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虎啸青瓦台·傀儡王座(2/2)
李明博仿佛就在等着这句问话,语气变得更加清晰、有条理,如同早已打好腹稿,
“代表!我的提议是——由您继续统帅大局,担纲竞选旗帜与未来的大统领!
而由我,毛遂自荐,为您分担具体执行层面的千钧重担!”
他清晰地列出了价码,
“第一,由我暂任党代表。”
“第二,若我们赢得选举,由我出任国宰一职,并同时兼任财政经济长官,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凝聚国家财经资源,全力拯救经济和稳定韩元!
这两个职位非一人兼任不足以应对当前乱局!”
“第三,在您就任大统领后,恳请您设立一个‘大统领特别经济安全委员会’。
由我牵头负责该委员会日常运转,这样既能第一时间向您汇报、由您定夺大政方针,又能确保执行层面的高效统一,将因您精力不济可能导致的延误和风险降到最低!”
“第四,我同时兼任汉城市市长,以巩固五年后大统领竞选基本盘。”
议事厅里落针可闻!
所有幕僚都听傻了!
这不是要权,这是要直接把大统领架空!
党权、政权、财权三合一不说,特别还要特别行政地区长官!
干脆还把军权要了直接成为独裁者好了!
屁股真大!
若李会昌如果真的答应,他就是一尊坐在青瓦台的泥菩萨,只能出现在剪彩和国宴的仪式上!
所有核心权力都将被李明博牢牢抓在手中!
更毒辣的是那冠冕堂皇的理由:为您健康着想!替您分担!确保效率!
李会昌只觉得一股逆血直冲脑门!
羞辱!
这是赤裸裸的羞辱!
把他当成了行将就木的傀儡!
他的嘴唇哆嗦着,脸色由灰转青。
然而……
就在他几乎要脱口而出拒绝的瞬间,目光在大厅里大国,发现的,却是一张张躲闪、沉默、甚至隐隐有些动摇的脸庞。
李会昌一惊。
怎会如此?
随即,心思一转,他便明白了这群人的想法。
倒吸了一口凉气后,一个冰冷的声音在心底响起:检察官体制!
而且……
他才是首当其冲的人!
如果硬抗到底,即便自己登上宝座,面对这经济崩盘、内外交困的烂摊子,极可能在心力交瘁和反对党的疯狂攻击下,落得个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的下场!
何况,如果自己拒绝,李明博会不会倒戈?!
就这么放弃实权,屈辱不?
屈辱!
但是……
似乎也不是那么完全不能接受?
而且如果答应……
虽然权力被架空了,但明面上,自己还是大统领!
是青瓦台的主人!
历史地位有了!
家族利益也能得到保全!
而五年后,如果李明博再当选……
那么,哪怕李明博只是为了名义上的和谐,都不会在亏待前总统家族。
如此,可保十年平安!
而十年后……
十年后自己这个身体能不能看到那天都是个问号!
想到这里,他的怒火,如同撞在冰山上,无声地熄灭了。
剩下的只有无力感和冰冷的妥协。
从会议室里众人的目光里他也知道,大势已去。
党内最需要稳定的人心,已经悄然偏向了那个拿着算盘和成绩单的“年轻人”。
“明博……”
李会昌的声音像是瞬间老了十岁,干涩、沙哑,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巨大的屈辱感,却又带着一种认命的疲惫,
“兹事体大……关乎党和国家的未来……需要党内核心集体商议……”
李会昌不想直接下台,给了个含糊的拖延,“我……需要些时间考虑。”
“理解!完全理解!”
李明博的声音立刻充满了尊敬和分寸感,
“这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务必慎重!我等您的消息。会昌代表保重身体!”
语气仿佛发自内心地关怀着一位敬重的长者。
电话挂断。
议事厅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黑夜。
死寂。
李会昌缓缓靠在椅背上,闭上眼,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如同一块风干的枯木。
过了足有半分多钟,他才睁开眼,那眼神里有难以消解的屈辱,有面对现实的冰冷,更有一丝如释重负般的疲惫。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座每一位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的核心幕僚和党内大佬。
“你们……怎么看?都讨论讨论。”
声音平静无波,却像寒冰砸在每个人心上。
短暂的沉默后,窃窃私语开始。
大多数人的表情已经从刚才的震惊和尴尬中缓过来,变成了复杂的思索。
李明博的方案固然跋扈,但……也有其合理性。
老帅的身体状况是明摆着的巨大隐患,强行上位可能连任期内都撑不下去。
而李明博年轻力壮,背景深厚,HY建设出身,HY财阀之王的奠定者,曾任商工资源部长官,尤其在经济治理方面颇有建树,确实是眼下应对经济危机的最佳人选。
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的方案虽然架空了李会昌,但保障了李会昌的名义地位和党内派系的整体利益,避免了内斗。
一旦李会昌硬顶,党内分裂在即!
