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女帝(1/2)
番外三,女帝
就在我分身乏术的时候,哥哥回来了,我就知道他们一定会回来!
哥哥回来后立刻召集几个肱骨大臣,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摸清后,贬了朝臣,同时让赵大哥来西州替换我回去。
当辅国将军来到战场时,我就知道这场战争我们赢定了!士兵们仿佛被罩上一层盾,只要跟着将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我询问赵大哥我哥哥的情况,他告诉我哥哥的身体这次是彻底好了。
我坐上了返程的火车,在车上又碰上那个军医小郎中。他在战场上伤了腿,不能继续治疗伤兵,所以跟着一起回来了。
我越看他越觉得眼熟,走上前询问:“我们之前可曾见过面?”
那小郎中闻声脸嗖的红起来,摇摇头又点点头,半晌才开口道:“是……是见过的,不过那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我……我小名叫团团。”他说完脸更红了。
我一下子想起来了,大概十多年前,哥哥带我外出游玩,去军营外看打马球,中途遇上的小孩。
我含笑道:“还真是好久不见啊。”
这孩子当年患有心疾,还是哥哥亲手为他做的手术,没想到他也成了郎中,竟然还是去军中做事。
我与他聊了半晌,团团人如其名是个特别可爱的人,说话轻轻的,声音温润动听,讲的都是我没听过的疑难杂症。
我静静的看着他,心想若是纳一个这样的君后也不错。
回到皇宫,我克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狂奔向养心殿,一路上不少宫人惊讶的看着我,甚至都忘了问安。
“哥!哥!”我跑到养心殿门口,见熟悉的人正坐在椅子上批阅奏折。
他闻声擡起头,笑着看对我招招手:“潼潼,快过来。”
我鼻子一酸,眼泪啪嗒啪嗒的往下掉,一头扎进哥哥的怀里,这一刻我终于可以像个孩子肆无忌惮的哭出声来。
哥哥拍着我的背安慰:“好孩子,这段时间你辛苦了。”
我平复下心情,摇摇头说:“不辛苦,就是非常想你。”
哥哥拉着我坐下,上下打量道:“潼潼真是长大了,这几年你做的很好,徐冰都跟我说了。”
我心里有些自豪,觉得没辜负哥哥嘱托。
长治十八年,西州叛军被歼灭,为首的方皓等人被杀的杀,被抓的抓。赵大哥带兵长驱直入,再次攻进回讫国都城,诛杀回讫王,将当地百姓驱赶到北境。
吐蕃国第一时间投降,吐蕃王还亲自带着金银来上京赔罪,他倒是能屈能伸,跪在地上涕泪横流,说自己的受回讫人的蛊惑。
我闻言冷笑,这种话也就骗骗小孩子,吐蕃王也自知理亏,要将自己的皇子留在大启做质子。
哥哥不愿再发起战争,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
不过我在心里已经给吐蕃画上了圈,打完大启还想求和?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等着我秋后算账吧。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母亲的担忧也越来越甚,过年的时候她找到哥哥,问我的婚事该如何办,总不能也跟哥哥一样,稀里糊涂的过一辈子。
哥哥询问我的意见,我自然是全凭哥哥做主,毕竟对于我来说,男人不过是用来繁衍子嗣的工具,哥哥挑中的人自然是人品家世都没的说。
两个月后,他给我介绍了一个人,有时候缘分就是这么巧,这个人名叫张景仪,是太医苑的医官,他还有个小名叫团团。
他是父亲的学生,结业后在太医苑任职,家世清白,人品正直,最重要的是他与我幼年相识,心中倾慕于我。
我与团团相处半年后成亲,年底有孕,第二年秋生下长子宋桢。
长治十九年,皇兄决定退位,准备把精力放在医学研究上。
在朝臣的再三挽留下还是将皇位传给了我,改年号位长乐,取的是我的封号。
长乐初年,北方大旱,民间有传言是因为女子登基,有违天命,惹得天怒所以才不降雨。
如今我以不再是懵懂的小姑娘,对于这种事也不会再愤怒和难过。
我派李捷主持北方赈灾,拨银款,挖沟渠,引水灌溉,最大程度保住一部分庄稼。
同时派梁郑,肖起等人前去南方收购粮食,用于北方的赈灾。
这场旱灾差点掏空了国库,年底大伙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不过好歹是让百姓平安渡过过了这场灾难。
长乐三年,我开始加大军费开支,将每年税收的三分之二都用在军需储备上,有心人已经猜出我的目的,我要开始打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