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人间历险(1/2)
上官乃大归隐江南靖园,倏忽五载。
这五年,对上官乃大来说,是他人生中最为闲适平和的时光。他远离了京城的喧嚣与朝堂的诡谲,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每日里,他与夫人苏婉清一同赏花品茗,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课读孙儿,看着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慈爱和欣慰。
偶尔,也会有三五来访的故交旧友,他们围坐在一起,回忆着往昔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都成了此刻最珍贵的谈资。日子如靖园外的溪水一般,潺潺流淌,静谧安然。
上官乃大的鬓边华发渐增,但他的气度却愈发沉凝温润。昔日兵部尚书的锋锐,如今已尽数敛于眼底深处,只余下一派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他不再是那个在朝堂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而是一个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
长子守业在京中翰林院兢兢业业,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已升至侍读学士,清贵稳健。次子亦在地方任上颇有政声,深受百姓的爱戴。女儿静姝家庭美满,时常带着外孙回府小住,给上官乃大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一切似乎都沿着最圆满的轨迹运行着,上官乃大对此感到十分满足。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而风不止。
这一日,靖园来了位不速之客。来人风尘仆仆,面容憔悴,却是上官乃大昔日一手提拔的兵部旧属,名唤韩青,曾任江南道某府守备,性格刚直。去岁因故去职后,便回了原籍。
韩青一见上官乃大,便推金山倒玉柱般拜倒在地,未语先泣:“老大人!求老大人为学生做主!”
上官乃大心中一惊,与身旁的苏婉清对视一眼,皆看到彼此眼中的凝重。他亲手扶起韩青,沉声道:“莫急,慢慢说,究竟发生了何事?”
韩青平复了一下情绪,才将一段骇人听闻的冤情娓娓道来。
原来,韩青去职后,其妹夫一家在临州经营一家不小的绸缎庄,家底颇丰。数月前,临州新上任的通判赵文昌,乃是当朝户部尚书(已由革新派领袖转为首辅)妻弟的门生,仗着朝中有人,在地方上横行无忌。他看中了韩青妹夫家的产业和其女(即韩青的外甥女)的美貌,竟设计构陷,以“通匪”之名将韩青的妹夫下狱,不出三日,便屈打成招,死于狱中。家产尽数被抄没,女眷则被强行掳入赵府。
韩青得知后,悲愤交加,四处奔走告状。奈何赵文昌在临州一手遮天,且其背后关系网直通中枢,各级官府要么推诿搪塞,要么畏惧其权势,无人敢接此案。韩青自己反而因“诬告朝廷命官”被追捕,不得不隐匿行踪,辗转来到靖园,寻求老上司的庇护与帮助。
“老大人,学生深知您已致仕,不应再扰您清静。但此贼无法无天,草菅人命,霸占民产,欺男霸女,天理难容!学生实在是走投无路了!”韩青声泪俱下。
上官乃大听完,面色沉静,久久不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目光投向窗外摇曳的竹影。他早已不是那个执掌天下兵马的兵部尚书,如今只是一介闲散侯爷,手中并无实权。插手地方事务,尤其是牵扯到朝中显贵,绝非明智之举。一个不慎,不仅自身晚节难保,更可能牵连在京为官的儿子们。
苏婉清默默为他续上热茶,轻声道:“夫君,韩将军所言若属实,那赵通判确是罪大恶极。只是……此事牵涉甚广,需得从长计议。”
她的话,点明了其中的风险。
上官乃大何尝不知?但他看着韩青那绝望中带着最后一丝期盼的眼神,仿佛看到了多年前那个在权力倾轧中挣扎求存的自己。他曾秉持“持重守中”,是为了大局稳定,但绝非对不公和罪恶视而不见。为民请命,持守正道,这本就是他内心深处不曾泯灭的为官初衷。
沉默了半晌,上官乃大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韩青,你且在我这靖园住下,暂时不要露面。此事,我已知晓。”
他没有立刻承诺什么,但这句话,已让韩青看到了希望,连连叩首。
当夜,书房内灯烛再明。
上官乃大并未急着动用旧日关系网。他深知,此事必须谋定而后动。他让苏婉清磨墨,亲自修书数封。一封是给仍在兵部任职、绝对可靠的老部下,询问临州兵备情况及赵文昌其人的官声风评;另一封则是写给一位致仕后隐居临州附近、以刚正不阿着称的御史同年,请他暗中查访韩青所言虚实。
“夫君是打算……”苏婉清看着丈夫凝重的侧脸,心中明了,他已然决定要管这件事了。
上官乃大放下笔,叹了口气:“婉清,我虽离了朝堂,但眼看如此冤狱,若置之不理,于心何安?况且,韩青是我旧部,他信我,才来寻我。这份信任,我不能辜负。”
苏婉清握住他的手,温言道:“妾身明白。夫君非是逞一时意气,而是要行心中正道。只是,对方树大根深,我们需寻一稳妥之法,既要伸张正义,亦要保全自身与家人。”
数日后,回信陆续抵达。
兵部旧部的回信证实,临州驻军将领与赵文昌过从甚密,且近来确有异常调动,似有弹压地方之嫌。而那位御史同年的密信则带来了更详细和确凿的信息——他动用旧日人脉,暗中查访了数位侥幸逃脱的韩家旧仆以及狱中目睹韩青妹夫惨状的胥吏,证实了赵文昌构陷、逼死人命、强夺家产、掳掠女眷的罪行,甚至还有他贪墨税银、勾结地方豪强欺行霸市的更多劣迹。信中附有部分人证画押的供词副本。
证据在手,上官乃大心中有了底。但他也清楚,仅凭这些,还不足以扳倒一个根基深厚的实权通判,尤其是其背后还站着朝中的大人物。直接上奏,很可能奏折未到御前,就已被人截下,打草惊蛇,甚至会引来对方对韩青乃至自身的疯狂报复。
他需要一条更稳妥,更能击中要害的路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