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成炮灰后和反派he了 > 第029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1)

第029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1)(2/2)

目录

话是这么说,但顾昭看得出主人很爱惜这些书,翻开书页,有的地方被主人写上了注释,这应该是齐大哥本人留下的,这些书和资料正是顾昭缺少的,夫子虽对他们这些学生认真负责,但奈何他自己也只是个秀才,眼界和学识有限,跟考中进士在京城做官的齐大哥相差太远。

“齐二哥你放心吧,我会很爱惜的,不会辜负了这些书。”

因为齐家有私事,所以顾昭这日没在齐家停留多久,很快便抱了一箱书出了齐府,齐府下人特地将他送回租住的房子。

回去后顾昭便一头扎进这些书中,制作糖霜都成了看书之余的调剂,一边看书一边等待宋泽的到来,因而并不知道齐家的情况,也没碰到过顾老二一家子,大家相安无事。

顾老二忙着做生意,也顾不上惦记最小的弟弟,只想着尽快挣到多多的银钱,然后回村让大家和爹娘看看,谁才是顾家最争气最有出息的儿子。

在约定日期的前一日,宋泽前来投奔顾昭了,因为就住一晚,第二日一早便要出发,所以宋泽没再较真地说什么去住客栈或是付房钱之类的话,同时也带来了顾家的最新情况。

“我二哥全家都搬来县里了?有说住在哪里的吗?”顾昭讶异了下,当然也没有特别吃惊,虽然这和书中的描写不太相符,但他也没有过于依赖书中所写,他觉得他本身就属于书中世界的一个例外,偶尔还想过,也许是这个书中炮灰角色自我觉醒过来了。

因为他这炮灰的觉醒,书中世界产生蝴蝶效应让二哥一家子提前离开水云村,这并不是难以接受的事。

宋泽摇头说:“我出发前与伯父伯母说过话,二老并没有提起你二哥的事,我娘提过一嘴,顾二哥全家来了这里后还没捎过信回去,所以现在水云村的人都不知道顾二哥安置在哪里,又是做什么营生的,不过我娘提过什么桃花粉脂粉类的。”

顾昭耸耸肩,并不是很意外顾老二的做法:“来就来呗,这清河县又不是我来得他们就来不得的,再说我们明天就要离开了,也没有碰面的机会。走,我们先出去吃饭,吃完饭我有好东西跟你分享。”

“好。”宋泽没有推脱,当然对于顾昭口中所说的好东西,此时并没太当回事,可等再回来时看到顾昭摆在他面前的书和笔记,宋泽大喜并后悔了,早知道是这样的好东西,他就不必出去吃饭浪费时间,托顾昭买两个饼子回来就可以充饥了。

“你是从哪里来的?这本书夫子也托人找了,可一直没消息,没想到在你这儿看到了。”

顾昭得意起来:“当然了,也不看看我是谁,哈哈,我说,是齐二哥给我的,你知道齐家大少是咱县里考出去的进士。”

“对,我知道!”宋泽两眼放光道,“只可惜无缘见到这位齐进士,也没有途径结识到,果然还是顾昭你有办法,剩下这段时间我们一定要好好用功,争取府试院试一气通过。”

有了这些书籍的帮助,宋泽对于自己的科考更有把握了,同时也要督促顾昭不得松懈。

“好,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们一起努力一起通过。”

虽然有宋泽在,顾昭只能使用油灯,但两人一起温书的效率更高了,还可以一起探讨碰到的问题,要不是第二日一早要出发,宋泽都恨不得通宵读书。

第二天起了大早,晨练后吃了早饭,两人便带上自己的行囊出发,前往与商队碰面地点。

齐二少也来了,一看到二人的出现就赶紧招手:“我正想着要不要去接你们,你们这么早就到了,可用过早饭没?”

“吃过了,齐二哥,这是我那边的钥匙,齐二哥想要的东西都在西边房间里放着呢。”顾昭递出租房的钥匙,考试归考试,糖霜的生意也不能放了,毕竟这可是如今顾昭的经济来源。

齐云飞笑起来:“我以为要等你考完府试再说,没成想你都准备好了,二哥谢谢你了,我会让人看好你那房子的。这次我跟商队一起去府城,正好路上有事跟你说。”

“好啊,有齐二哥跟我们一起上路,路上更不会觉得无趣了。”

齐云飞这几日想去找顾昭的,可一直抽不出时间,主要还是那日二叔一家过来后闹出的事,他那屁本事没有的二叔还有那二婶,居然打上了齐家的豆腐坊的生意,想要接手了过去摘现成的桃子,可把齐云飞给气乐了,当然就连他爹也没理睬老太太和二叔二婶的无理取闹,和贪得无厌。

齐云飞当然知道,这肯定是二叔二婶看豆腐坊的生意好,眼红了,以为将豆腐坊抢过去,就能抱上会生金蛋的金鸡了。

同时齐云飞想要知道的顾家的情况也查到了,虽然只查到一些表面情况,比如顾家分家,还有顾二牛一家子搬到县里做起了脂粉生意,就连他娘都提起过最近县里出现的桃花粉,齐云飞就能推测出内里的矛盾。

