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荣王殒命(1/2)
“去看看皇上怎么样了?”
“回干爹的话,早就有人在那儿盯着呢,一会儿消息就传过来了。”
他闭目养神的当口,秉笔林远托着六部誊本来,低声道:“内阁的折子都递上来了,皇上眼下病重,依总管看,这批红的事儿……”
“搁着。”他捏了捏太阳xue,“我先头那番话不过是为稳定军心,那帮顾命大臣不动刀剑,舌头能压死人。皇上要是能开口,批了也就批了。这会儿连话都说不出来,谁敢动那一笔,闹得不好就是个话把儿。现在张大总管虽然不管事了,可到底头顶上有个人压着,不能随便行事。”
他这份小心,倒叫几个秉笔、随堂心头一震。大伙儿交换了眼色,趋身道:“总管这么说,真令属下等惶恐。莫非有什么变数么?”
他是东厂的掌印,向来只有算计别人的份。朝中不论大小官员,提起东厂哪个不是吓得魂飞魄散?他突然这样谨小慎微,叫底下人觉得纳罕。
陈源知道,这帮人作威作福惯了,冷不丁给他们抻抻筋就瞧不准方向。他手里捏着蜜蜡佛珠慢慢数,边数边道:“多事之秋,还是警醒点的好。皇上这病症……往后的事儿,谁也说不清。”
江山要换人来坐了,这谁都知道,只是关键换谁来做罢了。
陈源起身踱到门前,挑了帘子往外看,雨丝淅淅沥沥飞进檐下,灯笼上的牛皮纸受了潮,朦胧间透出里面飘摇的烛火。
天真冷啊,竟同隆冬一样呵气成云。
他搓了搓手背,想起那一夜隆冬,也是这样的冷夜,他被迫从家里逃出来,看着一家人被人斩首却救不得。那时候的痛苦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
可是他挺过来了,不仅挺过来,还顺利的进了宫,这几年死在他手里的顾家人也有几个,虽然都是孩童,却也是他对家人惨死尽的一份心了。
这虽然是皇后的意思,但也是他的想法,他想叫顾氏灭门,死的一个都不剩。
他沉吟一会儿,拉着长音道:“不管朝廷出什么事,横竖不是咱们的事儿,该操心的是内阁首辅。说到底咱们是内监,皇上龙体抱恙,头等大事还是圣躬么!传令其他十一监,这两天值房别断人,不定什么时候就有旨意的。我头疼,旁的不多说了,还要回东厂一趟。”又哦了声,“林远跟着,我有话交代。”
东厂直接受命于皇帝,四处潜伏,监视各地官员一举一动。比方有一回詹事府几位同知和赞善大夫赌钱,前一晚台面上多少输赢,第二天皇帝笑谈间就透露出来了,吓得文武百官噤若寒蝉。
大难迎头袭来倒还罢了,这份时刻遭到窥伺的恐慌才直慑人心。
皇帝病危,东厂的活儿却不能停,越到这种时候越是风声鹤唳。林远是他的心腹,知道他办事一向狠辣,否则年轻轻的不能坐上这把交椅。既然执掌东厂,干了就是一辈子。这种职权不容你卸肩,结了那么多仇家,哪天下台就意味着活到头了。
不过就算活到了头,他也要做成这一件事。
荣王,一个八岁的小孩子罢了。且看他命够不够长。
今儿是个艳阳天,太阳暖暖的照着,一早干东五所的嬷嬷和小太监带着荣王殿下在后花园玩。
秋风吹过的季节,枣熟了。一颗颗枣儿先是由微黄变白,渐渐地又山白变红,紧挨着,像是一个个红的“玛瑙”挂满枝头。
满树果实累累。红通通的大枣压弯了枝头,看上去真馋人。
小殿下是孩子心性,叫嚷着要两个小太监上树给他打枣去。
有掉在地上的捡起来就吃,嬷嬷过来管束,小殿下就哭闹,没奈何只能拿帕子擦干净了递给他。
瞧见这边打枣,几个周边的几个太监宫女也跟着一起捡枣子。一杆子打下去,红枣便像冰雹子似的落下来,尝起来又甜又脆,还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越吃越爱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