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陷阱(2/2)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时,技术团队在U盘的隐藏分区有了新发现——一个加密的日志文件。破译后,内容令人震惊:这是园丁的“清理记录”,详细记录了每个目标的“处理方案”和“善后措施”。
其中一条记录特别醒目:“目标#4(赵志刚)需制造自杀假象,其掌握的证券账户资料必须销毁。执行人:黑桃K。”
“黑桃K?”覃枫若有所思,“这应该是园丁手下杀手的代号。”
通过对“黑桃K”的追踪,专案组锁定了一个跨国职业杀手组织。更令人震惊的是,该组织近期的资金流向,最终指向一个名为“白梅基金会”的离岸账户。
“又是白梅花!”林悦意识到,这个神秘组织远比他们想象的庞大。
与此同时,对七名官员生前活动的调查也有了突破。审计发现,他们在遇害前都曾进行过大额资产转移,资金最终流向同一个目的地——某太平洋岛国的银行。
“他们在准备跑路!”陈志明分析,“但园丁比他们更快。”
一个更可怕的推测浮出水面:园丁不仅是在灭口,更是在进行一场彻底的“系统重置”。通过清除这些可能暴露的“棋子”,他正在抹去自己在体制内的一切痕迹。
“我们必须加快速度!”林悦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园丁的下一个目标,可能是更高级别的人物。”
果然,三天后,又一名重量级官员“意外”去世——省委副书记王志强在视察途中突发脑溢血。而王志强,正是二十年前大力举荐“园丁”进入组织部的关键人物。
“园丁在向上清理!”覃枫震惊地说,“他的清洗范围正在扩大。”
面对如此猖獗的连环谋杀,林悦决定采取非常手段。她通过绝密渠道,直接向中央纪委主要领导汇报了情况。
在最高层的支持下,一个跨部门的特别行动组成立,代号“清道夫”。行动组获得了特殊授权,可以绕过常规程序开展调查。
与此同时,技术团队对U盘的溯源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分析加密算法和文件创建痕迹,他们锁定了一个位于境外服务器。而该服务器的注册信息,竟然指向一个已经“死亡”的人——三年前因“抑郁症”自杀的网络安全专家李明。
“李明可能没死!”陈志明激动地说,“他可能是园丁的技术顾问。”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结论:园丁不仅是一个隐藏在幕后的操盘手,更是一个拥有强大技术能力和杀手网络的神秘组织首领。而这份死亡名单,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深夜,林悦独自站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看着七名官员的照片。她知道,每一起“意外”背后,都是一个被牺牲的生命,一个被掩盖的真相。
“园丁,无论你藏得多深,我们一定会把你揪出来。”林悦轻声发誓。
就在这时,她的加密手机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名单只是开始。下一个,可能是你身边的人。——园丁”
林悦的心猛地一沉。园丁不仅知道她在调查,还在向她发出赤裸裸的威胁。
这场较量,已经进入了最危险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