“咳……”
一阵压抑的咳嗽声在会议室里响起。
角落里,一位头发花白、在大国家党内资历深厚、素以“智囊”著称的元老级顾问金秉准,缓缓站了起来。
他看穿了李会昌眼中的屈辱与那份不易察觉的意动。
他知道,这位老朋友内心深处,其实已经权衡过利弊,倾向于接受这个屈辱但可保全的方案。
只是需要有人递个台阶,保留最后一点颜面。
金秉准的声音低沉而克制,打破了脆弱的宁静,目光缓缓扫过屋内众人,
“明博同志的话……虽然锋芒太露,但也的确是……出于一片公心,为党为国,也是为会昌代表您个人考虑。”
一句话定了调子。
金秉准继续道,语速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卢武铉倒了,青瓦台近在咫尺。
这是天佑大国家党。
但也正是这突然降临的巨大果实,才更容不得半分差池!
眼下新罗是什么局面?
韩元像瀑布一样往下掉(他用手做了个急剧下坠的手势),华尔街的秃鹫在天上盘旋!
HY,三桑,乐天,几大财阀丑闻连环爆雷,内部动荡!
民心恐慌,外资撤离!
这不是承平交接,这是乱世危局!”
他的话精准戳中了所有人的隐忧:胜利是甜的,但胜利背后的烂摊子,能把人噎死!
“在这种时候,”金秉准目光锐利地看向李会昌,
“代表您个人登顶青瓦台的荣耀,已经和新罗国家的存亡续绝紧密绑在了一起!
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一旦当选后半年内经济继续恶化,金融市场崩盘加剧……民众的失望和反噬会有多恐怖?我们大国家党会被打上‘无能’的烙印,永世不得翻身!”
他的声音陡然加重,“而明博同志提出的方向,恰恰是将这种风险最小化的最优解!”
“他放弃本次竞选,将最耀眼的舞台留给您。”
他巧妙地将李明博的逼宫说成高尚的让步,“眼下国家正处于空前的危难时刻!任何一点决策和执行上的延误,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灾难性后果。
明博同志提出的分工建议……我认为是合适的。”
金秉准摊开手指,像在布局一盘大棋,“他以国宰兼财政长官身份,全权执掌经济民生命脉!
稳定韩元、梳理内外债、恢复市场信心,这些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非他莫属!
他的履历、人脉、能力,在党内、在国内工商界、甚至在华国华尔街那里,都具备快速启动的信用背书!
同时兼任汉城市长!首都的稳定是全国的定心丸!汉城经济恢复直接关系到民望和国际观感!
这份基业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人’手中!”
“更关键的,是党代表职务!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动荡时期,党内绝对不能出现山头林立、各自为政的内耗局面!
党代表位子至关重要,必须由有能力、有手腕、在党内根基深厚的实权人物坐镇,方能统一全党意志,确保代表您的政令,在大国家党控制的国会和各级政府中畅通无阻!
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关键时刻被自己人掣肘拖后腿!
如此,在政治上,既保持了党最高领导层的稳定性和历史的延续性,又确保了核心执行层拥有足以应对危机挑战的强大效能和连贯性。
在操作上,由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的明博同志具体负责行政和财经事务,代表您就能从繁杂的执行细节中抽身,将宝贵的精力集中在对国家发展方向进行最高层面的战略把控,以及维系国际形象、安抚民心等核心要务上。
这对您,对大国家党,对新罗的未来,无疑都是更优的选择。”
分析精辟,逻辑缜密。
金秉准将一个极其冷酷又极其合理的权力架构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李会昌:象征性的最高领袖,负责对外光鲜的“招牌”,承担最终的政治责任。
李明博:实质性的权力掌握者,承担最棘手的实际工作,掌握国家运转的真正引擎。
党代表的帽子,更是彻底架空了李会昌可能产生不同政策主张的风险。
李明博明修栈道,拥戴李会昌上位,暗度陈仓,实质掌舵国家。
李会昌赢得了一个名垂青史的称谓,却交出了核心的权力杠杆。
室内再次陷入沉默,但这次沉默的性质变了。
不再是愤怒和尴尬,而是带着一种被冰冷的现实说服后的沉重认同。
是啊,李明博要的确实很多,但他也确实是最可能稳住这艘破船的人。
而此时,金秉准继续说道,“而从长远来看,明博同志担起这副重担,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和风险。
若成功,自然是代表您识人之明、用人之魄力的体现!
