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六(2/2)
他原是打算等下朝后就面见皇帝的,哪成想昭和帝到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百官宣告他的海上商行。
短短半日,朝中臣子皆知,昨天京郊码头回了两艘巨船,每艘铁皮船都能装载近千人,两艘船带回珍宝无数,更有海外特产,应有尽有,另有一名蒸汽机之物,堪称神迹。
但朝臣如何也没想到,那两艘巨船,竟会是皇帝的所有物。
昭和帝扬眉吐气道:“朕早前便说,当提高商人地位,广开商路!尔等却与列祖之法约束于朕,几次三番阻止朕推行新政,万般无奈之下,朕只得另寻他法。”
“好在朕麾下自有能人,短短三年,便叫朕开了眼界,也叫尔等看看,就是诸公看不起的商户,将巨轮行至万里之外,为我大昭带回当世之最!”
“陆卿可在——”
最开始时,陆尚并没觉得这是在叫他,直至他不经意擡头时,正好与昭和帝的视线撞在一起。
陆尚:“……”他忍不住再擡了点头,却见昭和帝冲他微微颔首。
陆尚了然,这才仓皇出列:“臣在!”
“今日,你便在这金銮殿上,告知诸臣,你是如何开辟了海外商路,又如何组建了第一支国有制商行,再告诉他们,蒸汽机又为何物!”
最后一句话落下,陆尚浑身一震,他眨了眨眼,心头豁然开朗。
他拱手一拜,复朗声叙述起这三年来他的全部所作所为。
众人这才知道,原来恩科之后就销声匿迹的状元并非是遭了帝王厌弃,反是备受重用,早在他们不知道的地方,成了真正的肱股之臣。
这日的早朝直至午后才结束。
每一个从宫里出来的人皆是神色恍惚,被人问及原因,又不约而同地摆着手,直到被人问急了,才会颓然道一句:“是我狭隘了啊……”
幸好皇帝没有因为他们的劝阻就放弃,不然若因他们的阻挠,反碍了海商发展,那他们可就成了大昭的罪人!
两日后,朝廷发布新政——
即日起解除商户限制,凡按律缴纳商税者,皆与农户同等待遇,并大力鼓励海商,之后五年,商船靠岸,商税一律减半。
昭和帝亲做表率,将其投资的海商捐与朝廷,作为国有制商行的第一标杆。
而陆尚因推动国有制商行有功,擢升为内阁阁老,同商朝政。
自此,他也成为大昭开国以来最年轻的一位阁老。
随着朝堂上的一系列变动结束,又是小半个月过去了。
昭和帝终于得出空来,亲至皇家别院,接见从海上归来的船长、舵手及船工。
当日陆尚要去接从松溪郡来的故人,便没有跟随。
在昭和帝接见詹顺安等人时,陆尚也接到了千里迢迢赶来的大宝。
数月前他曾给陆启去信,言明京城急需人手,若有可能,希望他或大宝或林中旺,能有人来京助力。
虽不知他们是如何商量的,但只在一月后,松溪郡就传回了信,信上说大宝将会来京,待交接完手上工作后,就会立刻赶赴京城。
而过来京城的人里,除了大宝还有十来个经验丰富的账房先生,皆是过来帮忙的。
陆尚在城门口接上他们后,直接驾车回了姜府。
回家途中,他少不得问询大宝近况,随后问道:“怎是你来了京城?”
大宝在陆氏物流做了几年,身子骨越发健壮,他长得又高,站在陆尚旁边,几乎能压他一个头去,偏偏就是这样一个怎么看怎么憨厚的人,却是物流队不和或缺的大管事。
大宝挠了挠头,嘿嘿笑道:“原本我爹是不同意我来的,只我想着,我也年岁不小了,再不出来闯荡闯荡,只怕以后没了机会,便去求了我娘,不成想我娘一听就同意了,还帮我说服了我爹,我这才得以脱身,过来京城给您干活儿了。”
陆尚被他逗笑,忍不住在他肩上捶了两下,复道一声:“好小子!”
