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称帝 迁都(2/2)
宣读完毕,太尉王大人手捧玉玺,恭敬地走到林冲面前,跪地呈上。玉玺乃皇权象征,质地温润,雕刻精美,上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清晰可见。林冲神情庄重地接过玉玺,那一刻,仿佛整个天下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随后,林冲转身面向四方,大声宣告:“今日,朕登基为帝,国号梁。朕将以天下为己任,上承天命,下抚黎民,愿与诸位爱卿一同开创大梁盛世!”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传遍了广场的每一个角落,也传进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话音刚落,广场上顿时响起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文武百官纷纷跪地朝拜,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士兵们整齐划一地将长枪举起,齐声呐喊,声音震耳欲聋。百姓们也纷纷跪地,向新帝表达着他们的敬意与祝福。
与此同时,皇宫内礼炮齐鸣,烟花绽放。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天空中绚丽绽放,与广场上的热闹景象相互辉映,将登基大典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整个汴梁城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人们用最热烈的方式庆祝着新朝的诞生。
登基大典结束后,林冲在众人的簇拥下,步入皇宫正殿。从此,他正式开启了大梁王朝的统治,肩负起了天下苍生的福祉与国家兴衰的重任。而大梁王朝,也在这隆重的登基仪式中,踏上了它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征程。
林冲登基后,端坐在龙椅之上,俯瞰着殿下群臣,心中思索着新朝的诸多事务。稍作沉吟,他目光坚定地开口:“朕登基伊始,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幽州之地,地势险要,战略意义重大,朕决定将其改为北京,进行扩建。”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深知,这一举措意味着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也明白此举对于巩固大梁王朝统治的重要性。
工部尚书率先出列,躬身奏道:“陛下圣明,幽州城若扩建为北京,必能成为我大梁北方的重要屏障,只是这扩建工程浩大,所需的工匠、材料众多,还需从长计议。”
林冲微微点头,说道:“此事朕已深思熟虑。工部即刻着手规划,拟定详细的扩建方案,所需的工匠、材料,户部要全力调配。务必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快完成扩建。”
户部尚书赶忙出列,应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所能,合理安排财政,确保扩建工程的资金充足。只是,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可能会对百姓造成一定的负担,还望陛下明示。”
林冲神色凝重,缓缓说道:“朕深知百姓历经战乱,生活不易。扩建工程虽迫在眉睫,但也不能让百姓过于困苦。你等需斟酌权衡,尽量减少对百姓的影响。可招募当地百姓参与工程,给予合理报酬,如此既能解决部分百姓生计,又能加快工程进度。”
众大臣纷纷点头,齐呼:“陛下心系百姓,实乃万民之福。”
林冲又将目光投向兵部尚书,说道:“北京扩建期间,北方防务不可松懈。你要增派精兵良将,加强幽州周边的巡逻和警戒,以防外敌趁机侵扰。”
兵部尚书领命道:“陛下放心,臣定当调派精锐之师,严守北方边境,确保北京扩建工程顺利进行。”
随后,林冲又对礼部尚书说道:“北京既为我大梁的重要城市,其礼仪规制亦不可忽视。礼部要制定相应的礼仪规范,彰显北京的地位与威严。”
礼部尚书恭敬地应道:“臣遵旨,定将全力以赴,制定出符合北京身份的礼仪规制。”
在林冲的有条不紊的安排下,关于北京扩建的各项事宜迅速展开。工部的能工巧匠们日夜绘制图纸,规划着北京未来的蓝图,从宏伟的城墙到宽敞的街道,从华丽的宫殿到坚固的军营,每一处细节都精心设计。户部官员们四处奔走,调配着各类物资,从石材、木材到砖瓦、铁器,确保工程所需材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幽州。兵部将士们则严阵以待,在北方边境巡逻放哨,守护着这片即将迎来巨大变革的土地。
而幽州当地的百姓们,听闻要扩建北京,虽深知工程的艰辛,但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们纷纷响应号召,踊跃报名参与工程建设。一时间,幽州城内热火朝天,人们齐心协力,为大梁王朝的新北京添砖加瓦。林冲时常关注着北京扩建的进展,他深知,这座即将崛起的北京,将成为大梁王朝稳固北方、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