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东北谢文东 > 第393章 新修的晒谷场

第393章 新修的晒谷场(2/2)

目录

“河里?”大伙都愣了。

“对!”谢文东站起来,指着不远处的河,“河里的鹅卵石大小正好,洗干净了铺在场上,比石子还结实。就是得费点劲,得去捞,还得洗。”

“我去!”二柱第一个举手,“我会游泳,捞石头快!”

“我也去!”“算我一个!”村民们又热闹起来,刚才的愁云一下子散了。

在接下来的数天里,村民们被分成了两个不同的群体。一部分人继续留在工地上,他们用力地夯打着土地,每一次的撞击都让地面微微颤动。而另一部分人则前往河边,去打捞那些光滑的鹅卵石。

谢文东每天都会身先士卒地带领着人们来到河边。河水依旧寒冷,寒意透过皮肤直抵骨髓,但他毫不在意,每天都毫不犹豫地跳进河水中。他的身影在河水中若隐若现,双手不停地摸索着河底的鹅卵石,然后将它们一个个捞起,放入筐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筐又一筐的鹅卵石被装满,它们堆积在一起,形成了一座小小的“石头山”。

与此同时,彩霞则带领着女人们在河边清洗这些鹅卵石。她们手持刷子,不停地刷洗着每一块石头,确保它们的表面干净光滑。长时间的劳作让女人们的胳膊酸痛不已,但她们没有丝毫抱怨,只是默默地坚持着。

在一个宁静的傍晚,太阳渐渐西沉,天边被染成了一片绚烂的彩霞。谢文东站在冰冷的河水中,弯着腰,费力地捞着石头。他的双手已经被刺骨的河水冻得通红,嘴唇也因为寒冷而失去了血色,微微发紫。

就在这时,彩霞远远地望见了谢文东,她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她急忙放下手中的事情,快步跑向河边。

“东哥,快上来!”彩霞焦急地喊道。

谢文东听到声音,缓缓直起身子,艰难地走上岸来。他的身体因为寒冷而微微颤抖着,每一步都显得有些踉跄。

彩霞赶忙迎上前去,将早已准备好的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递到谢文东面前。

“东哥,快喝口姜汤,暖暖身子。”彩霞关切地说道。

谢文东感激地看了彩霞一眼,接过姜汤,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那股辛辣的味道瞬间在他的喉咙里散开,带来了一丝暖意。

喝完姜汤,谢文东的身体稍微暖和了一些。彩霞又迅速拿起一条干毛巾,轻轻地为他擦拭身上的水珠。她的动作很轻柔,生怕弄疼了谢文东。

谢文东感受着彩霞的细心照顾,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看着彩霞温柔的脸庞,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你看你,又逞能。”彩霞的声音里带着点埋怨,眼里却满是心疼,“跟你说过别在水里待太久,你就是不听。”

谢文东喝着姜汤,暖意在胃里散开。他看着彩霞,忽然想起去年冬天,他得了重感冒,高烧不退。彩霞整夜守在他床边,用湿毛巾给他擦额头,还去山里采草药给他熬汤。那时候他迷迷糊糊的,只记得她的手很凉,却一直握着他的手,说“东子,你快点好起来”。

“傻丫头,我没事。”谢文东把她拉进怀里,“等晒谷场修好了,我带你去镇上赶集,给你买块花布,做件新衣裳。”

彩霞靠在他怀里,笑了:“我不要新衣裳,只要你好好的,比啥都强。”

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随着时间的推移,晒谷场在村民们辛勤的劳作和挥洒的汗水中逐渐成型。那原本坑洼不平的土地,经过村民们的精心夯打,变得异常坚实。

在这片夯实的土地上,铺着一层整齐的鹅卵石,它们犹如被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一般,彼此紧密相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而在晒谷场的边缘,还用水泥仔细地抹了缝,使得整个场地看起来既宽敞又结实。

