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全球热议再升级:从“收音机疑云”到“世纪之谜”(2/2)
“至于这个‘可控微型黑洞’……孩子,咱能先不聊这么科幻的话题吗?我怕到时候你一开口,台下的专家们直接心梗送医院了。”
秦风挠了挠头,有些犯难:“那……老师您的意思是?”
刘明远语重心长地说:“我的意思是,你得‘说人话’!说一些……呃,至少让那些顶级专家们听完之后,觉得虽然可能暂时无法完全理解,但大方向上似乎能摸到一点边,能激发他们去思考,去探索,而不是直接让他们觉得你在念咒语!”
“好吧,我再改改。”秦风叹了口气,看来自己对“基础”和“科普”的理解,跟正常人还是有亿点点偏差。
与“保驾护航”专家组的“头脑风暴”
很快,学校和上级部门指派的“专家顾问团”也进驻了燕京大学。这个顾问团的阵容堪称豪华,囊括了国内理论物理、计算机科学、信息安全、甚至语言学和传播学领域的顶尖大牛。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协助秦风,打磨出一份既能展现“重大突破”的冰山一角,又不至于泄露核心机密,还能让外界“不明觉厉”的完美讲稿。
团队成员在会议室进行头脑风暴
接下来的几天,秦风的实验室临时变成了一个高规格的“闭门研讨会”现场。
秦风负责抛出各种理论构想,专家们则从各自的专业角度进行评估、质疑、建议。
“秦同学,你这个‘利用高维空间投影实现计算单元的非局域性纠缠’……理论上似乎可行,但‘高维空间’的表述会不会太敏感?能不能换个更……委婉一点的说法?”一位信息安全专家推了推眼镜,谨慎地建议。
“秦教授(是的,因为秦风在讨论中展现出的学识过于惊人,专家们不知不觉就开始尊称他为‘秦教授’了),关于您提到的‘基于零点能真空涨落的随机数发生器’,这个……如果真的能实现,那对于现有密码体系的冲击太大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只提一个概念,不涉及具体实现路径?”一位密码学大牛额头冒汗地说道。
“还有这个‘通过构建动态时空泡曲率来实现信息超光速传输的初步探讨’……秦教授,这个……这个我们先放一放,等您下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再提,好不好?这次的科普,主要还是围绕‘计算’本身。”一位理论物理学家苦笑着打断。
秦风也很无奈,他已经很努力地在“炒冷饭”、“捡芝麻”了,可这些在他看来已经是“边角料”的东西,在专家们眼里,依然是颗颗惊雷。
最后,在经过无数轮的激烈讨论、反复修改和字斟句酌之后,一份被专家们戏称为“既像天书又像圣旨”的讲稿初稿,终于艰难出炉。
这份讲稿,巧妙地避开了一切可能涉及核心技术细节和敏感数据的部分,转而聚焦于几个听起来极其高深、但又似乎隐隐指向某种全新物理图景的“指导性原则”和“理论猜想”。
比如,秦风提出的“宏观量子相干调控”概念,就让在场的物理学家们眼前一亮。传统量子计算主要在微观粒子层面进行操控,难度极大,且极易受到环境干扰。而秦风提出的“宏观调控”,如果真能实现,无疑将是一场革命。当然,他只提概念,不提方法。
再比如,他提到的“基于环境背景噪声的随机共振计算模型”,更是让计算机科学家们大开眼界。传统计算想尽办法消除噪声,而秦风却提出要“利用”噪声,这完全是逆向思维,但仔细一想,又似乎蕴含着某种深刻的哲理。
还有一些诸如“多宇宙信息叠加态在计算过程中的潜在应用猜想”之类更加“放飞自我”的部分,则是秦风故意加进去的“私货”,用来进一步把水搅浑,让那些试图从中窥探核心机密的人,彻底迷失在无尽的“不明觉厉”之中。
“嗯,这份材料……不错!”最后审稿的那位来自部委的大佬,在看完这份被“阉割”和“包装”了无数遍的讲稿后,满意地点了点头,“既展现了我们的前瞻性视野,又守住了底线,尺度把握得刚刚好!秦风同学,辛苦你了!”
秦风心想:可不是辛苦嘛,比我推导“宇宙大统一理论”还累!
山雨欲来:全球瞩目的“内部交流会”
随着“内部交流会”日期的临近,全球科技界和媒体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燕京大学。
虽然号称“内部交流”,但通过各种渠道泄露出去的蛛丝马迹,早已让这场活动充满了神秘色彩。
“听说了吗?燕京大学要开内部发布会,秦风要亲自揭秘他的‘超级武器’了!”
“不是发布会,是小范围的学术研讨,门槛极高,据说只有院士级别才有资格旁听!”
