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岳飞上高原(1/2)
林冲的旨意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穿越山川,直抵蜀地帅府。岳飞接旨时,正立于沙盘前推演西北地形,见内侍展开明黄卷轴,他肃然跪地,听着那字字千钧的诏令,眉宇间不见丝毫犹疑,唯有沉凝的战意。
“臣岳飞,领陛下旨意!”他双手接过圣旨,额头触地的瞬间,声音铿锵如铁。待内侍退下,他猛地起身,将圣旨郑重交予参军收好,转身看向帐外,朗声道:“传我将令,蜀地十万驻军,即刻集结!”
军令如星火燎原,迅速传遍蜀地各处军营。驻守成都的主力营中,号角声刺破长空,士兵们闻声而动,披甲、执械、整队,动作行云流水,不过半个时辰,校场上已列起黑压压的方阵。阳光洒在他们的甲胄上,反射出冷冽的寒光,一张张年轻的脸上,是久经训练的沉稳与跃跃欲试的锋芒。
“报——”一名传令兵疾奔而入,单膝跪地,“启禀将军,各地驻军已传回消息:汉中守军两千、巴州守军三千、渝州守军五千、黔州守军一万……共计两万兵力,已按令留守,严防边境异动!”
岳飞颔首,目光扫过校场中整装待发的八万将士,沉声道:“余下八万,随我出征!”
话音刚落,校场之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愿随将军,荡平敌寇!”
随即,岳飞开始调兵遣将。他命秦明领两万骑兵为先锋,携带足够三日的干粮,沿金牛道疾驰,抢占陈仓道口,确保大军侧翼无虞;又令燕青率一万锐士,携带轻便弩箭与干粮,自青衣江顺流而下,再沿白水江北上,迂回到达唐古拉山口,伺机截断敌军退路。
“秦明听令!”岳飞看向那豹头环眼的猛将,语气凝重,“你部先锋,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三日之内必须抵达陈仓!若遇小股敌军,不必纠缠,只需以最快速度抢占要地,等候主力!”
秦明抱拳,声如洪钟:“末将遵命!若误了时辰,甘受军法!”说罢,翻身上马,一扬马鞭,两万骑兵如离弦之箭,卷起漫天烟尘,朝着北方疾驰而去。
“燕青!”岳飞转向那身形灵动的将领,递过一张绘制详尽的舆图,“你部此行,需借地形隐蔽行军,切记不可暴露行踪。三日后午时,务必在唐古拉山口与我主力汇合,届时听我号令,断敌后路!”
燕青接过舆图,仔细看过,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命。”他身形一晃,已翻上战马,身后一万锐士紧随其后,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西南的密林之中。
安排妥当,岳飞翻身上马,立于高坡之上,望着剩余的五万大军。这五万人中,有身经百战的步兵,有擅长攻坚的工兵,还有配备了神机营火器的特殊部队。他们列阵整齐,铠甲鲜明,手中的长枪与刀盾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静候着出发的号令。
“将士们!”岳飞拔出腰间长剑,直指西北方向,声震四野,“萧璃月携逆众犯我疆土,陛下有令,荡平来敌,斩将夺旗!我等身为大梁将士,当以血卫土,以死报国!此行西北,唯有死战,不退!”
“死战!不退!”八万将士齐声呐喊,声浪直冲云霄,惊得空中飞鸟四散。
“出发!”岳飞长剑前指,率先策马前行。五万大军紧随其后,如一条钢铁巨龙,沿着蜀道向北蜿蜒而去。马蹄声、脚步声、甲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股雄浑的洪流,朝着西北边境奔涌而去。
沿途各州府早已接获檄文,粮草、车马、民夫早已备好。大军所过之处,百姓们虽知战事凶险,却无一人惊慌,反而纷纷捧出酒水、干粮,送到将士们手中。一名白发老丈握着一名年轻士兵的手,颤声道:“小将军,我儿十年前死于辽人之手,今日就拜托你们,为他报仇!”
士兵眼中含泪,用力点头:“老丈放心,我等定不负所托!”
岳飞看在眼里,心中热血翻涌。他知道,这支军队背负的,不仅是陛下的旨意,更是万千百姓的期盼。他勒住马缰,回望身后的大军,又望向西北的方向,那里,风沙正烈,敌寇环伺,但他的眼神中,只有坚定与决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