想也知道,他弟弟顾昭还没成家,而且还在读书中,这顾家就分家了明显不是老人或者顾昭愿意的,肯定是顾昭的大哥或是二哥的意思,是他二哥的可能性更大,没看分家之后他二家便做起生意,这段日子应该没少进账,虽然齐家看不上眼,但这些收入对于农户人家来说非常可观,别说供一个读书,就是顾家儿郎都去读书也没问题。

由此可见,顾昭的这二哥是个自私自利的性子,生怕顾昭沾上他一点好处,所以迫不及待地将关系撇清,知道顾昭人在县里,可他二哥也没说打听亲弟弟的下落,看他过得是不是好。

因着顾家的这些事,齐云飞看向顾昭的目光也带了丝怜惜,被亲二哥防备到这般程度,顾昭也是个小可怜。

顾昭眨眨眼,齐二哥这是怎么了?又摸摸自己脑袋,难道他一早上头发没梳整齐了?

齐云飞失笑,他其实没必要为顾昭叫屈的,顾二哥那般自私自利,实则目光短浅,他弟弟且不说读书如何,单凭豆腐方子和糖霜方子,以后的日子就不会过得太差,顾二哥防着顾昭,顾昭也妨着他二哥呢,做得好。

“没什么,顾昭你说得对,这一路上不会无趣了,这就是宋案首吧,宋案首不介意的话,跟顾昭一样叫我声齐二哥吧。”

宋泽对顾昭的人际交往手段心中有数,但也没想到这才多长时间,他就能跟齐二少哥哥弟弟称唿了,他客气道:“好的,那齐二哥也跟顾昭一样唤我一声宋泽吧。”

“好。”

齐云飞身边带了小厮李文,另有随从护卫若干,他单独准备了两辆马车,其中一辆是留给顾昭和宋泽的,顾昭没客气,拉着宋泽就坐上那辆马车,反倒宋泽不太好意思,也因此对齐二少的印象颇好。

人到齐,货物装完,齐家的商队便出城而去。

出了城,想起齐云飞说有事要跟他说,顾昭猜测很可能是高家那边的事,所以留宋泽一人在马车里看书,他去了齐二少的马车里。

“正要叫你来,你就来了,高家那边的事打听到了。”

齐云飞以为他这般说后。顾昭会迫不及待地想要他说出打听到的情况,岂料顾昭丝毫不将自己当外人,先找了软垫舒舒服服地靠上,又捏了一块点心,面前再倒上一杯茶,然后才开口:“齐二哥,你说吧,我听着。”

感情这是将他当成说书人了?这架势可不正是当听故事一样么。

齐云飞哭笑不得:“你倒是一点不着急了。”

顾昭理所当然道:“这不是明摆着有齐二哥帮我分担么,不会眼看着我被高家人算计,再说不用我催促,齐二哥也会跟我说的。”

“你啊你,”齐云飞无奈地指着顾昭笑,“还真是吃定我了,算了,我这就将打听到的情况告诉你吧,免得没看着你的时候你真被算计了。”

只要找到高老太太身边或是高家的老人,再使上些银子,想要的情况都能打听到,高家的家风并不是那么严谨,所以齐云飞不仅从高家下人嘴里得到不少消息,还找到一位当年跟在高老太太身边的陪嫁,后来犯了错被高家赶出去,从这陪嫁口中得到的情况就更详细也更准确了。

“高老太太娘家姓石,她是石家的庶女,出嫁前她祖父是朝廷的二品官员。”

“后来石家出事了?不然凭这样的家世这位高老太太不会嫁进现在的高家吧。”顾昭边听还边评价道。

齐云飞笑道:“是啊,石家在皇权争夺中站错了队伍,石家的男人先被下大狱,因为新帝事务繁忙还没来得及料理他们,所以当时石家的女儿,有门路的都赶紧想办法将自己嫁出去,高老太太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嫁到咱们这小县城里来的,之后石家便散了,祸不及出嫁女,石家的这些嫁出去的女儿也因此没被诛连。”

“高老太太当初也是聪明人,跟其他没被牵连的姐妹一直保持联系的,想要寻找机会重新回那富贵的京城,没想到真让她找着机会了,她一个外甥女后来进了一位勋贵的府中做了妾室,高老太太便私底下和那位保持了联系,两年前高金恒应当也是通过这门路去了京城那家知名书院的。”

顾昭听了这一番话,发觉脑中的许多线索都能串连起来了,他问:“是哪个勋贵的府中?”

