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故人真灵渐苏醒 前缘再续在新天(1/2)
新世界光阴流转,草木荣枯,文明的火种在“齐天大圣”传说的滋养下,于各处悄然萌发。
花果山因其名其迹,已渐成灵秀之地,吸引了诸多向往“圣道”的生灵聚居,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部族,多以猿猴之类为主,亦有其他仰慕者。
悟空(青莲)的意志,大多时候如同高悬的明月,静静映照着这方天地的演变,体会着作为创世神观察万物生长的玄妙。
他减少了直接干预,让世界自行发展,只在某些关键节点或感应到特殊因果时,才会降下细微的引导或化身显圣。
这一日,他的意志掠过花果山。
山间晨雾未散,灵泉淙淙,一群小猴正在水潭边嬉戏打闹,练习着粗糙的拳脚,模仿着记忆中那道驱散雷雨的“圣影”姿态。
其中一只小猴,身形略显瘦小,动作却格外专注凝练,眼神清澈,带着一种与其他猴子不同的沉静。
悟空的目光(意志感知)在这只小猴身上微微一顿。
一丝极其微弱、却异常熟悉的波动,如同沉眠的琴弦被悄然拨动,自那小猴的真灵深处传来。
那波动……带着佛门禅意的温润,带着某种坚韧不拔的执着,更带着一股与他之间,跨越了生死、时空的……深厚因果!
是……江流儿?不,是金蝉子?是那……唐僧?
悟空的意志核心,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涟漪。
那个曾与他一路西行,迂腐固执却又心怀慈悲的和尚,那个他表面上抱怨、心底却早已认可的师父……他的真灵,竟在当初旧世崩解时,被他无意中接引了回来,转生于此,成了这花果山的一只小猴?
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
五行山下的五百年的孤寂,西行路上的艰难险阻,八戒的惫懒,沙僧的沉默,白龙马的忠诚……那些早已被岁月和战火掩埋的画面,此刻清晰地浮现心头。
物是人非,故土已逝,唯有这点真灵,跨越了纪元浩劫,于此新生。
他看着那只小猴,它正对着初升的朝阳,有模有样地打着坐,试图感应天地灵气,神情专注得近乎执拗。
那神态,竟与当年那个一心向佛、苦读经书的江流儿,有着几分神似。
悟空心中百感交集。
有重逢的喜悦,有沧桑的感慨,也有一丝淡淡的怅惘。
他们皆已非昨日之身。
他是此界创世之神,而师父,却成了他治下的一名初生之民。
他没有立刻相认,也没有施加任何点化。
只是静静地看着,看着那小猴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爬起。
那份坚韧,倒是一如既往。
日子一天天过去。
那小猴因其心性沉静坚韧,渐渐在猴群中崭露头角,虽不擅争斗,却常能调解纷争,指出采摘果实的最佳路径,被一些年幼的猴子视为“小老师”。
它自己则始终执着于感应灵气,修行悟道,似乎在追寻着冥冥中的某种指引。
这一日,悟空心血来潮,再次凝聚一丝神念,化作一游方道人的模样,青衫斗笠,来到了花果山。
他并未直接去找那小猴,而是在山间漫步,观察着这片因他之故而兴盛的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