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朕要搞基建 > 番外二,女帝

番外二,女帝(1/2)

目录

番外二,女帝

这场战争来的非常不是时候,因为此时距离哥哥归来的日期已经推迟了半年多。

朝中风云涌动,甚至传出长治帝在海上遭遇不测的谣言。

其心当诛!

我立马派人严查传出此话的人,将几个官员斩首示众。

我知道朝中还有不少人在观望,特别是那些守旧的老臣,他们本就不愿让女子登基,如今有了机会自然是墙头草两边倒。

六月份,西州的叛军已经多达七万人,还有不少各地的流寇纷纷前去投奔。

朝中郑老将军和杜老将军年事已高,不便领兵,武将杨将军和江将军主动请缨,带兵上京大军前去西州平叛。

那些日子大概是我此生最难熬的日子,每天都在等待军报,同我一样的还有朝中的诸位大臣。

屋漏偏逢连夜雨,太傅他老人家突染恶疾,连续四五人昏迷不醒,药石无医。

我亲自去高家探望,守在他的病床前照料。父亲也过来帮忙诊治,然而他年纪实在太大了,身体已经衰败的没办法再治疗,终于在昏迷的第六日撒手人寰。

我悲伤的失声痛哭,那一刻我多希望哥哥能回来……

七月中旬,大启的军队与叛军进行第一次交锋,大获全胜!

这一消息抵达上京时我正在御花园喂鱼,那条大黑鱼被养的似乎通了人性,每次去喂鱼它第一个游过来,在水边张着大嘴等我投进它嘴里,甚是有趣。

小黄门捧着军报跑过来:“殿下,胜了!我们打胜了!”

我扔掉手里的鱼食,拿起军报一目十行的看起来,那些乌合之众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这次交战杨将军直接把对方打退至西州库伦以北,退了三百多里!

我激动的回到偏殿,写了三封旨意,第一封褒奖大军的英勇,第二封招降叛军,凡主动投降者,皆免死罪。第三封则是命杨平,一定要将叛军首领捉住,削其首级!

我知道只有这场战争胜利,我才能安安稳稳登上皇位!

然而高兴没几日,始料未及的事发生了,吐蕃也反了,他们联合回讫一同向大启发起了进攻。

看完军报我脸色难看起来,从武朝至今,吐蕃一直中原的附属国。

大启建立后,吐蕃也是第一个向大启示好的周边国,没想到会咬人的狗不叫,他们跟回讫狼狈为奸,挑选在这个节骨眼向大启发难。

上京的兵已经全部调走,北关的兵不能动,只能从南方调集人马。

我下令命杭州守备丁大千,苏州守备姚安,共同率兵三万人去支援前线。

这场战役打了十分惨烈,因为西州军队的叛变,对方也有火炮和火铳。

火炮的杀伤力比弓箭投石器大多了,不少城镇因此被毁,数以万计的百姓变成流民,朝东方涌了过来。

原本杨将军估量西州军的火器坚持不了多久,只要守住再慢慢逐一击破,肯定能打赢。

可打来打去对方的火力非但没减弱,反而越来越强,炮弹和子弹不要钱似的往外洒。他心中惊异不已,连忙写信回上京。

我收到消息后,立刻派人去严查几个军工厂,看是否有人在暗中售卖火药给对方。查了一通皆没有找到疏漏,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吐蕃或者回讫已经有了自己的军工厂……

这不是我想看到的,意味着这场战争大启占不到任何便宜。

到了九月份,战争已经来到白热化的阶段,每日都有无数的士兵伤亡,回讫和吐蕃联合加上西州叛军,打的启军节节败退。

我心中焦急却毫无办法,我打算亲自去前线督战,鼓舞士气。

这件事一提出来,徐相和秦相纷纷来劝阻,战场上凶险,万一我死了那大启肯定会分崩离析。

这么坐以待毙不是我性格,随着战报上的伤亡越来越大,我终于按捺不住,在早朝上宣布要亲自去前线督战的消息。

大臣们议论纷纷,以李捷和刘蔺为首的大臣跪地请求我不要去,但我意已决,这场战争必须速战速决,再拖下去我怕北方的金国趁虚而入,那时才是不可挽回。

我带着黑道白秀和上千名护卫共同赶赴前线,朝中之事暂由左右二相共同处理。

这是我自出生起,去的最远的地方,先是乘坐火车,花了十天时间,抵达西州边境后再改为马车。

一路上能看见不少城镇,都被火炮轰炸成了废墟,原本平整的官道也变得坑坑洼洼非常难行。

一直到十月十二日,我才抵达了大军驻扎的午安县。

杨将军和江将军见到我非常激动,他们没想到我会以身犯险亲自来到前线。

我随二人来到军营,听他们讲了一下现在的战况,跟信上看到的文字不一样,他们口述更能直观的感觉到战争的残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