不一会儿功夫,马车就到了姜家门口,姜婉宁等人早早得了消息,姜婉宁更是给学堂放了假,特意等着家中,不过多半年不见,她瞧着大宝却格外想念。
当初陆尚他们在松溪郡府城时,众人就常有来往,也都是熟人,如今再见,也无需客气寒暄。
便是姜父姜母都与大宝多有相处,见到他后很是亲切地把他喊到跟前,悉声问了几句,得知大宝至今未有说亲,姜母更是热情道:“大宝喜欢什么样的姑娘,我多替你留意呢!”
这话可是把大宝闹了个红脸。
正午时分,一群人转至餐厅,一同用了午膳后,从松溪郡过来的众人辞别姜婉宁等,又跟着陆尚出去,要尽快去京郊中转处熟悉环境。
过去的路上,陆尚将京中情况简约给他们介绍了一遍,格外点了点大宝:“我叫你来,除了中转点需要多多在意外,再便是海商了。”
“詹大哥尚在京城,只这几日不便出来见人,等过几天我请他过来,你要做什么,便与他商议,我的想法是,将海上运输也作为我们陆氏物流的一大特色,具体如何运作,还需你们多多完善。”
其实若是叫陆尚安排,他也能给安排了。
只是他才入内阁,光是朝堂上的事都忙不完,这等小事只能放手叫旁人去做。
再说无论是大宝还是詹顺安,又或者哪怕是跟过来的十几个账房,全是能叫他放一百个心的,他只管说出想要,这些人自会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卷。
陆尚带着他们在京郊中转点转了一圈,又将两方人互相介绍了一遍。
赶在天黑前,他又把大宝等人带回去,就近寻了个客栈,且给他们安排了住处。
原是中转点的宿舍已住满了人,若是他们以后也打算住在那边,便要扩建一番,又或者是他们在京城租个小院儿,早晚多跑两趟便是了。
陆尚将两个选择全说与他们,最后的抉择如何,只等过两日再来问。
又过两日,皇家别院的众人被放了出来。
陆尚又把所有人召集过来,把昭和帝在意的事重新敲打了一遍,而后每人发了二十两赏银,又给了他们整整三个月的假,这三月各自回家,也与家人团聚一番。
一切安排妥当,破浪号的船工也算彻底散去。
詹顺安虽急着回家见妻子,却也分得清轻重,多留了半日,与陆尚和大宝一同商议了之后要做的事。
听说陆尚要发展海上运输,詹顺安第一反应就是把事揽过来。
陆尚却是笑道:“詹大哥就别操心这些了,你只管回家好生休息几个月,剩下的这些事尽管交给大宝去做,你便养精蓄锐,等破浪号下次起航,还要你坐镇呢!”
詹顺安愣了愣,醒悟过来,又是很快应下。
三人一直聊到傍晚才结束,大宝回客栈,詹顺安则回他在京城的小家,两人要去的方向正好一致,便一起搭了车。
陆尚与他们正好相反,目送他们远去后,也拦了马车回家。
一切正如他所料,转过天来,朝廷便下了对破浪号船工的嘉奖,只要是这趟出海的,无论职位高低,皆赏了大量金银绫罗,而作为船长的詹顺安更是得封六品海官,从此列身士族。
再有两艘船的十几位舵手,也领了八品小官,起始虽低了点,但往后有的是晋升的机会。
这些舵手原先都是陆氏物流的长工,也是第一批去海上学经验的,跟着出了几次海,最后成了破浪号的舵手。
众人授官那日,他们相约来了姜家,手上提着重礼,是为感谢陆尚当年的提携之恩。
陆尚没有拒绝,只是等他们离开后,又派小厮给他们各家送去了封官贺礼。
转眼便到了月底,皇后遣人送来请帖,邀姜婉宁携陆念安入宫参加赏花宴,这是早先就说好的,到了那日,姜婉宁带着安安和陆尚一同出发。
待抵达宫门,她与安安被内侍引着往内宫门走,而陆尚则去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