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上官乃大人间历事(1/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距离那场震惊朝野的“墨鳞之乱”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叛乱中,上官乃大凭借着护驾、平乱和肃清奸佞等卓越功勋,成功地从一个原本掌管典籍、清贵但却毫无实权的文官,摇身一变成为了皇帝身边最为炙手可热的红人。
皇帝对他的赏赐可谓是丰厚至极,不仅敕封他为正三品的兵部右侍郎,还赐予了他靖安伯的爵位,并赏赐给他大量的金银和田宅。上官乃大的地位和财富都在一夜之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的上官乃大不过是一个落魄的书生,如今却已成为了权贵新锐,他的府邸门前整日车水马龙,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而且都是些声名显赫之辈。然而,在这看似繁华喧嚣的背后,上官乃大却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凝视着窗外的皎月,心中不时地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空茫。
那场巨大的变故让他失去了太多,甚至差一点就失去了自己的性命和一直坚守的信念。如今的他虽然拥有了权势和富贵,但这些东西却如同镜花水月一般,虽然真实可触,却总让他感觉缺少了一些根基。
这一天,宫廷之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原来是太后的寿辰到了。按照惯例,朝中大臣都要前来赴宴,为太后祝寿。上官乃大自然也不例外,他身着华服,风度翩翩地来到了宴会现场。
宴会上,丝竹之声悠扬婉转,舞姬们翩翩起舞,犹如仙子下凡。宾客们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好一幅歌舞升平的景象。上官乃大周旋于众人之间,应对得体,神色从容,仿佛对这样的场合早已习以为常。
然而,就在他不经意间,目光却突然被对面女眷席中的一道清丽身影所吸引。那是一位身着藕荷色宫装的女子,她的妆容淡雅,宛如出水芙蓉,气质如兰,在一众珠光宝气的命妇闺秀中,显得格外沉静。
上官乃大定睛看去,发现这位女子他竟然认得,她正是已故太傅苏文正的嫡孙女——苏婉清。苏太傅当年因为直言进谏而得罪了权贵,最终郁郁而终,家道也因此中落。苏婉清的父母早亡,她是由祖母抚养长大的。由于她的才名和品性出众,被太后接入宫中抚养,并陪伴公主读书。
许是感受到注视,苏婉清抬眸,目光与上官乃大相遇。那一瞬,上官乃大心中微动。那双眼眸,清澈如水,却带着一种经历过世事变幻后的通透与宁静,没有寻常闺阁女子的羞怯,也没有刻意迎合的媚态,只有一片坦然的平静。
宴席散去不久,太后宫中竟传来口谕,召靖安伯上官乃大觐见。上官乃大心中疑惑,整理衣冠前往。
太后居于慈宁宫,殿内熏香袅袅,气氛祥和。太后端坐上位,神色慈和,问了上官乃大一些朝务家常,话锋一转,叹道:“哀家听闻,伯爷至今未曾续弦?”
上官乃大心中一凛,恭敬回道:“回太后,臣……确是如此。亡妻去得早,臣心中感念,加之政务繁忙,便耽搁了。”
太后点点头:“重情重义,是好事。但男子汉大丈夫,成家立业,方是根本。你如今身居要职,府中岂能无主母打理?哀家看那苏家丫头婉清,品性端良,知书达理,与你倒是般配。她家中虽无显赫父兄,但苏太傅的门生故旧仍在,清流一脉,于你名声亦有裨益。你意下如何?”
上官乃大愕然抬头,对上太后意味深长的目光。他瞬间明白,这不仅是关怀,更是一种政治上的考量与拉拢。苏婉清的身份,恰好能弥补他新晋权贵在清流士林中的些许不足。而太后此举,亦是向外界表明对新贵派的支持与掌控。
他脑海中闪过宴席上那双平静的眼眸,心中那丝空茫似乎被什么轻轻触动。他并非贪恋美色之人,但苏婉清身上那种历经磨难而不折的坚韧,以及那份通透的宁静,莫名让他感到一丝共鸣。
沉吟片刻,上官乃大躬身道:“臣,谢太后隆恩。一切但凭太后做主。”
婚事定在三月后,太后亲自指婚,皇帝亦赐下厚赏,场面极为隆重。
新婚之夜,红烛高燃。上官乃大挑开苏婉清的红盖头,再次对上那双清亮的眸子。这一次,他在那平静之下,看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以及……一丝与他类似的,对未来的审慎期待。
“夫人。”上官乃大开口,声音比想象中温和。
“夫君。”苏婉清微微垂首,声如蚊蚋,却清晰可闻。
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恋,这场婚姻始于太后的旨意和利益的结合。然而,日子久了,上官乃大渐渐发现,苏婉清确是他的良配。
她不仅将靖安伯府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上官乃大再无后顾之忧,更难得的是,她于学问见识上亦有不凡之处。上官乃大时常与她谈论朝局、经史,她总能提出独到的见解,言辞委婉,却往往能切中要害。她不像亡妻那般活泼娇憨,带来的是另一种沉静的力量,如同涓涓细流,润物无声。
她知晓上官乃大过往的经历,从不主动提及,却在他偶尔流露出对往事的追忆或对朝堂倾轧的疲惫时,默默为他添上一杯热茶,或是弹奏一曲清心的古筝。琴音淙淙,仿佛能涤荡尽他满身的尘埃与算计。
一年后,苏婉清诞下一子,上官乃大为其取名“守业”,寓意守护家业,亦暗含对稳定安宁的向往。又过两年,再生一女,取名“静姝”,取“静女其姝”之意,希望她娴静美好。
子女绕膝,贤妻在侧,上官乃大感受到了久违的、属于尘世的温暖与踏实。那权力场中的波诡云谲,似乎也因这温暖的港湾而变得可以忍受。他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经营家庭、培养子女上。对于官场,他依旧勤勉,手段愈发老练,但内心深处,那份对权势的热忱,却渐渐被对家庭安稳的守护所取代。
时光荏苒,又是十年过去。
上官乃大已官至从二品兵部尚书,靖安伯的爵位也因他在一次边境摩擦中运筹帷幄、稳定局势之功,晋为靖安侯。他成了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然而,树大招风。新帝登基后,锐意改革,朝中格局动荡。以首辅大臣为首的保守派与以户部尚书为首的革新派争斗日趋激烈。上官乃大掌兵部,位置关键,成为两派极力拉拢的对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