终于,晒谷场建成的那一天来临了。天空湛蓝如宝石,阳光洒在晒谷场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让人几乎睁不开眼睛。这一天,村民们纷纷赶来,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孩子们在晒谷场上尽情奔跑嬉戏,他们的笑声如同银铃一般清脆悦耳。他们手中拿着五颜六色的野花,欢快地撒向空中,野花如雨点般纷纷飘落,为晒谷场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谢文东站在场边,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踏实。彩霞走到他身边,手里拿着几颗向日葵种子:“我在场边种了圈向日葵,等秋天熟了,金灿灿的,就像场子里堆满了粮食。”

谢文东从背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有你在,干啥都有奔头。”他的声音很轻,却满是温柔。眼前忽然闪过这些年的画面——修水渠时的艰难,种水稻时的摸索,还有每次遇到困难,彩霞都站在他身边,陪着他一起扛。他忽然觉得,这辈子能娶到彩霞,能为村民们做点实事,就是最大的幸福。

李同志走过来,拍了拍谢文东的肩膀:“谢同志,你们干得好!这晒谷场,是真正的民心工程!”

就在这时,天边忽然飘来几朵乌云,风也大了起来。二柱皱了皱眉:“咋又要下雨?刚修好的场子,别再给冲了。”

谢文东抬头看了看天,却笑了:“没事,咱这场子结实,不怕雨!”他大声对村民们说,“大伙放心,以后咱的粮食,再也不怕潮了!”

村民们都笑起来,笑声在晒谷场上回荡。可谢文东心里却忽然掠过一个念头——晒谷场是修好了,可村里的粮食储存问题,真的彻底解决了吗?要是遇到连阴雨,光有晒谷场也不行,是不是得建个粮仓?还有,村里的路也该修了,不然收粮的时候,车都进不来。

彩霞好像看穿了他的心思,轻轻拍了拍他的手:“别想太多,一步一步来。你为大伙着想,大伙都看在眼里,以后有啥困难,大伙还会跟着你一起干。”

谢文东静静地凝视着那如诗如画的彩霞,仿佛被它的美丽所吸引。他微微颔首,表示对眼前景色的赞赏,但他的目光却并未停留在此,而是穿越了这片绚丽的色彩,投向了村外那片广袤的天地。

在远方,大片的田地宛如绿色的海洋,随风起伏,似乎在诉说着丰收的希望;蜿蜒的河流像一条银色的丝带,穿过田野,滋润着这片土地;而在更远的地方,村民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如同点点繁星,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谢文东深知,晒谷场的建成只是一个小小的开端,它只是村庄发展道路上的一块基石。要让这个村庄真正繁荣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条路或许会充满荆棘,或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心中有着对村民们的责任和对村庄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他知道,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将会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和需求。也许是农业技术的改进,也许是基础设施的完善,亦或是村民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但无论遇到什么,他都愿意去面对,去努力解决,因为他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村庄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夕阳渐渐西沉,余晖如金纱般洒落在晒谷场上,将整个场地都染成了一片金黄色。孩子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在场子里嬉笑奔跑着,他们的笑声和呼喊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欢快的交响乐。村民们则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悠闲地聊着天,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然而,在这看似和谐美好的场景中,谢文东的心中却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站在晒谷场的一角,默默地凝视着这片他亲手建成的场地,心中既有建成晒谷场的喜悦,也有对未来的深深思索和担忧。

他不禁想起了修建晒谷场的过程,那是一段充满艰辛和汗水的日子。为了筹集资金,他四处奔走,与村民们一起努力;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他日夜监工,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晒谷场终于建成了,这是他和村民们共同的心血结晶,也是他为村里做出的一份贡献。

可是,谢文东心里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村里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他不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村民们是否还能像现在这样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带领村民们一步步克服困难,走向更好的生活。

这个新修的晒谷场,究竟能给村里带来多少改变呢?它能否真正解决村民们的实际问题,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呢?而那些潜藏在平静生活下的新需求,又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呢?

谢文东的心中充满了疑问和不确定,但他知道,无论未来会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他都必须坚定地走下去。因为他是这个村庄的带头人,他肩负着村民们的期望和信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