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远古人皇纪 > 第587章 盐铁论战:朝堂舌剑诛心

第587章 盐铁论战:朝堂舌剑诛心(1/2)

目录

凯旋的喧嚣余音尚在王城上空缭绕,庆功的宴席还未完全撤去,秦霄已将目光投向了更深远的谋划。连年的征战、庞大的工程、日益臃肿的官僚体系,如同数只贪婪的巨兽,不断吞噬着联盟的财富。尽管有战争掠夺和赋税征收,国库依然时常感到捉襟见肘。开源,成了迫在眉睫的需求。

来自现代的记忆碎片再次提供了方向——盐铁专卖。盐乃生存必需,铁(青铜)乃兵农之本。控制这两样东西的生产和流通,无异于扼住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命脉,所能带来的财富将是稳定而巨大的。

然而,此举势必触及庞大的利益集团。盐的采煮、运输、交易,早已形成复杂的网络,牵扯到地方豪强、边境部落甚至官宦亲属的利益。青铜的冶炼和兵器制造虽已部分官营,但农具、日常用具的制作和交易,仍大多掌握在私人匠户和商人手中。

秦霄深知其中的阻力。他没有直接下诏,而是选择在朝会上,将此事抛出,引发了了一场看似开放,实则早已注定结局的论战。

这一日,大殿之上气氛凝重。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皆感受到今日议题的非同寻常。

秦霄端坐王位,目光扫过群臣,缓缓开口:如今联盟疆域日广,人口滋繁,用度浩大。仅靠田赋与战获,已渐不足支应。孤思之,盐乃日用必需,铁为兵农根基。若将此二物之利,收归官营专卖,则可辟一稳定财源,富国强兵,诸位以为如何?

话音未落,一名出身豪族、主管贸易事务的官员立刻出列反对,声音急切:陛下不可!盐铁之利,自古乃民所经营。若收归官营,必致市井萧条,工匠失业,百姓恐怨声载道。且官营之后,官吏经办,难免效率低下,滋生腐败,恐最终于国于民,皆无益处啊!此乃与民争利,非圣主所为!

紧接着,几名与地方豪强或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官员也纷纷附和,引经据典(主要是部落时期的传统),强调民间经营的好处,担忧官营的弊端。

这时,一名由秦霄提拔、以锐意进取着称的新晋官僚站了出来,厉声反驳:荒谬!盐铁乃国之重器,岂能与寻常货物等同视之?放任民间,则利归豪强!彼等囤积居奇,操纵市价,盘剥百姓,其害岂小?收归官营,非是与民争利,乃是夺豪强之利以富国惠民!官营或许有弊,然严加监管,订立规章,岂能因噎废食?

另一名军方将领也粗声支持:正是!兵器铸造,关乎军国安危,岂能操于私人之手?盐利若归官,军费便有保障,将士们方能安心戍边,为国效死!

反对者立刻反击:严加监管?谈何容易!官吏亦是人,岂能无贪欲?届时层层盘剥,恐盐价铁价未降反升,苦的还是百姓!豪强虽逐利,然彼此竞争,货物流通,价尚有平抑之时。官营独断,则弊端更甚!

支持者则冷笑:竞争?不过是豪强间划分地盘,联手抬价罢了!所谓弊端,乃执行之问题,非法策本身之过。岂能因执行难而废良策?当思如何选贤任能,严格法纪,而非因循守旧!

朝堂之上,顿时分为两派,争论不休。支持官营者,多为新晋官僚、军方将领及部分希望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他们着眼点在于国家财政和权力集中。反对者,则多为与旧有利益集团关联较深的官员、以及部分信奉无为而治理念的文官,他们担忧与民争利、官吏腐败和社会动荡。

双方引据的道理似乎都站得住脚,言辞越来越激烈,几乎到了互相攻讦的地步。表面上是政策之争,背后则是新旧势力、不同利益集团的一次正面碰撞。舌剑唇枪,不见鲜血,却诛心刺骨,每一句话都试图瓦解对方的立场,扞卫自身的利益。

秦霄冷眼旁观,并不急于表态。他让争论充分进行,正好借此看清朝中众人的立场和心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