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12)(2/2)
顾瑶同样如此,但也舍不得这次出去的机会。
最小的顾义抱着姐姐哇哇哭,哭得顾瑶心软差点说不走了,还是小赵氏果断把小儿子弄走哄睡,睡着了就好了,等明天他起床后瑶儿已经出发了。
第二天一大早,水云村不少村民自发地早起为顾宋两家送行,虽说羡慕宋母和顾家二老,但也敬重两位小秀才,不说明里的学堂,大家得到的隐形好处更多。
发现出行者多了个顾瑶后,大家羡慕的人又多了个顾瑶,尤其是同龄的姑娘,对顾瑶就更是羡慕了,那可是府城啊,村里姑娘也许一辈子都踏不进那块地方,顾瑶却可以去了。
长辈们更清楚,顾家这回将顾瑶带上,也许将来顾瑶就会嫁在府城了,果真应了那句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看这读出头,一家子的命运都改变了。
宋母将家里的钥匙交给了小赵氏,让她平时帮着看着点,小赵氏没有不应的。
出了水云村挥别众人,老太太还忍不住流了几滴眼泪,到底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现在离开还是不舍的,不过有顾昭顾沐还有顾瑶哄着,没一会儿便又露出了笑脸。
宋母比她好多了,毕竟她就一个儿子,有儿子在的地方才算是个家,虽有不舍但也不多。
顾大哥亲自赶牛车,又叫了辆牛车,将人顺利送到县城与守在那里的齐二少汇合,看着大家坐上前往府城的马车,顾大哥这才不舍地回转。
顾瑶和老太太宋母一辆马车,因而路上也没有什么不便之处,相反因为有了细心的顾瑶帮着照顾老太太,反而让顾昭轻松不少。
“什么?他们都去了府城?”得到消息的顾珍太过震惊,勐地站起来,带翻手边的茶碗落到地上,发现脆响声,可顾珍无暇顾及,反复向面前的人求证。
“是的,刚出发没多久,如今水云村的人都在谈论这事呢。”
上次她说动她娘去请媒婆上宋家门提亲,将其中种种好处都与柳氏说明,柳氏本就因为又生了个丫头整个人又缩了起来,在男人面前擡不起头来,这时候听女儿一鼓动,立马就带着女儿给的银钱去请媒婆了。
女儿说得对,有个小三元秀才女婿的话,她也不怕男人有了钱找其他女人生儿子,到时她有女婿撑腰,至于刚生下来的小女儿,柳氏连看都懒得看一眼,为什么不是儿子偏又是个丫头片子?知道她对这胎抱了多大的期望吗?如果不是还不够狠心,她都想刚生下时就将她掐死了。
柳氏生了女儿就不管了,如今小女婴都是来娣和招娣照看,否则就柳氏都不记得给孩子喂奶的模样,这个女婴也未必能活下来。
原本的世界中,也是因为顾老太太看不过眼,将小女婴抱到身边养着,这才没被柳氏糟贱,也因此顾珍对这个最小的妹妹也是敌视的。
可顾珍没想到宋母依旧没给顾家面子,而且还跟媒婆说宋泽跟她犯冲,顾珍听到媒婆的转述气得差点一口血吐出来,并且因此着急起来,她列出那么好的条件,还有顾家的关系在,宋母居然还不肯同意她跟宋泽的亲事,她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嫁给宋泽?
因为这桩事她特意找人留意水云村还有顾家宋家的情况,尤其是要将宋泽的行踪牢牢抓在手心里,宋母既然如此绝情,休要怪她用法子将生米煮成熟饭了。
是的,顾珍想了一整夜想出来的便是此种法子,只要被外人看到她的名节失在宋泽手里,宋泽就非要娶她不可,否则宋泽在读书人中的名声就要别想要了,宋母也不得不咬紧牙关同意她进门。
顾珍思虑了好久,觉得这回计划绝对万无一失的,在她想来,宋泽考中秀才后会进入县学读书,人在县里宋母还能看得过来?那岂不是落到她手掌心里了,到时绝对能寻找到一个最佳的时机下手。
所以她让人尤其留意宋泽什么时候来清河县,结果宋泽来是来了,可没停留上半刻钟又出城而去了,他去府城了!
顾珍大惊失色,神色恍惚:“怎会这样的?怎会没进县学的?难道……”
难道又是因为她才发生的变故?而且这回听人带来的信,宋泽连宋母都一起带走的,不像她上一世,宋母明明留在水云村的,所以宋泽才会就近在县学里进学的,好方便时常回去看望宋母,难道真是因为她的搅和,宋泽和顾瑶没成好事,宋泽也没另外说亲事,所以不放心母亲一人留在家中,干脆一起带走了?
顾珍最不愿意接受的便是因为她的缘故才发生的改变,因为这般连她自己接近宋泽的机会也失去了,她在县城,宋泽在府城,她要怎么制造单独相处的机会?难道要她跑去府城开铺子做生意?
