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水浒之林冲覆宋 > 第324章 岳飞上高原

第324章 岳飞上高原(2/2)

目录

萧璃月,五十万大军,又如何?大梁的刀,早已磨利;大梁的兵,早已备好。这一战,定要让西北的风沙,埋葬所有的叛逆与野心。

大军进入青藏高原地界时,刺骨的寒风如同无数把小刀,刮在脸上生疼。原本在蜀地习惯了温润气候的士兵们,一踏上这片土地,便被骤降的气温打了个措手不及。厚重的铠甲仿佛成了冰壳,贴在身上冻得人直打哆嗦,呼出的白气刚飘到空中,就凝结成细碎的冰晶。

更可怕的是高原上稀薄的空气。起初只是有人觉得呼吸发紧,走快两步就胸口发闷,可随着海拔越来越高,症状愈发严重。不少士兵开始头晕目眩,脸色憋得发紫,连翻身上马都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最狼狈的是那些负重的步兵,背着粮草和兵器,每走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脚下虚浮,眼前阵阵发黑,有人实在撑不住,一屁股坐在雪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连话都说不连贯。

“将军……我、我喘不上气……”一名年轻士兵扶着枪杆,身体摇摇欲坠,嘴唇干裂起皮,原本明亮的眼睛此刻布满血丝。

岳飞勒住马,翻身跳下。他自己也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呼吸比平日粗重了数倍,但目光扫过麾下将士,依旧沉稳如铁。他从腰间解下水囊,递过去:“小口喝,缓一缓。”

水囊里的水带着冰碴,喝进嘴里冻得牙床发麻,却奇异地让人清醒了几分。那士兵接过水囊,感激地看了岳飞一眼,咬着牙重新站直身体。

夜里扎营更是煎熬。帐篷根本挡不住穿堂风,裹着两层棉被都能感觉到寒气往骨头缝里钻。篝火明明灭灭,燃烧得格外艰难,连柴薪都像是生了锈,烧起来只有火星没有火苗。不少人开始头疼欲裂,整夜整夜地无法入睡,第二天起来,眼底带着浓重的青黑,连握枪的手都在微微发颤。

有个老兵在夜里发起了高烧,浑身滚烫,胡话连篇,嘴里反复喊着“娘,我冷”。军医守在他身边,用烈酒擦拭他的额头降温,可效果甚微。岳飞站在帐篷外,听着里面压抑的呻吟,眉头拧成了疙瘩。他知道,这就是高原给他们的下马威,比任何敌军的刀枪都要凶狠。

“将军,要不……咱们先休整几日?”副将看着士兵们一个个蔫头耷脑的样子,心疼又焦急。

岳飞摇了摇头,目光望向远处被白雪覆盖的山峦,那里隐约可见敌军营地的轮廓。“不行。”他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萧璃月的人也在适应这片高原,谁先站稳脚跟,谁就占了先机。告诉弟兄们,咱们是大梁的兵,是拿过血与火的汉子,这点苦都扛不住,还谈什么保家卫国?”

他转身走进最大的帐篷,让人把所有将领召集起来,指着舆图沉声道:“传令下去,每日行军减半,午时扎营休整,让士兵们多喝热水,夜里轮流守夜,篝火必须保持不灭。军医,把所有御寒的药材都拿出来,分给各营熬汤喝!”

命令传下去,将士们看着岳飞被寒风吹得发红的脸颊,看着他即便呼吸急促也依旧挺直的脊梁,一股劲忽然从心底涌了上来。那个发烧的老兵第二天醒来,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抓过身边的长枪:“我还能走!死也要死在阵地上!”

有人开始自发地互相搀扶,体力好的帮着扛兵器,经验足的教大家如何调整呼吸——用鼻子深吸,再用嘴慢慢呼出,一步一步踩稳了再挪脚。篝火旁,士兵们不再抱怨,而是围着烤着冻硬的干粮,互相打趣着脸上的冻疮:“你这疙瘩比我的圆,像个小馒头!”“等打赢了,回去让我婆娘给你敷草药,保管比现在光溜!”

岳飞看着这一幕,紧绷的嘴角终于有了一丝松动。他知道,支撑这些士兵走下去的,从来不是舒适的环境,而是心里的一口气——那是保家卫国的志气,是不服输的硬气。

就这样,大军在高原上艰难地挪动着。有人倒下了,就由同伴抬着继续走;有人头晕得站不稳,就拄着枪杆一步一步往前挪。稀薄的空气磨蚀着他们的体力,刺骨的寒风冻裂了他们的皮肤,但没有人说过一句“退”字。

当他们终于踏上青藏高原腹地,远远望见那片被冰雪覆盖的开阔谷地时,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士兵们望着脚下蜿蜒的来路,望着彼此脸上的风霜与坚定,忽然爆发出一阵震天的欢呼。

岳飞勒马立于高处,望着麾下这群满身尘土却眼神明亮的将士,缓缓拔出长剑,指向远方:“弟兄们,我们到了。接下来,让萧璃月看看,什么叫大梁的兵!”

寒风卷着他的声音,在高原上空回荡。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士兵们的铠甲上,反射出的光芒,比冰雪更耀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