齐云飞叹道:“是京城永宁侯府,打听到这消息我就连夜给大哥去了信,免得他在不知情的时候得罪了这永宁侯府。”

顾昭听到“永宁侯府”这四个字时竟是一点都没意外,原来他不仅是第一本小说中的炮灰角色,其实和第二本小说也发生牵扯的,当然这是他自己的推断,在那第二本小说里,他顾昭可是连面都露一下,丁点存在感都没有。

齐云飞也没想到这些事竟和京中永宁侯府扯上关系,对于齐家来说,那永宁侯府无疑是庞然大物,高不可攀,可看顾昭神情,似乎一点不惊讶,不由好奇道:“顾昭你就不意外不吃惊的吗?你就不怀疑其中的关系吗?”

其实齐云飞昨夜就没睡好,除了给大哥写信外,还在思索推断整件事中顾昭到底处于什么角色,背负了怎样的身世,他甚至有大胆推测,不会那么巧顾昭的身世和永宁侯府牵扯上关系吧?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顾昭也太冤了,从大家公子沦落为农家子弟,地位太过悬殊,让人无法接受。

顾昭还有心情喝口茶,然后擡头看了齐云飞一眼,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我很意外啊,也很吃惊啊,可不管这里面有什么关系,我顾昭不还是顾昭么,也没可能立即飞黄腾达,我还是得老老实实地读书参加科考,一步步地往上爬。”

齐云飞听得无语之极,但不得不承认,顾昭的话让他饱受惊吓的小心脏得到不少抚慰,淡定了许多,尽管跟顾昭相比还差了不少,反正他觉得他处在顾昭这位置上,是没办法像他这般冷静淡定的。

顾昭跷起腿晃了晃说:“我这辈子上辈子都叫顾昭,我是我爹娘的老来子,我爹娘虽不富贵,年纪也大了些,只知道在地里刨食,可对我来说那就是最好的爹娘,这点永远不会变的。”

齐云飞听得心生敬佩,多少人面对这样的情况能保持不动摇的?

当然目前一切还只是他们的猜测,并没有真凭实据,但不能不防,不管是这边的高家还是京城那边,都不可能让顾昭一帆风顺的:“那你要怎么做?高家倒是好对付,就怕京里……”

高老太太虽能借京城永宁侯府的势,但到底远水解不了近火,高家在地方上可没办法一手遮天,齐家对上高家那是一点不憷的,但到了京城,齐家就束手无策了,他大哥也是丁点办法都没有的。

顾昭垂眸想了想,然后笑道:“那就积蓄力量,让京里的人不敢动手,可惜对京城和朝廷的情况了解太少了。”

齐云飞从这话里没听出丁点底气,只得说:“我来想办法吧。”

目前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先将眼前高家的麻烦解决掉,当然也得顾昭先通过院试,然后从童生走到秀才成为举人,才有进京参加会试的资格,如果不幸折在哪一步,那谋算再多也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顾昭看出齐云飞很没信心,给他打气道:“别那么灰心,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便是对上永宁侯府也不是没有出路,永宁侯府权势再大,也得听当今陛下的。”

齐云飞哭笑不得,并没觉得安慰多少,凭他们也有能力把话递到天子面前?

“其实你有没有想过,不用到陛白。”

“那得保证你我的推测是完全正确的,还得保证永宁侯相信这些推测并且能公正不偏颇。”顾昭并不看好这一点,何况他们现在有什么证据?是有人证还是物证?

第二本小说顾昭就大致翻了翻,对这位永宁侯的印象马马虎虎,可不想将自己的将来交托到别人手上由别人来作决定。

自己的命运得由自己来掌控。

齐云飞一想也是,他们谁也不能保证永宁侯会是什么样的人,摇头说:“算了,现在先不去考虑这些了,你接下来的府试院试要紧,想太多免得移了精力。”

这话到这儿便结束了,顾昭喝了一杯茶又吃了两个点心,然后回到他和宋泽的马车上,宋泽只以为顾昭找齐二少是拉家常的,因而也没多说什么,和顾昭各据马车一角互不打扰地温书。

从清河县到庆凌城,正常来说路上需要五日,时间算不上长,这条路齐家商队也是常走的,所以这一路走得挺轻松,但齐二少说了这次不同寻常,让大家提高警惕,大家虽然不解,但也将齐二少的话放在心上,毕竟防得了山贼防不了竞争对手。

顾昭跟着齐家商队刚出城,就有人将他行踪报到高家老太太处,负责这事的婆子低声说:“老太太,这可怎么办?老奴看到齐家商队里有不少人呢。”

高老太太皱眉,嘴里抱怨道:“这齐家掺合进来干什么?这齐家少爷跟个农家小子搅合在一起,齐家的人也不管管?”

在老太太看来,这是太掉身份的事。

婆子也着急,原以为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可到现在都没办成,她在老太太面前也没脸,现在有齐家掺合,事情就更难了,否则那小子单独上路,他们有的是办法让人在半路上出事,虽然不知道这小子到底怎么得罪了永宁侯府的人,但一个农家小子并不值得他们多加费心。

抱怨归抱怨,高老太太也不得不想法子,因为她有求于永宁侯府的那一位外甥女,那可是永宁侯府,她的大孙子还要靠侯府提携,想到这里老太太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