顾珍回到家中时神情依旧恍惚,柳氏看到她也没好气:“死丫头,又跑去哪里了?成日不见人影。”
顾珍回过神来,看向她娘的眼里闪过厌恶之色,之前因为宋泽的事对她和颜悦色,可因为亲事不成转身就对她甩脸色了,所以她娘这样的人就不能对她太好,她两辈子应该看清楚了,她娘心里只念着儿子的,女儿都是可有可无的。
见顾珍不说话,柳氏上来还给了她一下子,顾珍疼得叫起来:“娘你干什么?我不出去谁去做生意?靠娘跟那些太太小姐打交道卖咱家的东西?”
柳氏被噎了一下,不仅没反省还觉得这死丫头竟敢跟她顶嘴,出来后没其他人被她迁怒,对顾珍的态度也变差了,想到男人说的话,柳氏开口道:“你同意了周家少爷的事,那还用得着担心铺子里的生意?周家家大业大,手指缝里漏出点东西来就足够咱一家好上好日子了。”
顾珍顿时脸黑沉不已,什么周家少爷,她真不敢相信,她爹娘竟让她去给周家少爷做妾!他们还真敢想,也不想想现在他们家有好日子过靠的还是谁,还不全是因为她?
如果周家是京里那种权贵大户人家,上门做妾也就罢了,顾珍觉得还可以考虑一下,可周家是什么人家?连齐家都不如,齐家好歹有个大少爷在京城为官,而且周家少爷人长得难看不说,房里都有好几个女人了,那就是个色痞,她宁愿一头撞死也不想进这种人家的门。
“谁要进周家的门谁自己进去,可我不同意的事你们休想逼我!”顾珍吼完一句便冲回房间将门甩上,剩下还有一句话没叫出来,那就是大不了到时一拍两散,看离了她这家子能过上什么好日子。
一个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甩门声太响,隔壁房里的女婴被震得哇哇哭闹起来,柳氏被女儿的态度气得心口一起一伏,这时候又听到那丫头片子的哭子,心头的火气全部冲过去了:“嚎什么丧?还不赶紧哄着,哄不好就把嘴捂上!”
招娣在里面照顾小妹妹,来娣吓得慌张跑进房子帮忙一起哄小妹妹,两人哄着哄着就眼泪汪汪了,好不容易让小妹止住哭声,招娣小声伤心道:“为什么小妹妹不是小弟弟呢?”
如果是弟弟的话该多好,她们的娘心情一定会变好,爹也会高兴,这时候她们再不为来县城而高兴了,反而怀念起在水云村的日子,至少有爷奶在,柳氏绝不会对她们动辄打骂的,也从没饿着她们。
结果现在的日子过得还不如在水云村里。
“姐,我想爷爷奶奶了,还有大伯娘,瑶姐姐,连小叔也想。”
“……我也想。”来娣赶紧擦掉眼泪,被娘发现又要挨骂。
***
到达府城的顾昭等人,还是暂时先安置在齐家的宅子里,当天顾昭和宋泽就跑出去托中介帮忙找房子了,如果是他们自己,借住在齐家当然没回事,但现在拖家带口的了,再住别人家的话,对他们倒没太大影响,宋母还有顾家二老肯定会觉得不自在。
齐云飞深知这一点,所以不仅没阻拦,还让下人帮忙一起寻找合适的房子。
长辈赶了这么长时间的路,都需要留在宅子里休息。
对两人来说,合适的房子最好离齐宅近一点,而且两个房子最好也挨着,这样可以方便老太太与宋母串门,而且还要考虑各自的承受能力,宋泽肯定不能租太贵的房子,如今作坊和铺子都没运转起来,手头的银子就要节省点用。
跑了两日,两人终于敲定好房子的事,虽不是挨着的,但也在同一个巷子里,这时候休息好的宋母与顾家二老都去看了,立马拍板下来租了。
宋家的是一进的小院子,三间正房带个厨房,院子虽不大,但租金相对也便宜,一个月只需两钱银子,当然对宋母来说依旧很高的,等顾家那边的租金谈妥,宋母才觉得这个价钱还算好。
因为顾昭看中的房子是小两进的,内院正好给二老还有顾瑶住,顾昭带木头住前院,便是有什么朋友上门,前院也方便招待客人,不会冲撞了顾瑶。
当然这样的房子一个月租金需要半两银子,对照之下宋母才觉得能接受些,老爷子老太太都觉得贵了,但刚说再找其他便宜些的房子时,顾昭便说再拿一百两银子在爹娘身边放着,老太太连忙推了,也不再提租金贵的话了。
有齐家下人帮忙收拾,两家很快便搬家了,离齐家的宅子真不算远,走路过去也不过十几分钟。
安顿下来后二老也挺高兴的,房子大有大的好处,活动空间大了,没事在前院后院走一圈心情也是极好的,他们什么时候住过这样大的房子,还不是托了老儿子的福。
一到府城,齐云飞便为作坊和铺子的事情忙碌起来,顾昭和宋泽没忙着做事或是去府学,而是带长辈先在城里转转,让他们适应熟悉一下,甭说,两家长辈还有顾瑶都是大开眼界,觉得眼睛都看不过来,中午也没回去自己做饭吃,而是去了齐家酒楼吃顿好的。
他们就连镇上的酒楼都没去过,现在却来了府城的大酒楼,这齐家酒楼可真气派啊。
老太太带着顾瑶跟宋母走在一起,看看出入的都是有钱人,那派头跟他们就不一样,心中不免生怯,低声跟宋母嘀咕:“你说我们会不会给昭儿泽儿丢脸?”
