安定,完全跟着官府走,因而除了外面走动的人少了些,和平时看上去并没有太大区别。

这让京城来人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可随后听了宋程的工作汇报并带他们走了几个疫区,他们才明白不是走错地方了,而是宋程这工作做得太好,也发现得非常及时,一经发现便立即将疫情控制在源头,所以才有他们看到的正常秩序。

等再听到有人亲身试验牛痘接种法,京城来的两位御医也直接住进了顾昭所在的村子,好方便就近观察,谁都知道,如果能够成功,会是多么大的功劳。

虽觉得顾昭异想天开了些,但万一成功了呢?就算分不到这次的功劳,可这年代的人有谁不怕天花的?如果顾昭这边成功了,他们肯定会第一时间通知自己家人接种牛痘,从此就可以对天花这种疫病高枕无忧了。

李大夫又一次给顾昭把过脉,并写下详细的记录,欣慰笑道:“这是第六天了,可顾公子依旧状态良好,我看此事十有八九是成了。”

京城来的两位御医快将这二人的医案翻烂了,后悔来迟一步,好在依旧可以有不断的例子让他们能够亲眼见证,一人问道:“那依你们之见,何时可以在村中进行牛痘接种?还有那种已经过了病气却未发作出来的人,接种牛痘可有效果?”

李大夫和赵大夫不敢保证,顾昭倒是知道的,但他也只能当作自己的推测说出来:“依我估计是没有用的,因为接种牛痘相当于预先在体内筑起一道防墙,抵御天花病气地感染,可已经被病气侵袭,再筑墙也晚了。”

“不错,这样的说法也极有道理,不过还需要验证。”

“依我看,完全可以开始接种了,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