若……过程中有所差池,作为实际操盘手,他也将承担主要的责任和舆论压力。”
这话说得其实已经很明白了:脏活累活黑锅让他李明博背!功勋荣誉的果子您李会昌还是最大一份!
金秉准最后总结,语气恳切,“会昌代表,这不是退让,这是……以老带新!传帮带!在最危难的关头,给年轻人压担子!给国家保存希望的火种!
……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可行方案。”
一番话,既点明了利害,又给李会昌可能接受的“投降”披上了一件“以老带新、培育后辈、高瞻远瞩”的华丽外衣。
李会昌听完,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目光低垂,若有所思地敲击着桌面。
把李明博放在这个位置上,成功了,功劳大头还是他这个名义上的掌舵者。
失败了……
那所有的火力也由李明博首当其冲,李会昌甚至能扮演“力挽狂澜未遂”的悲情角色。
议事厅里无人再开口。
结局,似乎已然呼之欲出。
半晌,李会昌笑了起来,“那我就勉励为明博同志挡几年风雨吧。”
众人明白,这就是权力的分割令。
金秉准深深一躬:“代表深明大义,以国为重。”
紧接着,他眼神锐利地扫视全场:“立刻封锁消息!准备与明博同志团队就具体人事任命和权力过渡细节进行紧急磋商!
明天太阳升起前,必须拿出让全党上下信服的方案!
所有进程,列入党内绝密,非最高层核心不得与闻!”
命令下达,大国家党这台机器在短暂的惊愕后,迅速切换到了密谋运作的状态。
刚才还无所事事的幕僚们立刻行动起来,保密电话线路接通,隔绝森严的小会议室被启用。
……
汉城市政府,市长办公室。
灯光通明。
李明博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手中端着一杯早已冷透的茶水。
窗外的繁华倒映在他深邃平静的瞳孔中,不起波澜。
他没有丝毫得意,只有一片冰沉如水的平静,仿佛这一切本就理所应当。
办公室门被无声推开,他的心腹首席战略顾问,一位西装革履、眼神如同精密算盘的年轻人,快步走了进来,低声但清晰地汇报,
“市长……不,代表,他们(李会昌团队)接受了全部框架要求。
金(秉准)顾问担任密谈牵头人,很快会把拟定的权力交接与职务提名清单传过来。”
李明博没有转身,只是微微颔首,动作轻微得几乎难以察觉。
“舆论呢?”他的声音平淡无波。
“都在按照预设方向发酵。所有主流媒体、网络热评,都在盛赞李(会昌)代表‘临危不乱,力挽狂澜’。
同时,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和必须‘稳定舵手’的声音也在迅速占据高地……为您的‘救火队长’角色做好了铺垫。”
年轻人语速很快,条理清晰。
李明博终于转过身,脸上依旧没有丝毫笑容,目光如同审视精密仪器的工程师,
“那些被我们有意‘泄露’给亲近媒体的、关于卢武铉与三桑金钱输送链的‘补充细节’,反应如何?”
年轻人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效果极佳。不仅彻底坐实了卢武铉政治生涯的死亡,还成功引导了讨论方向。
民众开始聚焦追问‘为什么财阀能如此肆无忌惮操控政客?我们该如何彻底改革这种腐朽的政治献金机制?’
而这些问题最终的落脚点……”
他没有说完,只是饱含深意地看了一眼李明博。
答案不言而喻:需要一个立场相对独立、至少表面上与旧财阀划清界限、手握改革大权的强力人物!
而这个形象,李明博早已通过一系列的宣传精心塑造多年!
“做得好。”
李明博只说了三个字。
此时,助手匆匆走进来,将一份打印出来、还带着机器微热的新文件轻轻放在办公桌上。
“代表,大国家党核心密商草案传真到了。”
李明博走到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前,拿起那份文件。
白纸黑字,条分缕析,和他提出的方案一模一样。
“记录命令!
一、立即启动与华国外汇储备局的秘密双边货币互换磋商。
二、向HY集团提供紧急信用背书,协调国际债权人暂缓追债。
三、对金大中、卢武铉展开秘密调查。
……”
秘书完成记录后,打印出来递交给李明博审阅。
李明博目光在纸面上飞速扫过,嘴角不由自主的缓缓地、近乎不可察觉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那绝非愉快的笑容,而像一把打磨精良的利刃,在黑暗中悄然出鞘时闪过的一丝冰冷微光。
他拿起桌上那支沉重的万宝龙钢笔。
笔尖悬停在需要他最终确认签名的位置下方。
停顿了三秒。
然后,笔走龙蛇。
“李明博”三个刚劲的汉字清晰地烙印在文件右下角。
没有犹豫,没有激动。
但猎猎寒风,已在他掌中呼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