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十一(1/2)
番外十一
“你们两房都要跟着老二他们家去珠海?这受什么刺激了, 以前也没听你们”
黄母看着来找自己的老大媳妇跟老二媳妇,她们身边还跟着木头似的两个儿子,她眉头皱了皱。
她知道自己这两房媳妇看到老二家发达会坐不住, 但知道归知道,她们这么快就来说, 她还是有些意外的。
“是的, 娘您也看到了, 现在种地越来越不吃香了,咱们苦点熬熬倒也没什么, 可日子也不能过一天且一天, 为的往后孩子们, 咱也得多考虑点不是吗?”
“再有个一二十年的,等嘉兴嘉瑶他们大了, 那会儿靠着种地过日子,怕是要比咱们现在还要难,老二他们一家在珠海混出名堂来了, 咱跟着沾光有了一份工, 好好干下去, 不管怎么样肯定也比种田有前途。”
“再说, 我们跟着去,在外头也能给老二做点帮衬,毕竟外头人也没有自己人靠谱。”
刘秀梅自然聪明,这段话即拿了自家孩子当由头, 这样是告诉家婆她不是眼红老二家过得好才非要出去,而是为的儿孙, 为了赚钱。
说到底自家丈夫还有儿子也是黄家人,就算自己家婆心里偏袒老二一家, 但也至于完全不管黄家其他人,毕竟黄家要想过得好,不能指望就老二一家好啊。
短时间还能压得住,时间久了要说其他人心里不会不舒服?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人不是木头,羡慕久了难免会嫉妒。
嫉妒是压不住的,一旦宣泄开,到时候闹起来就不会那么轻易能压下去,少不得要家宅不宁。
同时,帮衬这点上也可以说是点在黄母的心窝子上。但凡自己家婆不是那种心偏到没影的地步,她都没缘由反驳这件事。
而果不其然,听到自家儿媳妇这样的说辞,黄母脸色明显缓和下来,“你们年轻人有你们年轻人的想法,我个老婆子也懒得去掺和。”
“既然老大家跟老三家也要出门,我也就多嘱咐两句,听不听在你们。”
“娘,这说的是什么话?您到底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能听您说几句嘱咐,回头我们在外头真能用得上,我们肯定好好听。”
刘秀梅闻言眉头跟着舒展开,因为她明白家婆这样说的意思就是同意了。如此,他们出去打工的事也就成了板上钉钉。
这种状况下,她情绪说不出的好,不要说自己家婆给自己一些叮嘱,就算是挨两句骂,她也觉得没什么。
黄母见大儿媳如此上道,不由得笑了起来:“就你会说话,油腔滑调,也不知道是谁学的。”
“天地良心啊,娘,俺说的可都是实话,您非要这么想,那我也没有招。”
刘秀梅见气氛有些调动起来,她跟着打蛇上棍,当场耍了个没脸没皮的浑样,倒是把黄母惹得团团笑。
屋子里的气氛因此放松下来,黄母似乎也是真心真意的想要嘱咐人,接下来倒是真说了不少在外头要注意的事儿。
虽说她这辈子没有出过远门,但到底阅历在那儿摆着,真要讲也是有不少东西可以讲的。
而一旁,听着家婆絮絮叨叨的老三媳妇,这会儿才算是真正的松了口气。
虽然刚刚她全程没有.插.上.过一句嘴,但这不代表她不上心。相反,她可以说是很想把握这次机会,奈何嘴笨,她怕说错话就一直憋着,那种有话却硬.往.回.憋的感觉,差点没给她难受死。
眼下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她高兴得死死攥紧拳头。同时,她的目光不由得撇向自家大嫂,心里忍不住感叹,到底还是大嫂了解家婆,一环环下来,别说是当局的家婆,就是她这旁观者也听得一愣一愣的,找不出错漏。
似乎知道大房和三房这次去要许久,黄母这回比平时多说了不少话,时间也推了有一会。
或许最后,黄母自己也有些说烦了,她摆了摆手道:“路既然是你们自己选的,那往后要怎么走还得看你们自己,老婆子我就不多说了,都回去想想要收拾什么东西吧,别落了,那么远,没有人给你们寄的。”
这倒也是实话,真要把东西寄过去,那倒还不如直接花钱在当地买,毕竟邮寄费可能更贵。所以,收拾起来谨慎些,倒也能避免多花些冤枉钱。
“好,那我们就先回屋了。”
听到后者的话,刘秀梅知道这是下逐客令了,她也就没有再多待,带了人便回了屋。
屋子里很快安静,黄母则坐在屋子里,她目光跟着落在院子的篱笆上,那里圈养了几头下蛋的母鸡。
平日里她会将下的鸡蛋攒着换钱,算是用来补贴家用,毕竟黄家这么大一家子,过日子总是有很多地方要用到钱。
而地里的收成并没有那么及时,只有等把稻谷卖出去后才能看到钱。这时候鸡蛋的补贴家用,就显得很关键。
这也基本是农村人都认同的,毕竟这时候鸡蛋还是值钱的。
当然这会儿她也不是惦记什么鸡不鸡蛋的,而是在想刚刚的事,虽然她已经同意,但也不代表她的心情会很好。
原先老二就已经去外头了,如今连着老大和老三也要跟着去,这拖家带口的,到时候他们老黄家也算是彻底的冷清下来。
“安静些也挺好的。”
黄母喃喃着,神情有些不平静。
前两天老二媳妇儿还问过自己要不要跟着一起去珠海,吃住上的事她都会有安排。
本该是享福的,一般人都不会拒绝,但是黄母却在这一列,不是说她多清高,而是因为她在这里呆了大半辈子,已经熟悉了这里的节奏生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