宋母其实比老太太好很多,拍拍老太太的手说:“越是怕越会引人注意,不如挺起胸膛跟着进去,而且这是齐家酒楼,不是旁的地方。”
“对,对,酒楼的少东家还要叫我一声伯母呢。”老太太给自己壮胆,她丢了脸,也会让人瞧不起她老儿子。
顾瑶也胆怯的,但看她奶都挺起胸膛走路了,她也不能露怯,也不敢四下张望,小心地跟在奶奶身边进去了。
其实并没有什么人多往他们身上看几眼,前面的顾昭和宋泽神态自若地跟认识的人打招唿,甭说,这府城认识顾昭的人真多,老爷子看得嘴角都翘了起来,老儿子真的长大了。
他们来的时间算早的,想要避过用膳高峰时间,却不想大堂里依旧坐满了人,让顾昭想带两家长辈就大堂里用饭的念头也歇了,让掌柜开了专门的包厢。
包厢与外面隔开了,两家长辈也自在多了,老太太嘀咕道:“果然城里有钱人多,这酒楼居然这么多人。”
宋泽摇头,虽然来的次数不多,但也清楚酒楼平时情况:“平时这个点应该没这么多人,想来是有什么事吧。”
“是啊,我也觉得人多了点。”
边上招唿他们的小二殷勤地说:“顾公子,宋公子,你们有所不知,正是你们离开的时候,我们齐家酒楼又出了回名。”
“哦?这次是因为什么?”顾昭好奇问道。
小二连忙将自己知道的事情说了出来,原来还是因为酒楼的那些豆制品带来的,这回吸引来的不仅是食客,还将府城外一座极为有名的崇元寺里的和尚吸引过来了,专门点了用豆制品做成的素席,用完了表示大善。
难怪,顾昭表示明白了,冲着那寺庙的名声,显然前来吃素席的和尚等于给齐家酒楼做了回活广告,寺庙的信徒想必也都愿意来品尝一下被大师夸赞的素席味道有多好吧。
顾昭摸下巴:“你们二少过来的话,跟他说一声我有话要跟他说。”
“好咧,顾公子。”
到后世,素斋那绝对是各个寺庙做出来的更加出名,现在显然,除了豆腐,那些和尚也发现豆制品极适合做成素斋了,顾昭觉得齐家酒楼这回名声还可以再进一层。
小二下去传菜之后,宋泽看顾昭若有所思的表情说:“你这是又想到了什么主意?”
顾昭挑眉:“你也想到了?”
宋泽笑:“你是想利用大师们提升齐家酒楼的名气吧。”
顾昭直接朝宋泽竖起大拇指,顾沐不服气,嘴里哼哼道:“我也知道哥哥的想法。”
其他人听得都笑起来,倒忘了问顾昭想的到底是什么主意了。
这一顿吃得几人自然是满意极了,比起上次家里的酒席还来得好,都说难怪酒楼生意好了。
快吃完时,齐云飞出现了,他也是忙了一上午,中午干脆就来酒楼吃饭的,听了掌柜的话立即敲开顾昭他们的包间了。
“还没吃饭吧,快坐下来吃饭要紧。”老太太跟齐云飞也熟了,齐云飞将她和老爷子当长辈敬着,她自然也拿齐云飞当小辈看待。
齐云飞没有推脱坐了下来,说让厨房给他下碗面条,马上就能送过来了,他对顾昭让掌柜传的话更感兴趣,催促顾昭赶紧说出来:“我也是回来后才知道这件事,幸好是好事,酒楼因为这个生意也涨了一波。”
“还可以更好的,尤其是好的名声不易得。”顾昭提醒道。
齐云飞同样露出若有所思之色:“你是说……可那样的话,方子岂不是流出去了?”
顾昭笑道:“如果你没有这方子而其他人家推出来的话,凭你和齐家的人,多长时间可以在豆腐之上将其他豆制品摸索出来?”
齐云飞露出恍然之色:“你说得不错,其实现在豆腐坊已经出现不少了,也许再过阵子,那些豆腐坊里也会出现我们酒楼才有的其他豆制品了,我们并不能保密多久,这回就听你的,下午我就跑一趟,找寺里的大师谈谈,与其等他们自己摸索出来,不如由我们酒楼送个人情。”
顾昭拍拍他的肩,齐二哥果然一点就通。
齐云飞又转身对两家长辈说:“改日有空,我带伯母你们去那崇元寺里住上两日,那寺里香火挺盛。”
“好咧。”老太太高兴应下。
齐云飞吃了碗面条就又匆匆离开了,老太太看得有些心疼,果然有钱人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没看齐云飞忙得将自己一人当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