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1/2)
第141章
京城外, 轰鸣喊杀声不绝于耳,火光冲天。
叛军占着城墙高位,又下了命令死守京城等待援军, 竟然一时间与徐秀越的军队打得胶着起来。
不过在绝对的武力面前, 他们的强撑也只不过能拖延一时。
徐秀越这次北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弹药未绝之前,她也不会撤退。
很快,叛军显现出颓势。
却在此时, 京城的红色大门缓缓打开了。
里面也传来喊杀声。
虽不知道什么情况,领军的将领还是很快抓住了这个时机, 派遣一个小队前去试探开门。
待门大开,他们才发现,是京城里趁机发生了动乱,京城中人竟是宁愿徐秀越的军队攻进去,也不愿意生活在叛军的统治之下。
大门一开, 战争便几乎划上了句号。
徐秀越的军队长驱直入,直攻皇城。
京城陷入火光与混乱,叛军首领更是早早便逃窜出城, 奈何徐秀越早有准备,京城四门都有小队把守最终将叛军首领斩于马下。
尘埃落定, 徐秀越这才第一次进入到这个时代的皇城。
它一如前世的皇城旧址一般华丽, 但徐秀越还不能坐上那一把金碧辉煌的椅子。
徐秀越将自己的管理班子安排在议事阁, 开始安抚京城百姓。
调查后徐秀越才明白, 原来叛军首领占领京城之后, 利用兵力与强权, 在京城中大肆享乐。
原本的京城官宦之家与世家大族,反而成为了他针对的对象。
或许是因着没有玉玺在手, 叛军首领也觉得自己不是天命所归,称帝之后,简直像是过一日算一日一般。
除了敛财,就是强征各家的姑娘入宫为妃。
不知道多少好人家的女儿被迫入宫,而那些不听话的人家,则直接被他满门抄斩。
上梁不正下梁歪,有这样一个首领,他底下的人也有样学样,欺负起百姓毫不手软。
他们的理念是,努力了这么久,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这成功了,还不能享受享受?
至于百姓们,谁让他们自己没有努力得到权势,被人压榨那就是活该!
在这样的管理理念下,民生哀怨,刚刚建立的新朝,也不过短短存在几年,便灭亡了。
这也是徐秀越攻打京城时,京城内部趁机叛乱的原因。
他们宁愿找一个不知道好坏的新统治者,也不愿意在必然是坏的叛军首领统治下生存了。
人就怕对比,有了叛军首领的对比,徐秀越发现,她的政令通行的竟然格外顺畅。
或许这也是因着她最先发布的命令都是限制将士干扰百姓生活一类,然后统计损失,稳定民生。
世家们发现她这个新统治者好像不怎么乱来,也就先选择配合了。
徐秀越一边安排京城的修复工作,一边将府城的班底往京城搬,另一边,叛军首领身死,正是叛军动乱的时间。
成王抓紧这个时机攻打叛军所在城池,徐秀越也不想自己给他人做嫁衣,迅速派兵准备分一杯羹。
京城已破,还在路上的叛军援军一时间失去了目标,而徐秀越迅速向北向南扩张,让这些想靠个城池休息的援军一时间无处可倚。
几万的兵马,粮草就是个大数。
最后他们只得南下寻找大本营,与徐秀越的军队半路相逢,徐秀越大胜收编。
战事交给了各位将领,京城这边反而需要徐秀越事必躬亲。
此时的徐秀越并未称帝,论起官职,只有个当初让位的知府,也没有经过哪个朝代的任命,但明眼人都知道,徐秀越如今,即使不当皇帝,将来也会把持朝堂。
这个时候,自然是京城贵族们巴结的最好时机,徐秀越光收上来的拜帖,便占满了一桌子。
大部分世家是想在徐秀越面前混个脸熟,但还有一部分官宦人家,或是侯爵公府,因着有前朝的爵位,便带了些试探之意。
如今徐秀越的班底还没有完全到京城,她是不会见这些人的。
见了就是麻烦,倒不如保持点距离,先安顿好再说。
许是因为徐秀越谁也没有召见,京城里很快传出了一些猜测。
徐秀越如今掌控大局,自然早就听到了京中的风声。
那传言像是专门说给她听得一般,有的说徐秀越想要将皇位给她的儿子,怕京中世家反对,这才不敢见人。
又有的说,徐秀越想拥护九皇子为帝,但九皇子还未到京城,未免意外,这才不见京城各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