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流贼也可以燎原 > 第484章 击败宋祖舜(3)

第484章 击败宋祖舜(3)(2/2)

目录

刘处直笑着解释道:“此物名为怀表,乃是极精密的计时器,看这长短两根针(早期怀表没有秒针),长针是分针走一圈是一小时约四刻钟,短针是时针走一圈是十二小时约六个时辰。

有了它,何时集结、何时出发、何时发动进攻,皆可精准统一,再也不用担心各部因时辰误差而贻误战机!”

他环视众人,见大家虽感新奇,却大多面露困惑,显然对如何辨认表盘上的罗马数字和指针含义一窍不通。

刘处直当即决定:“传我军令!自明日起,所有哨官以上军官,每日轮番前来随营学堂,由我亲自教授,学习辨识这时辰!务必在十日内,所有人都要学会看这怀表!”

他顿了顿,举起怀表,声音铿锵地许下承诺:“眼下此物稀罕,仅此一块,但待我等日后力量壮大,打通商路,我刘处直向兄弟们保证,必想办法给每位营官、乃至哨官,都配上一块!让咱们克营,成为天下第一支能掐着点儿打仗的军队!”

众军官闻言,虽然觉得学会认这西洋玩意儿有点麻烦,但听到大帅描绘的前景,尤其是“天下第一支”的豪情,也不由得心生向往,纷纷抱拳应诺:“谨遵大帅号令!”

这块意外缴获的怀表,不仅让刘处直个人欣喜不已,更在他心中埋下了强化军队标准化、正规化建设的种子,而他对军官学习识时的要求,也悄然推动着这支农民起义军向着更专业的方向迈出了一小步。

宋祖舜被关押在巡抚衙门的偏房里,他心知必死,倒也坦然,只是他对那个骗开城门的坐营官耿耿于怀,向看守提出想见此人一面,打算痛骂他一番,求个痛快。

孔有德听闻,嗤笑道:“败军之将,见他作甚?无非是骂几句,我老孔可不找这个不自在。”

刘处直在控制全城后,仔细查阅了府库档案,并询问了一些被俘或投降的军官以及军士,意外地得知,宋祖舜此人,在官场上竟算是个异类。

他长期在九边任职,却从未有克扣军饷、贪墨肥己的恶名,反而时常为军士争取粮饷,在军中颇有清誉,只是性格有些固执不善钻营,才被放到郧阳这个火药桶来做巡抚。

“如此看来,倒是个能吏干臣,只是生不逢时,又倒霉遇上了我们。”

刘处直对李茂等人感叹道,他考虑到最多再有一年时间,克营坐下来当坐寇的事就要实施了,未来要稳固根基,就不能一味滥杀,他没有带着五百人前来大明,未来还是要靠这些旧官僚,所以一些名声好的官得好好对待一番。

于是,在关押宋祖舜两天,确认城内完全稳定后,刘处直下令将其释放,并赠送了他一匹马和一百两银子以及二十斤干粮。

宋祖舜本以为必死,得知被释后愕然良久,他对着刘处直拱了拱手,一言不发,随后换上一身布衣,离开了这片伤心之地。

消息比宋祖舜更早回到京师,崇祯皇帝得知府城又被流寇打下来了顿时怒火中烧。虽然知道郧阳情况比较特殊,但战败失地的责任必须有人承担,最终,宋祖舜被下旨削籍为民,革除一切功名官职。

待宋祖舜回到京师后,平静地接旨谢恩,并无怨言,他回到了家乡山东东平州,仿佛从未做过那封疆大吏,每日亲自下田耕作,自食其力。

闲暇时,他将自己多年在边镇和郧阳的守城经验、心得,结合古兵法,潜心撰写成了一部兵书,命名为《守城要览》。书中详述了城防工事、守城器械、兵力配置、应变策略等等,字里行间,依稀可见那位在郧阳夜战中试图力挽狂澜的巡抚身影,只是再无波澜,唯有对往昔岁月的沉淀与总结,这部书,也成为后世研究明代城防军事的重要文献。

目录
返回顶部