“不对不对,我得到的消息是,全球顶尖的计算机专家都会去,还有几家神秘的科技巨头cEo也会列席!”
各种版本的猜测在网络上流传,每一个版本都比上一个更夸张。
而那些真正收到了邀请函的专家和媒体记者,则如同拿到了进入神秘宝库的金钥匙一般,既兴奋又紧张。
一些曾经对“收音机事件”持嘲讽态度的西方媒体,此刻也想方设法通过各种关系,希望能搞到一张入场券,哪怕只是在会场外远远看一眼也好。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见证历史的时刻。
燕京大学方面,对于这场“科普会”的安保工作和组织工作,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级别。会场选在了燕大一个新建的、具有最高级别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的国际会议中心。所有受邀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身份核查和安全检查。
会场内,禁止携带任何未经许可的电子设备,全程信号屏蔽。所有演讲内容和交流记录,都将被列为“高度机密”,在解密期前不得外泄。
用李副校长的话说:“咱们这次,就是要搞一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只见其影,不见其形’的最高境界!让他们知道我们很牛,但就是不知道我们到底有多牛,怎么牛!”
而作为这场风暴中心的秦风,却在会议开始的前一天晚上,难得地给自己放了个小假。他没有去实验室,也没有抱着那些比砖头还厚的学术专着啃,而是出人意料地回了趟家。
秦风的父母看着突然出现在家门口的儿子,又惊又喜。
“儿子,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说最近忙着搞什么……大项目吗?”秦妈一边给秦风拿拖鞋,一边关切地问道。
“嗯,明天有个小会,我来讲几句。提前弄完了,就回来看看您二老。”秦风笑着说道,顺手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爸,妈,这是我用上个月的科研奖金给你们买的按摩仪,对颈椎和腰椎都好。”
“哎呦,你这孩子,挣钱了也不知道自己留着花,净给我们买东西!”秦妈嘴上嗔怪着,脸上的笑容却比花儿还灿烂。
秦爸则在一旁默默地打量着儿子,点了点头:“嗯,看起来精神还不错,没瘦。明天那个会……重要吗?要不要爸去给你加加油?”
秦风笑道:“不用不用,就是一个小范围的内部交流,都是些同行。您二老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晚饭时,秦妈特意做了秦风最爱吃的红烧肉和可乐鸡翅。饭桌上,老两口旁敲侧击地问了问秦风最近的研究,秦风都用一些巧妙而又不失幽默的方式应付了过去。
比如秦妈问:“儿子,你那个‘重大突破’,到底是个啥啊?能让妈也听懂不?”
秦风夹了一块红烧肉,想了想说:“妈,您可以这么理解,以前咱们打算盘,啪啦啪啦响半天算个数;后来有了计算器,按几下就算出来了;再后来有了电脑,能算更复杂的。我呢,现在就琢磨着,怎么能让这个‘算盘’啊,一下子能同时拨拉成千上万个珠子,而且每个珠子还能同时表示好几个数,算得那叫一个风驰电掣,比光还快!”
秦妈听得一愣一愣的:“那……那不还是算盘嘛?”
秦风哈哈一笑:“对,就是个超级无敌pLUS版的智能大算盘!”
秦爸在一旁听着,若有所思:“听起来……好像是挺厉害的。儿子,不管你做什么,爸妈都支持你!只要是对国家有用的事,你就大胆去做!”
“嗯!”秦风重重地点了点头。
夜深人静,秦风躺在自己阔别已久的卧室床上,闻着被单上熟悉的阳光味道,心中却不像表面那么轻松。
明天的那场“科普”,虽然只是“非核心原理”,但他也知道,这足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新的风暴。他要面对的,将是全球最顶尖的一批头脑,他们的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暗藏玄机。
“系统,”秦风在心中默念,“明天那帮老外专家里,会不会有专门来找茬的?”
系统的机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根据当前信息推演,存在概率为78.34%的‘学术挑战’事件,以及概率为35.17%的‘恶意刺探核心技术’事件。建议宿主保持警惕,并充分利用已掌握的‘降维打击’技巧,维护学术尊严与国家利益。”
秦风嘴角微微上扬:“知道了。正好,我也想看看,这帮地球上最聪明的脑袋,能被我‘科普’到什么程度。”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开始飞速预演明天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和应对方案。窗外的月光,静静地洒在这位即将再次震惊世界的年轻人身上。
一场名为“科普”、实为“降维打击预演”的特殊交流会,已然箭在弦上。而那些即将走进会场的专家们,此刻还不知道,他们将要见证的,究竟是科学的新纪元,还是……又一个让他们怀疑人生的“秦风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