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饥民易子:人间惨剧如常(2/2)
人间惨剧,并非轰轰烈烈,而是在一片死寂和麻木中,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它平常得令人心碎,就像每日升起的太阳,照常落下。
消息零零星星地传到王城。官员们的反应大多是漠然。饥荒年年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蛮荒时代必然的阵痛,是人口与资源平衡的一种残酷调节。甚至有冷酷的官僚认为,饥荒可以减少多余的人口,缓解土地压力。
秦霄也收到了报告。他正在审阅天工秘阁新呈上的一种改良犁铧图纸。听到饥荒和易子而食的禀报,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但很快又舒展开来。
他放下图纸,语气平静:令各地官府,开设粥棚,赈济灾民。严惩囤积居奇者。他从案头抽出一支令箭,丢给下方的官员,仿佛只是处理一件寻常公务。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然而,到了地方,开设的粥棚寥寥无几,那点稀薄的粥水更像是象征性的点缀,根本无法满足潮水般的饥民。严惩囤积居奇?那些囤积粮食的,往往本身就是豪强胥吏,或是与他们勾结的官员,所谓的严惩,最后多半找几个无关紧要的小贩顶罪了事。
白苏通过一些特殊渠道,得知了灾情的严重和易子而食的惨状。她脸色煞白,找到秦霄,情绪激动地陈述民间惨状,请求他立刻调拨更多粮食,派遣得力官员亲自督办赈灾。
秦霄看着她,眼中有一丝不解:苏苏,孤已下令赈济。饥荒乃天灾,非人力所能完全避免。联盟四处用兵,王城建设亦需粮秣,官仓存粮岂能轻易动用殆尽?至于易子而食…他顿了顿,语气甚至带上一丝近乎残忍的理性,乃是人性在绝境下的自然选择,虽悖人伦,却也可见求生之顽强。待熬过今春,夏粮下来,情况自会好转。
他将这惨绝人寰的事情,轻描淡写地归咎于天灾和人性,并将之视为一种可以靠时间自然解决的暂时困难。
白苏看着他冷静甚至带着一丝审视意味的眼神,仿佛在分析一个与己无关的现象,她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她突然意识到,在他那宏伟的蓝图和冰冷的理性之下,是对个体苦难彻底的漠视。那些哀嚎、那些易子而食的惨剧,在他心中,或许还不如天工秘阁里一件新武器的图纸重要。
她踉跄着退后几步,第一次没有行礼,转身离开了大殿。
秦霄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眉头再次微蹙,觉得她有些过于感性了。在他看来,统治者的仁慈必须建立在全局利益之上,为了更大的目标,局部的、必要的牺牲是无法避免的。些许饥民的死亡,不过是帝国成长过程中微不足道的代价。
王城之外,饥荒仍在持续。粥棚前为了一碗稀粥而互相践踏致死的事件时有发生。易子而食的悲剧在更多的角落沉默地上演。
人间惨剧,并未因为王城的一道命令而有丝毫改变。它如同季节更替一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次又一次,平常地发生着。阳光依旧照耀,只是再也无法温暖那些冰冷绝望的心。帝国的根基,在宏伟的城墙之下,是由无数的血泪与白骨堆砌,而这其中,又添了这最为黑暗、最不忍卒读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